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纖維是怎麼做出來的
、天然竹纖維——竹原纖維
製取過程:竹材→制竹片(首先把竹子截斷去掉竹節並剖成竹片,竹片的長度根據需要而定)→煮煉竹片(將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煉)→壓碎分解(將竹片取出壓碎錘成細絲)→蒸煮竹絲(將竹絲再放入壓力鍋中蒸煮,去除部分果膠、半纖維素、木質素)→生物酶脫膠(把上述預處理的竹絲浸入到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處理,讓生物酶進一步分解竹絲中的木質素、半纖維素、果膠,以獲得竹子中的纖維素纖維。在分解木質素、半纖維素、果膠的同時也可在處理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可以分解纖維素的酶,以獲得更細的竹原纖維)→梳理纖維(把酶分解後的竹纖維清洗、漂白、上油、柔軟、開松梳理即可獲得紡織用的竹原纖維)→紡織用纖維.
2、化學竹纖維
化學竹纖維包括竹漿纖維和竹炭纖維 竹漿纖維:竹漿纖維是一種將竹片做成漿,然後將漿做成漿粕再濕法紡絲製成纖維,其製作加工過程基本與粘膠相似。但在加工過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壞,纖維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線功能明顯下降。 竹炭纖維:是選用納米級竹香炭微粉,經過特殊工藝加入粘膠紡絲液中,再經近似常規紡絲工藝紡織出的纖維產品。 竹炭纖維製取過程:竹材炭化(將老竹材加熱到450~550℃加以炭化,然後進行高溫炭化,即在上述低溫炭化工程後,再度將該炭化物加熱到800~900℃,持續處理)→竹炭活性化(將經過上述兩種加熱處理之後的竹炭進行噴霧處理,竹炭急劇冷卻消火,此時因水的物理與化學作用,竹炭產生復雜多孔質之結構,表面積增加數倍,大幅地提高吸著能力。經過活性化處理的竹炭,其組織結合密度提高,變的極為堅硬。炭素率可達85%以上)→竹炭的粉碎(將前述活性化的竹炭加以粉碎,製成亞納米級的竹炭粉)→均勻分散(將竹炭粉摻入滌綸或粘膠等原漿中並加以攪拌,使其均勻分散在原漿中)→紡絲(從原漿中,透過抽絲設備,抽出含竹炭粉的長絲,也可根據需要切成棉型或毛型的短纖、中長纖維等,從而製得竹炭纖維)
參考資料:網路
2、竹纖維是怎麼做出來的?有什麼好處?
1、用竹子加工成的纖維稱為竹纖維,竹纖維分成兩大類;
(1)天然竹纖維——竹原纖維。竹原纖維是採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製取的天然竹纖維。製取過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壓碎分解→生物酶脫膠→梳理纖維→紡織用纖維。竹原纖維是一種全新的天然纖維,是採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製取的天然竹纖維,天然竹原纖維與竹漿纖維有著本質的區別,竹原纖維屬於天然纖維,竹漿纖維屬於化學纖維。竹原纖維的研製成功標志著又一天然纖維的誕生,其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天然竹原纖維具有吸濕、透氣、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線等良好的性能。
(2)化學竹纖維。化學竹纖維包括竹漿纖維和竹炭纖維。竹漿纖維:竹漿纖維是一種將竹片做成漿,然後將漿做成漿粕再濕法紡絲製成纖維,其製作加工過程基本與粘膠相似。但在加工過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壞,纖維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線功能明顯下降。竹炭纖維:是選用納米級竹香炭微粉,經過特殊工藝加入粘膠紡絲液中,再經近似常規紡絲工藝紡織出的纖維產品。
2、竹纖維產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軟暖、涼爽舒適、抑菌抗菌、綠色環保、天然保健的獨特品質牢握市場脈搏,獨樹一幟。竹纖維織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線作用在經多次反復洗滌、日曬後,仍能保證其原有的特點,這是因為竹纖維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採用高科技生產技術,使得形成這些特徵的成分不被破壞。所以其抗菌作用明顯優於其他產品。更不同於其它在後處理中加入抗菌劑、抗紫外線劑等整理劑的織物,所以它不會對人體皮膚造成鈺何過敏性不良反應,反而對人體皮膚具有保健作用和殺菌效果,是真正的親膚保健產品,應用領域寬廣。竹纖維面料在床上用品的應用,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一個健康、舒適、涼爽的夏季。竹纖維面料也被業內人士譽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健康面料」。
3、竹材如何利用?
