1、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是多少?
在地殼中最多的化學元素是氧,它占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硅,佔26.3%;以下是鋁、鐵、鈣、鈉、鉀、鎂,豐度最低的是砹和鈁。其百分比分別為:氧48.06%、硅26.30%、鋁7.73%、鐵4.75%、鈣3.45%、鈉2.74%、鉀2.47%、鎂2.00%、氫0.76%、其他0.76%。
鋁佔地殼總量的7.73%,比鐵的含量多一倍,大約佔地殼中金周元素總量的三分之一。
2、eds檢查報告中的重量和原子是什麼關系
合金成分一般都是用重量百分比吧.
某合金成分質量(重量)百分比=該成分原子百分比*
該成分原子量/(各成分原子百分比*各成分原子量之和)
以Cu80Sn10Ti10為例,Cu質量(重量)百分比=63.5*80/(63.5*80+119*10+48*10)
3、掃描電子顯微鏡檢測元素成份及含量重量百分比,原子量百分比的區別和相
合金成分一般都是用重量百分比吧.某合金成分質量(重量)百分比=該成分原子百分比*該成分原子量/(各成分原子百分比*各成分原子量之和)以Cu80Sn10Ti10為例,Cu質量(重量)百分比=63.5*80/(63.5*80+119*10+48*10)
4、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
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從大到小依次為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
百分比分別為:氧48.06%、硅26.30%、鋁7.73%、鐵4.75%、鈣3.45%、鈉2.74%、鉀2.47%、鎂2.00%、氫0.76%、其他0.76%
5、掃描電鏡sem原子相對含量At%計算
1、全部都是用各元素的K層電子(即1s)的X-射線熒光強度作為計算依據;
2、有兩種計算方案:質量百分含量和原子數百分含量(判斷化學式組成時很有用)。
6、求各種元素比重表
常用材料重量與比重表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琢石砌體 花崗岩,正長岩,片麻岩 165 2.3~3.0 石灰岩,大理石 160 2.3~2.8 砂岩,青石 140 2.1~2.4 灰漿毛石砌體 花崗岩,正長岩,片麻岩 155 2.2~2.8 石灰岩,大理石 150 2.2~2.6 砂岩,青石 130 2.0~2.2 干毛石砌體 花崗岩,正長岩,片麻岩 130 1.9~2.3 石灰岩,大理石 125 1.9~2.1 砂岩,青石 110 1.8~1.9 磚砌體 機制磚 140 2.2~2.3 普通磚 120 1.8~2.0 軟燒磚 100 1.5~1.7 混凝土砌體 水泥,石,砂 140 2.2~2.4 水泥,礦渣等 130 1.9~2.3 水泥,焦渣等 100 1.5~1.7 物 質重量1b/ft.3 比 重 各種建築材料 爐灰,煤渣 40~45 - 鬆散的硅酸鹽水泥 90 - 凝固的硅酸鹽水泥 183 2.7~3.2 鬆散的石灰,石膏 53~64 - 凝固的灰漿 130 1.4~1.9 Slags,bank shag 67~72 - Slags,bank screenings 98~117 - 機碎渣(machine slag) 95 - 水碎渣(slag sand) 49~55 挖掘土等 干粘土 63 - 可塑濕粘土 110 - 干粘土和礫石 100 - 鬆散的干土 76 - 壓實的干土 95 - 鬆散的濕土 78 - 壓實的濕土 96 - 流動性泥土 108 - 壓實的泥土 115 - 物 質重量1b/ft.3 比 重 石灰岩亂石 80~85 - 砂岩亂石 90 - 頁岩亂石 105 - 鬆散的干礫石砂 90~105 - 壓實的干礫石砂 100~120 - 濕礫石砂 118~120 - 水中挖土 砂或礫石 60 - 砂或礫石和粘土 65 - 粘土 80 - 河泥 90 - 土壤 70 - 亂石堆 65 - 礦物 石棉 153 2.1~2.8 重晶石 281 4.50 玄武岩 184 2.7~3.2 鐵礬土 159 2.55 硼砂 109 1.7~1.8 白堊 137 1.8~2.6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粘土,泥灰岩 137 1.8~2.6 白雲石 181 2.9 長石,正長石 159 2.5~2.6 片麻岩,蛇紋石 159 2.4~2.7 花崗岩,正長岩 175 2.5~3.1 閃綠岩,暗色岩 187 2.8~3.2 石膏,雪花石膏 159 2.3~2.8 角閃岩 187 3.0 