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簡述sem的實驗操作步驟

簡述sem的實驗操作步驟

發布時間:2020-08-26 02:34:01

1、曠場實驗的操作步驟是什麼

【實驗目的】 觀察實驗動物在新異環境中的自主行為、探究行為與緊張度。【實驗原理】 曠場實驗(open field test)又稱敞箱實驗,是評價實驗動物在新異環境中自主行為、探究行為與緊張度的一種方法。以實驗動物在新奇環境之中某些行為的發生頻率和持續時間等,反應實驗動物在陌生環境中的自主行為與探究行為,以尿便次數反應其緊張度。【實驗動物】 大鼠或小鼠。【實驗器材】 實驗裝置由曠場反應箱和數據自動採集和處理系統兩部分組成。大鼠曠場反應箱高30~40cm,底邊長100cm,內壁塗黑,底面平均分為25個4cm×4cm小方格,正上方2 m處架一數碼攝像頭,其視野可覆蓋整個曠場內部。曠場光照為全人工照明,可人為設定「白天」和「黑夜」,白天由兩側牆壁的4隻節能燈發出約2001ux照度來模擬,夜晚由一側牆壁的紅外光源提供照明。實驗人員和計算機等設備位於另一房間以減小對動物的干擾,實驗室背景噪音控制在65dB以下。小鼠曠場反應箱高25~30cm,底邊長72cm,內壁塗黑,底面平均分為64個小方格。數據自動採集和處理系統同上。【實驗方法與步驟】 實驗在安靜的環境下進行。將動物放入箱內底面中心,同時進行攝像和計時。觀察一定時間後停止攝像,觀察時間可根據實驗擬定,一般為3~5 min。清洗方箱內壁及底面,以免上次動物余留的信息(如動物的大、小便、氣味)影響下次測試結果。更換動物,繼續實驗。【觀察指標】 根據計算機軟體設計不同可觀察的參數不同,如單位時間內動物在中央格停留時間,某一肢體越過的格子數為水平得分(crossing),後肢站立次數為垂直得分(rearing),修飾次數,尿便次數;運動速度,運動距離,休息時間,沿邊運動距離,中央運動距離等。【注意事項】(1)動物在24 h內有其活動周期,故每次實驗應選擇在同一時間段內完成。(2)實驗應在隔音,光強度和溫、濕度適宜且保持一致的行為實驗室內進行。(3)兩次實驗之間清洗實驗設備,以免上次動物余留信息影響下次實驗結果。【對曠場實驗方法的評價】曠場實驗是評價實驗動物在新異環境中自主行為、探究行為與緊張度的一種常用方法。操作簡便,方法可靠。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和圖像處理技術的引入,使動物行為分析的檢測指標大為增加,且具有高效、無創、靈敏、客觀等諸多優點。

2、曠場實驗的操作步驟是什麼?

一、 原理與意義
本實驗用來觀察小鼠自發性探索運動活性和焦慮行為。
二、 儀器設備
開口的黑色木盒(內部場地大小為81 cm × 81 cm,高28 cm。盒底漆成縱橫各3條白線(寬3 mm),從而形成16個等大的方格(每格大小20 cm × 20 cm)。場地中央置一彩色瓶子以激發小鼠的好奇心。照明來自一高出場地中央2.80 m 的40 W 白熾燈。計時器,干、濕抹布等。
三、 操作步驟
每隻小鼠接受一次測試,將小鼠面朝牆放入4個拐角方格之一,並讓其自由探索環境5 min。可有兩名實驗人員合作,分別坐在木盒的其中兩角。其中一人負責計數跨越方格的總數,另一人負責計時,包括第一格的潛伏期、周邊時間、抬腿次數(雙腿離地)。最後再觀察大便顆粒數。
每隻小鼠測試結束後,濕布洗擦場地並用干布擦乾。
四、 結果計算和評價
記錄小鼠走出第一格的潛伏期、跨越方格總數和周邊時間(花在周邊12個方格總時間)、站立次數(雙腿離地)和大便顆粒數。
五、 注意事項
1、每隻小鼠放置位置要一樣,放在同一格、同一方向。
2、每隻小鼠做完實驗後要擦拭場地,避免留有氣味和臟物以干擾實驗結果。
3、站立以雙腿抬起為算。
4、小鼠跨越方格總數以雙後肢跨出作為標准,時間也以後肢為算。
5、實驗僅需要2人,注意保持周圍環境安靜。

3、簡述方法是指寫實驗原理,還是實驗步驟

簡述方法就是實驗過程、實驗步驟。

4、全站儀的操作步驟?