竹子和竹材具有自重輕、強度大、彈性好、纖維優良等許多獨特的優點,它的用途非常廣泛。
原竹建築材
竹子砍伐後去掉枝葉的竹稈稱原竹。原竹在工、農、漁業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但用得最多的是在建築方面。原竹不僅可作建築構件,如梁、柱、椽、瓦、牆壁、地板等,還可用來建造全竹建築。中國西南地區的竹亭,傣族、景頗族人的竹樓,四川都江堰上的竹索橋都是馳名中外的全竹建築。利用竹子建造的工棚、貨亭和各種活動房,搬運方便,造價低廉,很受歡迎。原竹建材必須進行防霉、防蛀和防裂處理,才能經久耐用。
竹材人造板
利用竹材製造的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竹絲板、竹材斷面板和竹木復合材等。竹材人造板除可代替木材人造板用作建築構件,可作傢具、車廂板等。竹材人造板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竹材產品,其生產工藝與木材人造板大同小異。以竹代木和擴大竹材用途,在木材缺乏的產竹國家和地區有重要意義。中國現有中、小型竹材人造板廠100多個,生產各種類型的竹材人造板。
竹筋製品
以竹筋代替鋼筋與水泥或菱苦土結合,製成各種建築構件製品。也稱竹筋混凝土製品、竹筋菱苦土製品。竹筋的力學強度雖不及鋼筋,但是在一些負荷要求不高的建築或預製件中使用,是充分利用竹材的一個途徑。竹筋混凝土製品所用竹筋先要進行防腐、防水處理,然後按構件形狀,捆紮成竹筋結構,放入模框內,澆上拌合好的水泥砂漿,經過一定時間乾燥固化後,除去模框,即成竹筋混凝土製品。若在模框內澆上菱苦土砂漿,乾燥固化後,就成竹筋菱苦土製品。20世紀50年代,中國建築工程部門,曾對竹筋混凝土進行過研究試驗,並在一些房屋建築中試用,施工技術尚待改進,迄今使用較少。但在南亞如印度等一些國家的農村建築中,仍在使用竹筋混凝土製品。
竹材塑料
用物理、化學方法將竹材與塑料復合而產生的新材料。竹塑材較竹材的基本容積重量增大,力學強度提高,有防蛀、防霉、防裂的性能,從而擴大了竹材用途。竹塑材現有壓縮竹材、竹絲膠合材料、竹粉膠木材料等。①壓縮竹材:是在竹材導管腔內注入有機樹脂或無機鹽溶液,乾燥後熱壓而成。②竹絲膠合材料:是把竹材壓碎撕裂成竹絲,乾燥後,拌合酚醛膠,裝入鋼模內熱壓而成。用竹絲膠合材料成型壓制的織布梭子,具有強度高、表面光潔度好、不帶靜電、經久耐用等特點。缺點是重量大、耗電量高。③竹粉膠木:是將竹材磨粉、乾燥、拌膠,然後裝入鋼模熱壓而成。竹粉膠木材料可製成各種電氣絕緣材料。
竹傢具
中國南方農村中,竹傢具很多。竹傢具有加工容易、價格低廉、美觀適用等優點。按加工方法,竹傢具可分為竹材傢具和竹編傢具兩類。竹材傢具是將原竹鋸成竹段或劈成竹片後,先用火加熱軟化彎曲造型,再經鑿、鑽開洞後拼裝而成;竹編傢具是將原竹劈成竹篾後,按一定的傢具造型編制而成。由於竹材易開裂、蟲蛀、霉變,竹材在製作傢具前必須進行處理。竹傢具常因竹材幹縮而使接榫松脫,所以,加工時應注意控制竹材的含水率。中國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竹材膠合板工業開始發展,用竹材膠合板製作的傢具,不僅美觀,而且可克服干縮、開裂、蟲蛀、霉變的缺點。用竹材旋切單板或竹片拼花板作裝飾面,更別具風格。
竹工藝品
