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看孔徑,sem是切片好還是磨粉好
were saying that
2、大家在測SEM時候怎麼讓粉末分散均勻
少加樣品粉末,用無水乙醇分散,樣品一定要少,鋪在導電膠上用洗耳球吹乾,乾燥後的粉末樣品要肉眼看不太出來就比較好了,若是明顯的一層恐怕電鏡下效果不太理想
3、石英顆粒表面形態特徵的統計分析
目前,石英顆粒表面特徵可以分為機械成因、化學成因和附生物特徵3大類(伍永秋等,1998)。機械成因的特徵是顆粒在搬運過程中受到機械作用而產生的痕跡,主要有貝殼狀斷口、V形撞擊坑、碟形撞擊坑、擦痕、平行解理台階、平整解理面、上翻解理薄片等。化學成因的特徵是指石英顆粒受沉積環境化學作用而產生的特徵,主要有溶蝕溝、晶體生長、鱗片狀剝落等。附生物特徵主要是指生物、礦物和某些特定環境中的元素。依據鮑威爾圓度等級劃分原則,以及本次研究的目的要求,將石英顆粒表面形態簡單地劃分為尖棱狀、次棱狀、次圓狀、圓狀4個圓度等級。利用掃描電鏡(SEM)研究石英顆粒表面形態特徵,對判別沉積環境及其演變歷史有很大的優越性和鑒定意義(Krinsley et al.,1973;陳麗華等,1986)。
1.石英砂顆粒表面結構特徵
通過石英砂顆粒表面結構的研究,以達到對沉積物的成因分類、重建古環境的目的。因此,必須十分注意顆粒形態與其搬運介質條件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同的搬運介質和動力條件所形成的石英砂顆粒表面結構特徵應有所差別,但是不同的介質搬運的條件和動力又往往形成相似的表面形態特徵。這就為研究工作帶來了某些困難,並充分顯示了自然界的復雜性和共同性。共性和差異性同存在於事物之中,研究其差異性就成為研究石英顆粒表面結構的主要方面。某些表面特徵在不同環境下完全相似,但它們出現的「幾率」或稱為「豐度」是不盡相同的。因此研究石英顆粒表面特徵在某一沉積環境下的「豐度」成為重要內容。前人研究發現,石英顆粒表面最常見的特徵是貝殼狀斷口、平整解理面、解理面或晶面上的翻卷薄片、各種形狀的凹坑、碟形坑、擦痕、SiO2的溶蝕及沉澱現象,以及礦物的重結晶、顆粒的形態等。
為了便於研究和比較,把前人獲得的各種成因的沉積物的石英顆粒表面特徵(表5-1)與青藏高原地區的沉積物石英顆粒表面特徵進行比較,以判別其成因及相應的沉積環境。
表5-1 不同沉積環境的石英砂顆粒表面結構特徵
2.石英顆粒表面特徵的統計分析
對不同成因類型石英顆粒表面形態和結構特徵進行對比分析。經過比較發現(表5-1),盡管石英顆粒形態和表面結構類型受各種外動力作用和復雜條件的影響,但其組合特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成因上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如前所述,石英顆粒表面特徵對其沉積環境具有鑒定意義,但不能只強調某一孤立的標志,應該採用數量分析的方法,本書採用特徵顆粒百分比的方法進行定量分析。