全站儀的操作步驟分為四步:一、儀器的安置;二、儀器整平;三、調焦照後視置零;四、照準目標測量或放樣。

拓展資料

全站儀的三種測量模式:

一、角度測量。1. 首先從顯示屏上確定是否處於角度測量模式,如果不是,則按操作轉換為角度模式。2. 盤左瞄準左目標A,按置零鍵,使水平度盤讀數顯示為0°00′00〃,順時針旋轉照準部,瞄準右目標B,讀取顯示讀數。3. 同樣方法可以進行盤右觀測。4. 如果測豎直角,可在讀取水平度盤的同時讀取豎盤的顯示讀數。

二、距離測量。1. 首先從顯示屏上確定是否處於距離測量模式,如果不是,則按操作鍵轉換為距離模式。2. 照準棱鏡中心,這時顯示屏上能顯示箭頭前進的動畫,前進結束則完成坐標測量,得出距離,HD為水平距離,VD為傾斜距離。

三、坐標測量。1. 首先從顯示屏上確定是否處於坐標測量模式,如果不是,則按操作鍵轉換為坐標模式。2. 輸入本站點O點及後視點坐標,以及儀器高、棱鏡高。3. 瞄準棱鏡中心,這時顯示屏上能顯示箭頭前進的動畫,前進結束則完成坐標測量,得出點的坐標。

5、顯微鏡的操作步驟

6、實驗法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酸鹼滴定實驗詳細步驟:

1、將已知濃度的鹽酸注入事先用鹽酸溶液沖洗過的酸滴定管中,刻度為「0」或以上,並將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轉動活塞,使管的頂部充滿溶液且沒有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位,使其保持在「0」或「0」刻度下,並記錄准確讀數。


2、將待測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注入預先用溶液濕潤的鹼性滴定管中,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擠壓玻璃球,使管尖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位,使其保持在「0」或「0」刻度下,並記錄准確讀數。


3、將一個干凈的錐形瓶放在管子下面,用左手控制活塞,用右手握住錐形瓶,從鹼性滴定管中吸取25.00毫升NaOH溶液,注入錐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試液,溶液立即變成粉紅色。


4、將錐形瓶移到酸滴定管下方,將已知濃度的鹽酸一滴一滴地加入左側調節活塞中,並用右手順時針連續搖動錐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5、隨著鹽酸的加入一滴一滴地進行,最後,當加入一滴鹽酸時,溶液變為無色,而NaOH溶液的反滴又變為紅色,說明反應剛剛完成,這時停止滴定,准確記錄滴定管溶液的刻度。



(6)簡述sem的實驗操作步驟擴展資料:

酸鹼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項:

1、搖動瓶子時,應移動腕關節,使溶液像一個方向的圓圈移動,但瓶口不應接觸滴定管,且溶液不應溢出。

2、在滴定過程中,左手不能離開旋塞讓液體自行向下流動。

3、觀察滴點周圍溶液顏色的變化。開始時,搖動並同時滴下,滴定速度可以稍快(以每秒3-4滴為宜),但不形成水流。

當接近終點時,應加入一滴並搖動幾次。最後,每滴加入半滴,即搖動錐形瓶,直到溶液有明顯的顏色變化並准確到達終點。

7、簡述ph計的使用步驟

1、安裝

①電源的電壓與頻率必須符合儀器銘牌上所指明的數據,同時必須接觸良好,否則在測量時可能指針不穩。

②儀器配有玻璃電極和甘汞電極,將玻璃電極的膠木帽夾在電極夾的小夾子上,將甘汞電極的金屬帽夾在電極夾的大夾子上,可利用電極夾上的支頭螺絲調節兩個電極的高度。

③玻璃電極在初次使用前,必須在蒸餾水中浸泡24小時以上,平常不用時也應浸泡在蒸餾水中。

④甘汞電極在初次使用前,應浸泡在飽和氯化鉀溶液內,不要與玻璃電極同泡在蒸餾水中。不使用時也浸泡在飽和氯化鉀溶液中或用橡膠帽套住甘汞電極的下端毛細孔。

2、開 機  

(1)電源線插入電源插座; 

