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EM掃描電鏡圖怎麼看,圖上各參數都代表什麼意思
1、放大率:
與普通光學顯微鏡不同,在SEM中,是通過控制掃描區域的大小來控制放大率的。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率,只需要掃描更小的一塊面積就可以了。放大率由屏幕/照片面積除以掃描面積得到。
所以,SEM中,透鏡與放大率無關。
2、場深:
在SEM中,位於焦平面上下的一小層區域內的樣品點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會焦而成象。這一小層的厚度稱為場深,通常為幾納米厚,所以,SEM可以用於納米級樣品的三維成像。
3、作用體積:
電子束不僅僅與樣品表層原子發生作用,它實際上與一定厚度范圍內的樣品原子發生作用,所以存在一個作用「體積」。
4、工作距離:
工作距離指從物鏡到樣品最高點的垂直距離。
如果增加工作距離,可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場深。如果減少工作距離,則可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解析度。通常使用的工作距離在5毫米到10毫米之間。
5、成象:
次級電子和背散射電子可以用於成象,但後者不如前者,所以通常使用次級電子。
6、表面分析:
歐革電子、特徵X射線、背散射電子的產生過程均與樣品原子性質有關,所以可以用於成分分析。但由於電子束只能穿透樣品表面很淺的一層(參見作用體積),所以只能用於表面分析。
表面分析以特徵X射線分析最常用,所用到的探測器有兩種:能譜分析儀與波譜分析儀。前者速度快但精度不高,後者非常精確,可以檢測到「痕跡元素」的存在但耗時太長。
觀察方法:
如果圖像是規則的(具螺旋對稱的活體高分子物質或結晶),則將電鏡像放在光衍射計上可容易地觀察圖像的平行周期性。
尤其用光過濾法,即只留衍射像上有周期性的衍射斑,將其他部分遮蔽使重新衍射,則會得到背景干擾少的鮮明圖像。
(1)sem照片銅擴展資料:
SEM掃描電鏡圖的分析方法:
從干擾嚴重的電鏡照片中找出真實圖像的方法。在電鏡照片中,有時因為背景干擾嚴重,只用肉眼觀察不能判斷出目的物的圖像。
圖像與其衍射像之間存在著數學的傅立葉變換關系,所以將電鏡像用光度計掃描,使各點的濃淡數值化,將之進行傅立葉變換,便可求出衍射像〔衍射斑的強度(振幅的2乘)和其相位〕。
將其相位與從電子衍射或X射線衍射強度所得的振幅組合起來進行傅立葉變換,則會得到更鮮明的圖像。此法對屬於活體膜之一的紫膜等一些由二維結晶所成的材料特別適用。
掃描電鏡從原理上講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細的高能電子束在試樣上掃描,激發出各種物理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和顯示成像,獲得測試試樣表面形貌的觀察。
2、SEM樣品為什麼不能鍍銅
【磁鐵表面鍍銅的作用】一般是指在釹鐵硼磁鐵表面鍍銅。鍍銅的主要作用內是鍍層缺陷少,對磁性容無屏蔽作用,均鍍性好,邊角效應低,鍍層對工件形狀改變小。釹鐵硼磁鐵是至目前為止具有最強磁力的永久磁鐵。各種形狀可按具體要求加工;盡管有這些優點,但是表面容易生銹,所以通常需要作一些保護性表面處理:鍍銅、鍍鎳,鍍鋅,鍍金,鍍環氧樹脂等。一般採用鎳銅鎳鍍層,鍍三層首先是防腐蝕能力夠了,那麼不能鍍2層或直接鍍銅鎳是因為那時候的釹鐵硼直接鍍銅還是個大難題,難以保證結合力,由於釹鐵硼基體會在鍍銅溶液中置換銅的產生,鍍銅層沒有足夠的結合力,而鍍鎳後的釹鐵硼結合力良好,鍍鎳再鍍銅的結合力也就無需憂慮了,所以還是需要鍍一層鎳來保證釹鐵硼基體的結合力。現在已經突破了釹鐵硼直接鍍銅的技術難關,直接鍍銅然後鍍鎳是發展趨勢,這樣的鍍層設計更加有利於釹鐵硼元件的熱減磁指標的達成客戶需要。一般能夠實現1.5%—4.0%的苛刻熱減磁指標。
3、銅版照片是什麼意思
是「同版」,不是「銅版」。
「同版」-就是一次沖洗10張用的是同一底片。
4、ps相片調成古銅色
一、用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打開需要處理成性感古銅色肌膚的素材照片,復制一層。
二、根據自已的方法磨皮,然後執行圖像—計算,如下:
三、到通道面板全選(Ctrl+A)計算出的通道(ALPHA1通道),Ctrl+C復制,回到圖層面板,新建圖層,Ctrl+V粘貼通道,更改不透明度。
四、調整色彩平衡:陰影,數值如下:
五、新建圖層,模式設為:顏色;選擇畫筆工具,不透明度50%,流量10%;設置前景色為金黃色,給眼睛畫上眼影。
六、新建一層,模式為:柔光,用暗紅色,給MM畫上唇彩。
七、新建一層,模式為:正片疊底,填充度為70%;下載一些紋身畫筆,給MM紋上一些紋身。
八、最後加上文字,完工。
5、照片紙和銅版紙有什麼區別了,是一樣的嗎?
