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超分子?超分子能夠產生的原因
超分子通常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間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組成復雜的、有組織的聚集體,並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確的微觀結構和宏觀特性。
超分子能夠產生的原因:
超分子是基於分子間的非共價鍵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分子聚集體, 換句話說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是超分子的核心。
在超分子化學中,不同類型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是可以區分的,根據他們不同的強弱程度、取向以及對距離和角度的依賴程度,可以分為:金屬離子的配位鍵、氫鍵、π-π堆積作用、靜電作用和疏水作用等。它們的強度分布由π-π堆積作用及氫鍵的弱到中等,到金屬離子配位鍵的強或非常強,這些作用力成為驅動超分子自組裝的基本方法。人們可以根據超分子自組裝原則,使用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作為工具,把具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的組分或建築模塊按照一定的方式組裝成新的超分子化合物。這些新的化合物不僅僅能表現出單個分子所不具備的特有性質,還能大大增加化合物的種類和數目。如果人們能夠很好的控制超分子自組裝過程,就可以按照預期目標更簡單、更可靠的得到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化合物。
2、具有什麼結構的高分子可以自組裝
分子通過自組裝形成有序聚集體是超分子化學和納米尺度研究的重要 內容。以往自組裝的研究主要圍繞柔性的傳統型嵌段共聚物進行,有關剛性的共軛高分子或含有共軛結構的.
3、國外做超分子,分子機器的大牛有哪些
超分子化學是一門處於近代化學、材料化學和生命科學交匯點的新興學科。它的發展不僅與大環化學(冠醚、穴醚、環糊精、杯芳烴、碳60等)的發展密切相連,而且與分子自組裝(雙分子膜、膠束、DNA雙螺旋等)、分子器件和新興有機材料的研究息息相關。到目前為止,盡管超分子化學還沒有一個完整、精確的定義和范疇,但它的誕生和成長卻是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
4、什麼是超分子?
一般的定義是通過某種方式(如共價連接、靜電吸引等)將若干個具有某種功能的分子組裝起來來完成單一分子難以完成的功能(如光電轉換、光開關、信息存儲等)這種復合分子稱為超分子例如,C60進入環糊精(r-CD)的空腔形成的包合物、細胞膜、DNA以及納米材料、微乳液等。①組成超分子的單體具有結構和能量的高度匹配性②組成超分子時,單體具有自識別、自組裝和自復制的能力③形成超分子的過程是上邊小於零的不可逆過程。超分子是一種平衡態,是需要消耗物質和能量的耗散結構。回答人的補充 2009-06-29 14:01 超分子更具魅力的地方在於它的信息識別,與生物學結合它將使我們更深入的研究生物體;與物理學結合將制備更多有特殊功能的智能化材料。比如,Jullien和Lehn等將多萘甲酸發色團引入β-CD(環糊精)的CG得到修飾β-CD(3-185),包結部花菁激光染料DCM-OH稱為光合成天線的優良模型。光能從萘甲醯基天線發色團向被包結DCM-OH的傳遞效率為100%。可以說,超分子應用的前景將是非常廣闊的
5、超分子合成有啥缺點
請注意,一樓的回答是錯誤的。超分子不是指超高分子量的分子,也不是指大分子,和分子量沒有什麼關系。超分子是指分子間通過非化學鍵的結合力自組裝而形成的分子團,往往也有一定的結構。有的是人為製造的嵌套結構,比如號稱為分子機器的結構(一個或多個環狀分子被套進一個鏈狀分子,而鏈狀分子的兩端被接上大基團防止環狀分子滑落。這種結構中,環狀分子與鏈狀分子之間以及環狀分子之間並沒有形成化學鍵,它們原本是相互獨立的分子,但因為這種特殊結構,在不破壞分子的情況下無法將它們分離開來。)其實超分子結構很多,最常見的是日常用的洗滌劑,溶解在水中即形成膠束,是一種極性基團向外的球形分子束,球形的腔體內是親油性的,所以可以溶解油污。最極端的據說是有人合成了奧運五圓環,分別由五個獨立的環狀分子嵌套在一起形成了最小的奧運標志。但這對於我來說還只是個傳說。建議參考《超分子化學》一書。
6、分子自組裝的多分子自組裝體化學
1、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協同效應與自組裝原理:通過多識別位點單體的組裝,闡明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加合性、協同性和方向性,建立二維及三維空間分層次組裝的有效原理和方法。
2、多層次、多組分的界面分子組裝與功能:致力建立多級界面分子組裝方法,研究溶液中的有序組裝體在界面轉化的規律及其動態形成過程和解組裝過程,實現多組分、多層次的功能組裝體構築。
3、超分子復合物體系組裝及組裝過程:基於各種弱相互作用組裝形態和性質各異的超分子復合物,實現由超分子復合制備功能超分子材料。
4、分子聚集體中的電子轉移、能量傳遞和化學轉換:研究分子聚集體中的電子轉移和能量傳遞,為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提供依據;研究分子聚集體中的化學轉化,為提高化學反應的選擇性提供新的途徑。
5、分子組裝體的手性及功能性手性組裝體:研究分子組裝體中的手性問題,並創造具有手性放大、手性傳遞、手性記憶等功能的手性組裝體。
6、生物膜模擬與人工酶:以聚合物囊泡作為模型體系,分別從形態、結構和功能三個層面來模擬生物膜;構築新型高效超分子人工酶體系。 1.建立分子自組裝的新概念和新技術,揭示分子自組裝的動態過程,認識分子間弱相互作用的加合性、協同性和方向性,闡明分子聚集體中的電子轉移、能量傳遞和化學轉換的規律,使我國分子聚集體化學的研究水平繼續躋身於國際先進行列,某些領域達到國際領先的水平;
2.發展具有高效率、高選擇性的分子聚集體微反應器和超分子酶催化體系,創造若干新型智能響應的功能超分子材料,在分子組裝的功能研究方面做出具有重要應用意義的成果;
3.形成一支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創新能力、團隊精神並且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優秀研究隊伍。
7、分子自組裝的分子自組裝簡介
<
8、超分子化合物是什麼?
超分子通常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間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組成復雜的、有組織的聚集體,並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確的微觀結構和宏觀特性。
超分子這一術語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超分子化學的概念和術語則是在1973年提出。
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法國科學家J.
M. Lehn 首次提出了「超分子化學」這一概念,他指出: 「基於共價鍵存在著分子化學領域, 基於分子組裝體和分子間鍵而存在著超分子化學」 。
(8)超分子自組裝的sem擴展資料
超分子化學是基於分子間的非共價鍵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分子聚集體的化學, 換句話說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是超分子化學的核心。
在超分子化學中,不同類型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是可以區分的,根據他們不同的強弱程度、取向以及對距離和角度的依賴程度,可以分為:金屬離子的配位鍵、氫鍵、π-π堆積作用、靜電作用和疏水作用等。
它們的強度分布由π-π堆積作用及氫鍵的弱到中等,到金屬離子配位鍵的強或非常強,這些作用力成為驅動超分子自組裝的基本方法。
人們可以根據超分子自組裝原則,以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作為工具,把具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的組分或建築模塊按照一定的方式組裝成新的超分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