石灰岩,大理石 165 2.5~2.8 菱鎂土 187 3.0 磷酸鹽岩,磷灰石 200 3.2 斑岩 172 2.6~2.9 天然浮石 40 0.37~0.90 石英,火石 165 2.5~2.8 砂岩,青石 147 2.2~2.5 油頁岩,頁岩 175 2.7~2.9 皂石,滑石 169 2.6~2.8 采堆石 玄武岩,花崗岩,片麻岩 96 - 石灰岩,大理石,石英 95 -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砂岩 82 - 油頁岩 92 - 閃綠岩,角閃岩 107 瀝青物質 石油瀝青 81 1.1~1.5 無煙煤 97 1.4~1.7 煙煤 84 1.2~1.5 褐煤 78 1.1~1.4 乾的泥煤,泥炭 47 0.65~0.85 松木炭 23 0.28~0.44 橡木炭 33 0.47~0.57 焦炭 75 1.0~1.4 石墨 131 1.9~2.3 石蠟 56 0.87~0.91 石油 54 0.87 精製石油 50 0.79~0.82 輕汽油 46 0.73~0.75 汽油 42 0.66~0.69 硬瀝青 69 1.07~1.15 瀝青焦油 75 1.20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煤及焦炭堆 無煙煤 47~58 - 煙煤,褐煤 40~54 - 泥煤,泥炭 20~26 木炭 10~14 - 焦炭 23~32 - 金屬、合金、礦石 鑄、鍛鋁 165 2.55~2.75 鑄、軋黃銅 534 8.4~8.7 青銅(7.9~14%sn) 509 7.4~8.9 鋁青銅 481 7.7 鑄、軋紅銅 556 8.8~9.0 銅礦石,黃銅礦 262 4.1~4.3 鑄、鍛金 1205 19.25~19..3 鑄鐵、生鐵 450 7.2 熟鐵 485 7.6~7.9 鏡鐵 468 7.5 硅鐵 437 6.7~7.3 赤鐵礦 325 5.2 堆置的赤鐵礦 160~180 -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鬆散的赤鐵礦 130~160 - 褐鐵礦 237 3.6~4.0 磁鐵礦 315 4.9~5.2 鐵渣 172 2.5~3.0 鉛 710 11.37 方鉛礦 465 7.3~7.6 鎂合金 112 1.74~1.83 錳 475 7.2~8.0 軟錳礦 259 3.7~4.6 水銀 849 13.6 蒙乃爾合金 556 8.8~9.0 鎳 565 8.9~9.2 鑄、鍛白金 1330 21.1~21.5 鑄、鍛銀 656 10.4~10.6 軋鋼 490 7.85 鑄、鍛錫 459 7.2~7.5 錫石礦 418 6.4~7.0 鑄、軋鋅 440 6.9~7.2 閃鋅礦 253 3.9~4.2 各種固體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燕麥(散裝) 32 大麥(散裝) 39 玉米,黑(散裝) 48 小麥(散裝) 48 乾草及稻草(捆裝) 20 棉花,亞麻,大麻 93 1.47~1.50 脂肪 58 0.90~0.97 鬆散的麵粉 28 0.40~0.50 壓實的麵粉 47 0.70~0.80 普通玻璃 156 2.40~2.60 平板玻璃或上等厚玻璃 161 2.45~2.72 結晶玻璃 184 2.90~3.00 皮革 59 0.86~1.02 紙 58 0.70~1.15 堆置的馬鈴薯 42 - 生橡膠 59 0.92~0.96 橡膠製品 94 1.0~2.0 堆置的粒狀鹽 48 - 硝石 67 - 澱粉 96 1.53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硫磺 125 1.932.07 毛 82 1.32 美國風干木材 重量含水率: 風干木材15~20% 新木材<50% 白、紅杉木 40 0.62~0.65 白、紅杉木 22 0.32~0.38 栗木 41 0.66 柏木 30 0.48 道格拉斯雲杉木 32 0.51 東部冷杉 25 0.40 白榆木 45 0.72 鐵杉木 29 0.42~0.52 山核桃木 49 0.74~0.84 洋槐木 46 0.73 硬槭木 43 0.68 白槭木 33 0.53 櫟木、栗木 54 0.86 新伐櫟木 59 0.95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紅、黑櫟木 41 0.65 白櫟木 46 0.74 俄勒罔松 32 0.51 紅松 30 0.48 白松 26 0.41 長葉黃松 44 0.70 短葉黃松 38 0.61 白楊 30 0.48 加利福尼亞紅木 26 0.42 白,黑雲杉 27 0.40~0.46 黑核桃木 38 0.61 白核桃木 