竹工藝品包括竹編、竹雕及竹材工藝品等。①竹編工藝品:用精細的竹篾編製成竹簾,竹編山水、人物、動物等畫屏和條幅工藝美術品。如浙江省東陽竹編廠製作的九龍壁、嵊縣竹編廠製作的竹編動物,四川省自貢製作的龔扇等。②竹雕工藝品:即在竹蔸、竹筒或竹板上,雕刻各種圖案和文字的產品。③竹材工藝品:包括用竹材橫斷面鑲拼,翻黃材料製作屏風、箱、盒、匾額等。製品上常雕刻山水、人物等。各種竹工藝品,要求選材精良,冬季砍伐的竹子,竹材要進行防裂、防蛀、防霉處理;製品完成後,要塗上保護塗料;製品保存時,要防止陽光直曬變形;防止空氣過濕霉變。
竹漿和竹紙
用竹材為原料製成的漿和紙。竹材纖維細長,是制漿造紙的好原料。大約3噸氣干竹材能生產1噸紙漿或紙,4噸干竹材可生產1噸人造絲漿。竹材纖維屬中長纖維,制漿造紙性能雖不及長纖維針葉樹材,但優於闊葉樹材、蘆葦和草類植物。用竹材可生產出書寫紙、新聞紙、包裝紙、打字紙、郵封紙、膠版紙和銅版紙等幾十種文化用紙。竹材造紙簡要工藝過程是:竹材→削片→清洗→磨碎→蒸煮→打漿→
竹材外表皮(竹青)中硅含量較高,內表皮(竹黃)中柱狀厚壁細胞較多,因此,竹材造紙的耗鹼量(15~20%)較高,廢液處理亦較困難。
竹材中葯
用竹材製作的中葯。常用竹材中葯有竹瀝、竹茹等。竹瀝是淡竹、剛竹等竹材,經過火烤,從導管中流出的液汁。竹瀝性清涼,有解毒、化痰止咳功效。竹茹是將淡竹材除去外表層後,用刀刮下的內層絲狀竹片,性清涼,具解毒、安神、鎮靜等功效。
竹材性質
竹材的物理性質、力學性質和化學性質。各種細胞和組織均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質。同一竹材部位不同,它的細胞和組織的性質、結構也不同。由於竹材是一種各向異性的材料,必須根據其性質特點合理加工利用。
竹材物理性質
包括竹材的含水率、容重、干縮、濕脹、傳熱、導電等。
竹材含水率
竹材中水分重量占絕乾材重量的百分率。它對竹材性質有明顯影響。竹材纖維飽和點時的含水率為25~35%。不同竹種其含水率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竹種的竹材,不同竹齡、不同部位、不同的採伐季節,其含水率也不一樣。竹齡愈幼,含水率愈高;竹齡愈老,含水率愈低。竹材基部含水率比梢部高。竹青含水率比竹肉、竹黃低。夏季砍伐的竹材含水率比春、秋季砍伐的高;冬季砍伐的含水率最低。在高溫、通風、空氣濕度小的地方貯存的竹材容易失水乾燥。竹材快速失水乾燥容易引起竹稈乾裂。一般鮮竹材含水率為55~75%。
竹材容重
單位體積竹材的重量,用克/立方厘米表示。竹材含水率不同,其容重也不相同。按竹材含水率不同,可分為鮮竹材容重、氣干竹材容重、絕干竹材容重和公定容重。公定容重也稱竹材基本容重,即竹材吸水飽和後的最大體積與其烘乾竹材重量之比值。不同竹種的竹材基本容重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竹種的竹材,其基本容重也不同。竹齡愈大,基本容重愈高,反之愈低;同一稈上竹材,自基部至梢部,基本容積重量逐步提高;同一部位以竹青基本容重最高,竹肉次之,竹黃最低。竹材基本容重與竹材力學強度有密切關系。各種竹材,只要基本容重(Ry)相同,其順紋抗壓強度(Dw)就極為接近,可用下式表示:Dw=150Ry-32.9(兆帕)。一般竹材的基本容重為0.45~0.65克/立方厘米。
竹材幹縮性和濕脹性