在掃描電鏡下對114粒石英砂粒進行觀察,依據鮑威爾圓度等級劃分原則,將石英顆粒表面形態簡單地劃分為尖棱狀、次稜角狀、次圓狀、圓球狀4個等級。其主要表面特徵有下列21種類型:硅質鱗片、硅質球、溶蝕坑和溝、鱗片狀剝落、V形撞擊坑、碟形撞擊坑、麻面、磨光面、半平行或弧形階梯狀裂面、貝殼狀斷口、平整剪切斷口、裂紋擴大的破裂面、粘附小碎片、平整節理面、磨光面、翻翹薄片、壓坑及碾磨痕跡、平行擦痕與刻痕。藉助上述指標,對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特徵和出現頻率統計分析如下(表5-2):
表5-2 石英顆粒表面結構成因類型的顆粒頻率統計
(1)野牛溝剖面(P1-5、P1-7)(圖5-20)
P1-5樣采於青海省瑪多縣城南,岩性為土黃色含礫砂岩。坐標:N34°31′39.4″;E97°59′56.9″;海拔4313m。P1-5樣石英錶面特徵如下:顆粒以稜角狀為主(41.67%),83.3%的顆粒表面具有粘附小顆粒,此外25%的顆粒上見有硅質球,25%的顆粒上有鱗片狀脫落的石英,50%的顆粒可見溶蝕坑和溶蝕溝,溶蝕坑和溝反映當時的沉積環境是一種高能的化學環境。這些表面形態特徵表明沉積物物源比較近或者水動力條件比較強,結合研究區環境分析,認為沉積物是在強水動力環境下在很短的時間內沉積的,為源區湖泊形成初期河流相產物。
P1-7樣采於該剖面的上部,岩性為灰黑色含礫粉砂層。P1-7樣石英錶面特徵與P1-5明顯不同:顆粒以磨圓較好的圓球狀為主(80%),磨圓好,33.33%的顆粒具有磨光面,86.7%的顆粒表面具有粘附小顆粒,同時代表高能化學環境的溶蝕坑和溝、硅質球、硅質鱗片也比較常見。這種組合特徵說明P1-7沉積環境與P1-5截然不同,水動力環境較弱,沉積物處於比較動盪的水環境中,為湖相沉積物。
(2)大野馬嶺剖面(P2T1-1、P2T4-1、P2T7-1)(圖5-21)
P2T1-1樣采於瑪多縣城南大野馬嶺,位於湖相階地的最底部,岩性為灰褐色粉細砂層,具水平層理。坐標:N34°40′44.1″;E98°4′1.0″;海拔4220m。P2T1-1樣石英錶面特徵如下:86.67%顆粒以圓球狀為主,其餘顆粒為次圓狀,46.67%的顆粒具有磨光面,沒有代表高能化學環境的溶蝕坑和溝、硅質球、硅質鱗片顆粒出現,但出現了機械成因的貝殼狀斷口與階梯狀裂面。這種組合特徵說明其沉積環境與P1-7沉積大致相同,水動力環境較弱,處於低能環境,為湖相沉積物。P2T4-1樣和P2T7-1樣表現出的組合特徵基本與P2T1-1樣一致,然而P2T4-1樣有代表高能化學環境的顆粒(14.29%)出現,這種沉積環境可能代表了當時湖泊水的鹽度與P2T1-1對應的湖泊環境有所不同。
圖5-20 野牛溝剖面石英顆粒表面形態特徵出現頻率編號代表的表面特徵見表5-1
圖5-21 大野馬嶺剖面石英顆粒表面形態特徵出現頻率編號代表的表面特徵見表5-1
(3)黑河鄉剖面(P3-13、P3-18)(圖5-22)
P3-13、P3-18樣采於瑪多縣黑河鄉東,岩性為灰黃色粉細砂層。坐標:N34°48.110′;E98°8.133′;海拔4252m。P3-13、P3-18兩個樣品石英錶面特徵比較接近,均以圓球狀顆粒為主,P3-13樣圓球狀顆粒達到85.7%、P3-18達到73.3%,且其餘均為次圓狀顆粒,無次稜角狀顆粒出現;顆粒表面特徵比較明顯,有磨光面、平整節理面、階梯狀裂面、貝殼狀斷口等,這些特徵對應的百分比見表5-2;而代表高化學能的溶蝕坑和溶蝕溝、硅質球等不常見,代表高能機械撞擊的碟形撞擊坑在兩樣品中較常見,分別達到了42.8%與33.3%。以上組合特徵說明該樣品當時處於低化學能的湖泊中,但湖泊水體動能巨大,石英顆粒表面相互撞擊出碟形坑。相對與大野馬嶺剖面樣品對應的平穩的湖泊水體來說,黑河鄉剖面兩樣品對應的湖泊水體比較動盪。