26 0.41 各種液體 100%乙醇 49 0.79 40%鹽酸 75 1.20 91%硝酸 94 1.50 87%硫酸 112 1.80 66%蘇打鹼液 106 1.70 植物油 58 0.91~0.94 物 質 重量1b/ft.3 比 重 礦物油,潤滑油 57 0.90~0.93 水,4oC最大密度 62.428 1.0 水100oC 59.830 0.9584 冰水 56 0.88~0.92 新降雪水 8 0.125 海水 64 1.02~1.03 氣體 空氣,0oC,760mm 0.08071 1.0 氨 0.0478 0.5920 二氧化碳 0.1234 1.5291 一氧化碳 0.0781 0.9673 照明用氣體 0.028~0.036 0.35~0.45 天然氣 0.038~0.039 0.47~0.48 氫 0.00559 0.0693 氮 0.0784 0.9714 氧 0.0892 1.1056 說明:固體和液體的比重按4oC下的水計算的,氣體的比重是按0oC和760mm壓力下的空 氣計算的。除指明重量是按散裝、堆置或鬆散的材料等計算者外,每立方英尺的重量都是根 據平均比重推導的。 1公制重量單位。2常用英美製重量單位。3常用重量單位換算。4壓力單位換算表。5常用長度單位換算表。6英寸與毫米對照表。 7常用容量單位換算表。8常用化學元素符號表。9常用金屬材料容重表。10常用工業材料比重表。11常用材料重量與比重表。
7、元素有沒有重量?
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論種類,不論個數,所以也沒有重量和質量
要具體到某種具體的元素是才有質量
如「1g水中氧元素的質量是多少」
LS不懂不要亂說
8、SEM掃描電鏡圖怎麼看,圖上各參數都代表什麼意思
1、放大率:
與普通光學顯微鏡不同,在SEM中,是通過控制掃描區域的大小來控制放大率的。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率,只需要掃描更小的一塊面積就可以了。放大率由屏幕/照片面積除以掃描面積得到。
所以,SEM中,透鏡與放大率無關。
2、場深:
在SEM中,位於焦平面上下的一小層區域內的樣品點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會焦而成象。這一小層的厚度稱為場深,通常為幾納米厚,所以,SEM可以用於納米級樣品的三維成像。
3、作用體積:
電子束不僅僅與樣品表層原子發生作用,它實際上與一定厚度范圍內的樣品原子發生作用,所以存在一個作用「體積」。
4、工作距離:
工作距離指從物鏡到樣品最高點的垂直距離。
如果增加工作距離,可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場深。如果減少工作距離,則可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解析度。通常使用的工作距離在5毫米到10毫米之間。
5、成象:
次級電子和背散射電子可以用於成象,但後者不如前者,所以通常使用次級電子。
6、表面分析:
歐革電子、特徵X射線、背散射電子的產生過程均與樣品原子性質有關,所以可以用於成分分析。但由於電子束只能穿透樣品表面很淺的一層(參見作用體積),所以只能用於表面分析。
表面分析以特徵X射線分析最常用,所用到的探測器有兩種:能譜分析儀與波譜分析儀。前者速度快但精度不高,後者非常精確,可以檢測到「痕跡元素」的存在但耗時太長。
觀察方法:
如果圖像是規則的(具螺旋對稱的活體高分子物質或結晶),則將電鏡像放在光衍射計上可容易地觀察圖像的平行周期性。
尤其用光過濾法,即只留衍射像上有周期性的衍射斑,將其他部分遮蔽使重新衍射,則會得到背景干擾少的鮮明圖像。
(8)sem各元素重量擴展資料:
SEM掃描電鏡圖的分析方法:
從干擾嚴重的電鏡照片中找出真實圖像的方法。在電鏡照片中,有時因為背景干擾嚴重,只用肉眼觀察不能判斷出目的物的圖像。
圖像與其衍射像之間存在著數學的傅立葉變換關系,所以將電鏡像用光度計掃描,使各點的濃淡數值化,將之進行傅立葉變換,便可求出衍射像〔衍射斑的強度(振幅的2乘)和其相位〕。
將其相位與從電子衍射或X射線衍射強度所得的振幅組合起來進行傅立葉變換,則會得到更鮮明的圖像。此法對屬於活體膜之一的紫膜等一些由二維結晶所成的材料特別適用。
掃描電鏡從原理上講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細的高能電子束在試樣上掃描,激發出各種物理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和顯示成像,獲得測試試樣表面形貌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