新鮮竹材在乾燥過程中逐漸失去水分,引起長、寬、厚和體積的干縮;乾燥竹材在吸水(吸濕)過程中,引起長、寬、厚和體積的膨脹。竹材幹縮、濕脹性,直接影響到竹材的利用和加工。不同竹種的竹材幹縮、濕脹率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竹種,其干縮、濕脹率也不同。幼齡竹材的干縮、濕脹率較大;老齡竹材的干縮、濕脹率較小。同一竹材,徑向干縮、濕脹率最大,弦向次之,高向最小;弦向干縮、濕脹率,竹青最大,竹肉次之,竹黃最小。一般竹材的最大濕脹率:徑向9%,弦向6%,高向0.3%。
竹材燃燒熱值
每一克絕干竹材燃燒後產生的熱量,用卡/克表示。不同竹種的竹材燃燒熱值:剛竹4680卡/克,青籬竹屬4671卡/克,大節竹屬4640卡/克,單竹屬4612卡/克,唐竹屬4595卡/克,梨竹屬4562卡/克,慈竹屬4554卡/克,箣竹屬4543卡/克,492437竹屬4478卡/克,方竹屬4457卡/克。同一竹種,不同部位的燃燒熱值也不相同。如,毛竹竹材4532卡/克,枝條4719卡/克,鞭根4286卡/克,葉子4203卡/克。
竹材的傳熱、導電性
乾燥的竹材傳熱、導電性能差,可充當絕緣材料,但竹材吸水後,絕緣性能降低。竹青傳熱性比竹肉、竹黃略高些。
竹材力學性質
竹材受外力後,表現出的各種強度和彈性模量。竹材的力學強度大,彈性好,易劈開。較廣泛應用於建築、傢具和人造板工業。不同竹種的力學性質是不同的。同一種竹材,幼齡竹材力學強度低,老齡竹材力學強度高;同一竹稈從基部到梢部的竹材力學強度依次增高;在同一部位竹青部分力學強度高,竹肉次之,竹黃最低。竹節部的抗拉強度比無節部(節間)低25%左右,而竹節部的順壓、靜曲、順剪等強度和彈性模量略高於無節部。在原竹試驗中,有節整竹比無節竹段的抗壓強度高5~6%,抗彎強度高9~20%。整竹劈開後,順紋抗壓強度降低10%左右,彎曲承載能力要降低50%以上。毛竹竹材的力學強度(以兆帕為單位):抗拉強度,順紋181.4,橫紋5.3;抗壓強度,順紋63.5,橫紋弦向18.2,橫紋徑向15.4;靜曲強度,弦向157.5,徑向上彎141.1,徑向下彎135.7;順紋剪力16.1;板狀劈力4.0。
竹材化學性質
組成竹材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其次是各種糖類、月旨肪類和蛋白質類物質。此外,還有少量灰分元素。纖維素是組成竹材細胞壁的物質基礎。竹材中纖維素含量約40~60%。竹材纖維素中,甲類纖維佔70~80%,乙類纖維佔20~25%,丙類纖維佔1~5%。不同竹種,竹材纖維素含量不同。同一竹種,幼齡竹材中纖維素含量高,老齡竹材中纖維素含量低。半纖維素主要是多縮戊糖、多縮甘露糖和多縮半乳糖等。竹材中半纖維素佔14~25%。竹材半纖維素中,多縮戊糖佔95%以上,多縮甘露糖佔4~5%,多縮半乳糖含量甚微。竹材中木質素約為16~34%。不同竹種,木質素含量不同。同一竹種,幼齡竹材木質素含量較低,老齡竹材的含量較高。浸提物質主要指利用冷水、熱水、醚、醇或1%氫氧化鈉等溶劑,從竹材中抽提出的物質。竹材中浸提物質的成分十分復雜,但主要是一些可溶性的糖類、脂肪類、蛋白質類,以及部分半纖維素等。竹材中,冷水浸提物約有2.5~5.0%,熱水浸提物約有5~12.5%,醚、醇浸提物約有3.5~9.0%,1%氫氧化鈉浸提物有21~31%。此外,竹材中蛋白質含量約佔1.5~6%,還原糖2%左右。竹材灰分元素含有幾十種礦質元素,其中主要的有硅、磷、鉀、鈣、鎂、鐵等。
4、竹材的構造是怎樣的?