照片紙和銅版紙不是一樣的紙質。
1、定義不同
照片紙是指列印相片時使用的一種紙。
銅版紙是紙又稱印刷塗布紙。在原紙表面塗一層白色塗料,經超級壓光加工而成,分單面和雙面兩種,紙面又分光面和布紋兩種。
2、特點不同
照片紙特點是能色彩鮮艷、長時間保持顏色。
銅版紙特點是表面光滑、潔白度高、吸墨著墨性能很好。
(5)sem照片銅擴展資料:
印刷銅版紙的工藝技術要求:
由於一些國產銅版紙因工藝上的缺陷,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脫粉和伸縮變異,特別是單面塗料紙較容易產生捲曲弊病,影響套印的准確度。印刷銅版紙若工藝操作不當,還容易產生粘臟(過底)、粉化、慢干、星色、欠光亮等,故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每一批種的銅版紙,投入使用之前,應對紙的平滑度、酸鹼度、吸收性、乾燥性、伸縮性以及表面結合強度等一系列涉及印刷適應性的問題進行測試分析,而後根據紙的特性,採取相應的工藝措施,如調整油墨的粘度、流動性、乾燥性及防粘措施,以實現規范化科學生產,防止印刷不良情況的發生;
2、要把好墊版技術和印刷壓力調試關,確保印刷墨層均勻和光亮。銅版紙印刷壓力應求得均勻又適當,壓力過重容易產生掉粉不良情況,且易造成網點印跡不清晰的弊病,以及加大印版磨損。
反之,則易造成網點印跡不結實,以及盲目加大油墨層來彌補壓力不足引起的版面發花,那樣,易產生粘臟、慢干、疊印不上等不良後果,故印刷銅版紙時,壓力要均勻、適當。包襯採用中性偏硬材料為宜。
3、用銅版紙印刷商標、包裝產品,常以淡色作底色,經疊色套印而成。印刷顏色工藝不當,也易產生一些問題而影響質量,所以,在調配底色墨時,應該盡量選用耐熱和耐光的油墨,並且沖淡劑最好用亮光漿調配,可以將底色放到最後印效果要好,以防止底色先印易磨擦損傷墨層。
4、由於銅版紙表面光滑,吸墨能力較差,印刷大版面的實地版時,應盡量做到「深墨薄印」。即把油墨顏色適當調深,印刷時墨層相應減薄,這樣即能符合印刷色相要求,又能減少發生印跡過底的機會,並可防止疊色印不上。
此外,由於紙張附著力差,印上去的墨層,有時容易因掉粉而脫色,為此,印第一色可用19號樹脂油作調墨油。為使使疊色墨層印得光亮,可在油墨中適當加些亮光油和燥油。
5、銅版紙由於塗料多,印刷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脫粉和印品版面呈現黑影現象。有這種情況時,應注意檢查裝版工藝操作是否得當,如印版有無墊得偏重情況,因為紙面壓力過大的話,很容易將銅版紙表層的塗料粉質壓碎,引致脫粉和黑影斑點。
另外,還應檢查油墨粘稠度是否合適,若印刷油墨層過厚、過粘,也是造成紙面掉粉而堆積版面的原因之一,有此情況時,應考慮應用輔助材料對油墨加以調整,上述質量問題則可得到較好的控制。
6、要把好銅版紙印刷的防粘工藝技術關。銅版紙吸墨性弱,背面又比較光滑,這樣印刷受墨量大的版面或多色疊印時,容易產生粘臟問題,故應採取防粘措施加以克服,如採取以亮光油先把適量的防粘劑攪拌均勻,使之成液體狀後加入油墨中再攪勻,印刷時就可收到較好的防粘效果。
但防粘劑的用量應注意合理掌握,不能超過4%,以免產生油墨乳化、印刷墨層發花以及墨層光澤度下降等不良弊病。
6、ps 中此圖片如何做成銅浮雕效果,有種銅質感,謝謝!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