(4)鄂陵湖北哈拉灘剖面(P6-1)(圖5-23)
P6-1樣采於瑪多縣哈拉灘一河流陡坎處,剖面厚度9m左右,岩性為黃綠色中粗粒含礫粗砂層,地層具波狀層理。坐標:N35°11.193′;E97°52.071′;海拔4391m。P6-1樣品石英錶面特徵如下:多數顆粒具有代表高能化學環境的硅質球、溶蝕坑和溝、鱗片狀剝落顆粒,含量分別達到6.67%、60.00%、13.33%;代表機械碰撞作用形成的貝殼狀斷口、平整剪切斷口含量分別為26.67%,53.33%;此外多數顆粒還表現出具有粘附小碎片、翻翹薄片等特徵,與野牛溝P1-5樣品一樣,該樣品顆粒也以稜角狀為主(86.7%)。哈拉灘剖面樣品組合特徵說明該樣品在高能的環境中形成,表面形態特徵表明沉積物物源比較近或者水動力條件比較強,因而可以認為沉積物是在強水動力環境下在很短的時間內沉積而成的,為源區湖泊形成初期河流相產物。這與野牛溝剖面P1-5得出的結論相一致,從石英顆粒表面特徵可以認為,野牛溝剖面與哈拉灘剖面形成的環境基本相似,只是分布地區不同而已。
圖5-22 黑河鄉剖面石英顆粒表面形態特徵出現頻率編號代表的表面特徵見表5-1
圖5-23 哈拉灘剖面石英顆粒表面形態特徵出現頻率編號代表的表面特徵見表5-1
4、粉體SEM圖片怎麼分析?
觀察不同類型的材料做對比的話,盡量選取相同放大倍數的照片進行對比。這樣的話更有說服力,SEM最大的作用就是觀察材料的微觀結構和形貌,如果准備寫文章的話,文章中將你的SEM照片視野范圍內的現象描述清楚即可。
5、怎麼計算sem中粉末的粒徑分布
不需要吧,不過這種方法貌似誤差比較大,最直觀的就是做透射電鏡,然後用image j統計比較准確~~ 可是我覺得報告里的粒徑不大正確,而且測試的老師也說讓我自己計算,一起計算的不準確!fangxingxue(站內聯系TA)我們做了以後發現數據波動很厲害,所以說 用zetasizer測定顆粒平均粒徑不大准,建議用透射吧
6、怎麼樣讓SEO來提高石英砂關鍵詞排名?
SEO優化推廣方面,在代碼、關鍵詞的選擇、布局、文章等等,這些都是要涉及到的,還有就是要會使用旺道優化系統,文章要是原創的,應該在80%以上才是可以的,貴在堅持啊。除了網站優化,你也可以考慮一下其他推廣模式,這就要看你打算投入多少了。
一.SEM
二.SNS營銷
三. 付費網路廣告
四.藉助平台營銷
五.微博營銷
六.新聞聯播
七.活動營銷
7、SEM觀察粉體簽粉體需要需分散么?
需要分散的。我印象里是在做畢業論文時:
將納米粉體用酒精攪拌分散。
然後將其都倒入超聲波機器里進行分散。超聲波機器里加入很多的純凈水。
超聲一段時間後,用吸液管往超聲波機器里吸取少量液體,滴到事先准備好的TEM用的小金片上,這種方法叫做離子撿撈法。
8、幫我分析一下這個粉煤灰的SEM圖片咯 莫來石和石英
圖片是看不出來的,要結合化驗單才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