竹材內部的細微特徵、細胞排列及組成成分。構造特點影響竹材的物理、化學及力學性質,對竹材乾燥、防護和溶液滲透,以及竹材切削、篾編、膠合、壓縮等加工技術都有很大關系,同時在竹類分類上亦有重要意義。竹材構造分宏觀、微觀及超微3種。
竹材宏觀構造
在肉眼或擴大鏡下所見到的竹材特徵。包括竹青、竹肉、竹黃。竹青是竹壁的外側部分,組織緊密,質地堅韌,表面光滑,覆有蠟層,綠色或黃色,有的竹種還具條紋及斑點(如黃金間碧玉竹及斑竹);竹黃在竹壁內側,組織疏鬆,質地脆弱,呈黃色;竹肉位於竹青及竹黃之間,由維管束及基本組織構成。竹壁維管束顏色較深,在橫切面上呈麻點狀,縱切面呈絲狀或線狀、平行排列;通過竹節時出現彎曲、分枝、聯結,並形成節隔維管束。竹壁外側維管束小而密,基本組織數量少;內側維管束大而稀,基本組織數量多。竹材密度及力學強度是竹壁外側大於內側。
竹材微觀構造
在顯微鏡下見到的竹材特徵。竹材節間構造自外至內分表皮層、皮下層、皮層、基本組織、維管束、髓環及髓(見圖)。
表皮層
竹壁最外的一層細胞,由長形細胞、栓質細胞、硅質細胞及氣孔器構成。長形細胞數量最多,呈長方柱形,縱行排列整齊。栓質細胞和硅質細胞形狀短小,常成對結合,散生於長形細胞行列之中。每平方毫米竹稈表皮上有數個至十幾個氣孔。
皮下層
由一至二層小形柱狀細胞構成,胞壁較厚。叢生竹皮下層胞壁較薄,和皮層細胞無明顯區別。
皮層
由數層至十幾層細胞構成,比皮下層細胞稍大。皮層寬窄因竹種及竹稈部位不同而有差異。大稈竹種皮層細胞列數多於小稈竹種。同一竹種竹稈,基部皮層細胞列數多於梢部。如毛竹竹稈基部皮層細胞為10~12列,中部為5~6列,上部為2~3列。幼嫩竹稈皮層細胞含葉綠體,故稈面呈綠色。
基本組織
為一些多角形薄壁細胞,胞壁隨竹稈年齡增大而逐漸加厚,具單紋孔。細胞大小不一,一般長度50~300微米,直徑30~60微米。
維管束
散生於基本組織中,其大小和密度與竹稈部位、竹稈粗度及竹種有關。維管束橫斷面積一般為0.1~0.5平方毫米,每平方毫米竹材約有5~7個維管束。同一竹稈自下而上、自內而外,維管束橫斷面積逐漸減小,密度逐漸增大。同一竹種稈粗的維管束密度比稈細的小。維管束由韌皮部、木質部及其四周的纖維群所構成。韌皮中有篩管、伴胞及小形薄壁細胞。木質部有木質化的導管及木薄壁細胞。導管為環紋、螺紋、網紋或梯紋型,一般長度300~1200微米,直徑15~200微米。纖維的大小和含量與竹稈部位和竹種有關。多數竹種纖維長2.1~2.7毫米,寬14~19微米,長寬比為119~172。竹稈纖維,在竹稈中段最長最粗,下段次之,上段最短最細;在竹壁中部最長最粗,內部次之,外部最短最細。纖維的長寬比,在竹稈上段最大,向下逐漸減小;在竹壁外部最大,向內逐漸減小。
髓環(竹黃主要成分)
為數層及十數層橫向整齊排列的磚形細胞。胞壁木化增厚或較薄,與髓細胞無明顯區別(如孝順竹、御江箬竹)。
髓
為一些大形薄壁細胞,一般成膜狀(竹衣、笛膜),有的成片狀(如短穗竹)或海綿狀(如矢竹、綠竹)。髓破壞後留下的空隙即竹稈中空部分稱為髓腔。
不同竹種竹材上述各種組織的組成比例不同,33種竹種竹材的平均值為:纖維40.8%,導管6.1%,篩管及薄壁組織52.8%。散生竹與叢生竹在竹材構造上,有明顯的區別。散生竹竹材的皮下層和皮層細胞的形狀差異顯著,基本組織細胞較粗而長,維管束中的纖維群沒有被薄壁組織分隔的現象,原生木質部多為薄壁組織所填充。叢生竹竹材的皮下層和皮層細胞無顯著區別,基本組織細胞短而細,維管束纖維群常有被薄壁組織分隔的現象,原生木質部皆成空腔,沒有填充物。
竹材超微構造