(2)按下電源開關,電源接通後,預熱30分鍾。 

3、標 定 儀器使用前,先要標定。一般來說,儀器在連續使用時,每天要標定一次。 

(1)在測量電極插座處拔下短路插頭; 

(2)在測量電極插座處插上復合電極; 

(3)把「選擇」旋鈕調到pH擋; 

(4)調節「溫度」旋鈕,使旋鈕紅線對准溶液溫度值; 

(5)把「斜率」調節旋鈕順時針旋到底(即調到100%位置); 

(6)把清洗過的電極插入pH=6.86的標准緩沖溶液中; 

(7)調節「定位」調節旋鈕,使儀器顯示讀數與該緩沖溶液的pH值相一致(如pH=6.86); 

(8)用蒸餾水清洗電極,再用pH=4.00的標准緩沖溶液調節「斜率」旋鈕到4.00pH。

4、測量

①將電極上多餘的水珠吸干或用被測溶液沖洗二次,然後將電極浸入被測溶液中,並輕輕轉動或搖動小燒杯,使溶液均勻接觸電極。

②被測溶液的溫度應與標准緩沖溶液的溫度相同。

③校整零位,按下讀數開關,指針所指的數值即是待測液的pH.若在量程pH0~7范圍內測量時指針讀數超過刻度,則應將量程開關置於pH7~14處再測量。

④測量完畢,放開讀數開關後,指針必須指在pH7處,否則重新調整。

⑤關閉電源,沖洗電極,並按照前述方法浸泡。

(7)簡述sem的實驗操作步驟擴展資料:

保養

1、 pH玻璃電極的貯存

短期:貯存在pH=4的緩沖溶液中;長期:貯存在pH=7的緩沖溶液中。

2、 pH玻璃電極的清洗

玻璃電極球泡受污染可能使電極響應時間加長。可用CCl4或皂液揩去污物,然後浸入蒸餾水一晝夜後繼續使用。污染嚴重時,可用5%HF溶液浸10~20分鍾,立即用水沖洗干凈,然後浸入0.1N HCl溶液一晝夜後繼續使用。

3、 玻璃電極老化的處理

玻璃電極的老化與膠層結構漸進變化有關。舊電極響應遲緩,膜電阻高,斜率低。用氫氟酸浸蝕掉外層膠層,經常能改善電極性能。若能用此法定期清除內外層膠層,則電極的壽命幾乎是無限的。

4、 參比電極的貯存

銀-氯化銀電極最好的貯存液是飽和氯化鉀溶液,高濃度氯化鉀溶液可以防止氯化銀在液接界處沉澱,並維持液接界處於工作狀態。此方法也適用於復合電極的貯存。

5、 參比電極的再生

參比電極發生的問題絕大多數是由液接界堵塞引起的,可用下列方法解決:

(1) 浸泡液接界:用10%飽和氯化鉀溶液和90%蒸餾水的混合液,加熱至60~70℃,將電極浸入約5cm,浸泡20分鍾至1小時。此法可溶去電極端部的結晶。

(2) 氨浸泡:當液接界被氯化銀堵塞時可用濃氨水浸除。具體方法是將電極內充洗凈,液放空後浸入氨水中10~20分鍾,但不要讓氨水進入電極內部。取出電極用蒸餾水洗凈,重新加入內充液後繼續使用。

(3) 真空方法:將軟管套住參比電極液接界,使用水流吸氣泵,抽吸部分內充液穿過液接界,除去機械堵塞物。

(4) 煮沸液接界:銀-氯化銀參比電極的液接界浸入沸水中10~20秒。注意,下一次煮沸前,應將電極冷卻到室溫。

(5) 當以上方法均無效時,可採用砂紙研磨的機械方法去除堵塞。此法可能會使研磨下的砂粒塞入液接界。造成永久性堵塞。

8、簡述清創術的操作步驟?