一般光學顯微鏡不能觀察到的竹材細胞壁的精細結構。只有藉助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分析等方法才能對它進行觀察研究。竹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雜多糖)和木質素。這三種物質緊密相連存在於一個系統中,纖維素是骨架,木質素是結殼物,半纖維素是連接纖維素與木質素的物質。竹材細胞壁中的纖維素,它的基本組成是一些長短不等的鏈狀纖維素分子,這些分子鏈有規則地聚集在一起稱為微團,由微團組成為一種絲狀微團系統,即微纖絲,進而聚集成不同等級的纖絲。由纖絲組成了細胞壁層。目前只能觀察到微纖絲的排列情況。竹稈各種細胞超微結構的共同特徵是初生壁上微纖絲排列稀疏,交錯成網狀,此層很薄,相鄰兩細胞的初生壁與胞間層緊密相連成復合胞間層。次生壁呈寬窄交替的多層結構,寬層中微纖絲排列與細胞軸向近於平行,而窄層中微纖絲的排列近於垂直。各種細胞的特徵如下:
纖維
存在於維管束鞘中,其細胞壁呈現寬窄交替的多層厚壁狀,緊連初生壁的第一層次生壁其微纖絲走向與細胞軸成50°,從外層向內層各寬層中微纖絲排列由陡向斜,大致從2°~5°到10°~20°;與此相反,各窄層中微纖絲排列幾乎是平行的,與細胞軸約成85°~90°。不存在典型的三生壁。某些竹種細胞內壁上有瘤層。在縱向壁上紋孔稀少,紋孔膜呈交錯的網狀結構。
薄壁細胞
圍繞維管束的基本組織,由垂直伸長和近似正方體的兩種薄壁細胞所組成。長薄壁細胞的次生壁具有寬窄交替的多層結構,層數多至15個。寬層(約0.2微米)微纖絲排列略呈弓形,埋於窄層(約0.04微米)中而呈魚骨狀。短的薄壁細胞為非木質化細胞。兩種薄壁細胞均有瘤層。
導管分子
它們的次生壁由兩個不同部分的環狀組成:一個寬約0.2微米,微纖絲排列成平螺旋狀,與細胞軸約成90°~95°;另一個寬約2.2微米,微纖絲排列成30°~90°。部分竹種有瘤層。細胞縱向壁上有大量的具緣紋孔,紋孔膜結構均勻,微纖絲排列成交錯的網狀結構。
篩管分子
篩管上的微纖絲圍繞著細胞中心平行排列,且垂直於細胞軸。
纖維細胞壁的多層結構與木質化的多層薄壁細胞壁的結合,使竹稈具有很高的抗拉與抗彎強度。寬窄層微纖絲的交替排列對消除各向異性有利。
見木材構造、木材細胞壁構造。
5、竹纖維產品有什麼特點,哪家的產品 比較好
竹纖維的產品。衢州山海經的不錯,價錢實惠現在我來介紹下竹纖維一、概述化學成分
竹原纖維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3者同屬於高聚糖,總量占纖維干質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質、脂肪、果膠、單寧、色素、灰分等,大多數存在於細胞內腔或特殊的細胞器內,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其生理作用。纖維素是組成竹原纖維細胞的主要物質,也是它能作為紡織纖維的意義所在。由於竹齡的不同,其纖維素含量也不同,如毛竹嫩竹為75%,1年生為66%,3年生為58%。竹原纖維中的半纖維素含量一般為14%~25%,毛竹平均含量約為22.7%,並且隨著竹齡的增加,其含量也有所下降,如2年生長竹24.9%,4年生23.6%。 結構形態
經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竹原纖維縱向有橫節,粗細分布很不均勻,纖維表面有無數微細凹槽。橫向為不規則的橢圓形、腰圓形等(圖1),內有中腔,橫截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邊緣有裂紋,與薴麻纖維的截面很相似(圖2)。竹原纖維的這些空隙、凹槽與裂紋,猶如毛細管,可以在瞬間吸收和蒸發水分,故被專家們譽為「會呼吸的纖維」,用這種純天然竹原纖維紡織成面料及加工製成的服裝服飾產品吸濕性強、透氣性好,有清涼感。 性能