切除污染創面要由外向內,由淺入深,逐步進行,並使切除過的新鮮創面不再污染,這是清創術中預防感染的重要環節之一。
(1)首先用浸有過氧化氫液的滅菌紗布塊或脫脂棉覆蓋創口,然後剪除創圍被毛。剪毛范圍要在創圍20~25厘米處。用肥皂水清洗創緣周圍皮膚,最後剃凈被毛。用3%碘酒、75%酒精消毒,鋪蓋消毒巾,准備清創。
(2)用大量鹽水沖洗創口,並用紗布、棉球清拭創內污染物。對皮膚的處理原則是,切除已壞死的創緣皮膚,但盡量保存有活力的部分,以免縫合時張力過大,並考慮創緣對合整齊。邊緣不整的創緣應盡量切修整齊。
壞死污染而不出血的皮下組織,都要切除干凈,直到健康出血部為止。撕裂創剝脫皮瓣上的皮下組織,要徹底切除。小而深的創傷,在切除創緣和皮下組織後,要沿創口的縱軸方向或被毛方向切開皮膚與皮下組織,擴大創口,以便進行深部組織清洗。
(3)深筋膜的破碎和污染部分,必須全部切除,並按原皮膚切口方向切開筋膜。目的在於顯露全部創腔,充分解除深層組織的張力。深筋膜切開是否充分,是清創術能否有效地解除深層組織張力的關鍵問題之一。因而,如果必要時,可作深筋膜十字形或雙十字形切口,使深筋膜徹底鬆弛。
(4)壞死的肌肉應切除。凡肌肉呈暗紅色,用鉗鑷夾之無收縮,或用刀切割而不出血,都是已壞死的肌肉,應予切除,一直切至出血時為止。壞死肌肉切除不徹底,極易造成厭氣桿菌(氣性壞疽、破傷風)繁殖和發病的條件。如有碎骨片或異物,應盡量取出。
(5)血管、神經和肌腱的損傷,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處理。最後用滅菌生理鹽水輕輕沖洗創腔,清除一切細小的異物、血凝塊和組織碎片,徹底止血。清創後是否進行初期縫合,應根據病畜局部污染程度、傷後經過時間、清創徹底程度、術後護理條件等考慮決定。這些因素中只有時間因素較為恆定,其他因素都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大體上在傷後8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可作初期連續或間斷縫合,8~24小時內得到清創處理,以定位縫合加引流或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較為合適,24小時清創的僅作引流,爭取延期縫合。胸、腹壁透創,雖在24小時以上得到清創處理,術後仍應考慮初期縫合或定位縫合加引流。
(6)創腔內有神經、血管、肌腱、骨骼暴露時,即使不做初期縫合,也要用鄰近肌瓣將這些組織覆蓋,並作簡單的定位縫合,或8字形縫合,以防暴露特殊組織發生壞死或感染,造成不良後果。但絕不應縫合深筋膜,以防深部組織腫脹時其張力得不到解除,並影響引流。
(7)可做初期縫合的創口,如因皮膚缺損較多不能直接縫合,或勉強縫合後張力過大時,可在距原創口一側或兩側5~6厘米處,作等長的減張切口,縫合原創口。減張切口可以根據情況直接縫合。不能做初期縫合的創口,用鹽水紗布疏鬆的引流。引流物要深入到創腔深部各個死角,但不要起填塞作用。較長的創口可在兩端縫合2~3針,使創口縮小,有利於創面的對合、癒合,並爭取延期縫合。
(8)頸部與前後肢上部軟組織中,深厚強大的肌群發生開放性創傷,若創腔深廣,經清創後應在創腔的低位做反對口引流。方法是在創底用止血鉗於兩肌之間分離,直達創口附近低位引流的欲作反對口。切開欲作反對口的皮膚、皮下組織和深筋膜,使原創腔與反對口交通,將引流物由原創口引伸到反對口。此法既可減少血管、神經的損傷,又能獲得良好的引流。

9、請簡要說明實驗法的邏輯和操作步驟

(1)圍繞提出問題,探究什麼物質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2)設猜想與假設:生銹鐵釘的組成主要是:氧化鐵和鐵.假設一:小芳同學:鐵釘表面的「氧化鐵」是H<sub>2</sub>0<sub>2</sub>溶液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假設二:小華同學:鐵釘里的「鐵」是H<sub>2</sub>0<sub>2</sub>溶液分解反應的催化劑.故答案是:鐵(或鐵單質)
(3)實驗與結論 <table class="edittableZyb"> <tr> <td align="top">
實驗操作</td> <td align="top">實驗現象</td> <td align="top">
實驗結論</td></tr> <tr> <td align="top">實驗Ⅰ:把一定質量的氧化鐵粉末加入到裝有10 mL5%的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並用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置於試管口,觀察現象.</td> <td align="top">帶火星的木條復燃</td> <td align="top">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sub>2</sub>O<sub>2</sub><span dealflag="1" class="MathZyb" mathtag="math" style="whiteSpace:nowrap;wordSpacing:normal;wordWrap:normal"><table style="margin-right: 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tr><td><table style="margin-right: 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tr><td>氧化鐵</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div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black;line-height:1px">.</td></tr></table></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div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black;line-height:1px">.</td></tr></table></span>2H<sub>2</sub>O+O<sub>2</sub>↑
假設一成立</td></tr> <tr> <td align="top">實驗Ⅱ:取10 mL5%的過氧化氫溶液於另一支試管中,加入鐵單質,並用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置於試管口,觀察現象.</td> <td align="top">
無現象</td> <td align="top">
假設二 不成立.</td></tr></table>(4)討論交流:同學們討論後認為,小芳的「實驗I」還不能夠確切的說明氧化鐵就是過氧化氫分解製取氧氣的催化劑,理由是:還要驗證氧化鐵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反應前後是否改變.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及結論,由(3)知:等待實驗I中不再產生氣泡,向管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若再產生氣泡,就證明氧化鐵的化學性質沒有變.
(5)反思與評價:小強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實驗Ⅱ」中一直沒有現象的試管,過了一段時間後試管中也出現了氣體,小強覺得很奇怪,其中的原因是:答案Ⅰ:可能是鐵定中的鐵單質被過氧化氫氧化變成氧化鐵,而後氧化鐵再去催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答案Ⅱ:可能是鐵定中的炭被過氧化氫氧化而後其產物再去催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
故答案為:
(2)鐵
(3)<table class="edittableZyb"> <tr> <td align="top">
實驗操作</td> <td align="top">實驗現</td> <td align="top">
實驗結論</td></tr> <tr> <td align="top">實驗Ⅰ:把一定質量的氧化鐵粉末加入到裝有10 mL5%的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並用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置於試管口,觀察現象.</td> <td align="top">帶火星的木條復燃</td> <td align="top">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sub>2</sub>O<sub>2</sub><span dealflag="1" class="MathZyb" mathtag="math" style="whiteSpace:nowrap;wordSpacing:normal;wordWrap:normal"><table style="margin-right: 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tr><td><table style="margin-right: 1px"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tr><td>氧化鐵</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div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black;line-height:1px">.</td></tr></table></td></tr><tr><td style="font-size: 90%"><div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black;line-height:1px">.</td></tr></table></span>2H<sub>2</sub>O+O<sub>2</sub>↑
假設一成立</td></tr> <tr> <td align="top">實驗Ⅱ:取10 mL5%的過氧化氫溶液於另一支試管中,加入鐵單質鐵單質,並用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置於試管口,觀察現象.</td> <td align="top">
無現象</td> <td align="top">
假設二 不成立.</td></tr></table>(4)還要驗證氧化鐵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反應前後是否改變;等待實驗I中不再產生氣泡,向管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若再產生氣泡,就證明氧化鐵的化學性質沒有變;
(5)答案Ⅰ:可能是鐵定中的鐵單質被過氧化氫氧化變成氧化鐵,而後氧化鐵再去催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答案Ⅱ:可能是鐵定中的炭被過氧化氫氧化而後其產物再去催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

與簡述sem的實驗操作步驟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