經過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x射線衍射、電子顯微鏡、抗菌測試、熱重分析及其它常規測試儀器的測試,表明竹原纖維是一種服用性能極佳的天然纖維素纖維。 由於竹纖維是可以降解的,降解後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故被稱為環保纖維。竹纖維強度高、彈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懸垂性,以及良好的吸濕透濕性、透氣性和天然抗菌性能。3.1 竹原纖維的物理性能 纖維的長度可根據使用者的要求,製成棉型、中長型和毛型所需要的長度,長度整齊度較好。竹原纖維的一般技術參數見表2。竹原纖維具有較強的毛細管效應(試驗條件:30℃,預張力4 g),5 min時為6.74 cm,15min時為6.85 cm,30 min時為6.90 cm,60 min以後保持不變,略高於棉纖維,遠高於薴麻、粘膠纖維和再生竹纖維。 3.2 竹原纖維的特殊屬性(1)抗菌性:竹纖維中含有一種名為「竹琨」的抗菌物質,具有天然抗菌、防蟎、防臭的葯物特性,竹瀝有廣泛的抗維生物功能,竹纖維中的葉綠素和葉綠素銅鈉具有較好的除臭作用。經高科技工藝製做的竹纖維織品可有效地抑制細菌生長,清潔人體周圍空氣,預防傳染病。其抑菌功能經反復洗滌後也不會衰減。經全球最大的檢驗、測定和認證機構SGS檢測,同樣數量的細菌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在棉、木纖維製品中能夠大量繁衍,而在竹纖維面料上24小時後則被殺死95%左右竹原纖維與亞麻、薴麻均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果是任何人工添加化學物質所無法比擬的,天然、環保、持久、保健等特點與人工加工的抗菌纖維截然不同,且其抗菌效果具有一定的光譜效應。由於竹原纖維中含有葉綠素銅鈉,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實驗表明,竹原纖維織物對氨氣的除臭率為70%~72%,對酸臭的除臭率達到93%~95%。(2)保健性:《本草綱目》中有24處闡述了竹子的不同葯用功能和方劑,民間葯方更達近千種。竹含有豐富的果膠、竹蜜、酪氨酸、維生素E以及sE、GE等多種防癌抗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竹元素」中的抗氧化化合物能有效的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具有抗衰老的生物功效;酯類過氧化合物能阻斷強致癌物質N-亞硝酸氨化合物,顯著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竹纖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對皮膚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竹纖維素、竹密、果膠具有滋潤皮膚和抗疲勞的功效;能增加人體的微循環血流,激活組織細胞,使人體產生溫熱效應,能有效調節神經系統,疏通經絡改善睡眠質量;竹纖維不帶自由電荷,抗靜電,止瘙癢。二、製作工藝簡介竹子應用廣泛是大家熟知的,但應用於服裝領域還是近幾年的事。用竹子加工成的纖維稱為竹纖維,竹纖維分成兩大類;1、天然竹纖維——竹原纖維
竹原纖維是採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製取的天然竹纖維。製取過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壓碎分解→生物酶脫膠→梳理纖維→紡織用纖維。竹原纖維是一種全新的天然纖維,是採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製取的天然竹纖維,天然竹原纖維與竹漿纖維有著本質的區別,竹原纖維屬於天然纖維,竹漿纖維屬於化學纖維。竹原纖維的研製成功標志著又一天然纖維的誕生,其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天然竹原纖維具有吸濕、透氣、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線等良好的性能。2、化學竹纖維
化學竹纖維包括竹漿纖維和竹炭纖維竹漿纖維:竹漿纖維是一種將竹片做成漿,然後將漿做成漿粕再濕法紡絲製成纖維,其製作加工過程基本與粘膠相似。但在加工過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壞,纖維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線功能明顯下降。竹炭纖維:是選用納米級竹香炭微粉,經過特殊工藝加入粘膠紡絲液中,再經近似常規紡絲工藝紡織出的纖維產品。三、技術參數平均細度:6dtex平均強度:3.49CN/dtex平均長度:95mm四、特殊功效竹原纖維可以進行純紡和混紡,是毛紡、麻紡、絹紡、棉紡、色紡、半精紡等企業開發和推廣新產品所要選擇的新原料之一,混紡產品更是走向內衣、襪子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品種之一。竹原纖維純紡支數可達60Nm,面料生產企業可以選用聖竹竹原紗線進行交織,增加面料的功能性,例如採用亞麻39Nm和竹原纖維39Nm進行交織,面料在保留麻產品風格的同時,又增加了產品的抗菌除臭功能,提高了產品附加值。除臭性
通過對竹原纖維的除臭性測試,結果如下:氨的初始濃度40PPM時間 0分鍾 2小時以後 24小時以後氨的濃度(PPM) 40.0 4.4 0.6實驗表明:由於竹原纖維中含有葉綠素銅鈉,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功能,根據這一特性,竹原纖維襪子,由於竹原纖維(與棉纖維相比)比較粗、硬,純竹原纖維雖然可以織襪子,但效率低、消耗大,為了改善紗線的柔軟度, 50/50竹原/棉21s、30/70竹原/棉30 s混紡紗線,採用這兩種紗線為原料開發竹原纖維襪子獲得了成功。竹原纖維具有抗菌、仰菌、除臭、防紫外線等功能是天然功能性纖維。抗菌抑菌性
抗菌試驗按JIS L1902-2002定量方法檢驗,結果如下1、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樣品名稱 接種菌液濃度(個菌/ml) 生長數F 殺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竹原白坯布 1.3X 2.3 >3.1>5.3薴麻白坯布 1.3X 2.2 0.7 2.92、大腸桿菌ATCC 25922樣品名稱 接種菌液濃度(個菌/ml) 生長數F 殺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竹原白坯布 1.0X 3.8 >3.0 >6.8薴麻白坯布 1.2X 3.8 -3.5 0.3根據檢測結果,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和大腸桿菌ATCC 25922兩種細菌,竹原纖維白坯布的殺菌性值和抑菌活性值均比薴麻纖維白坯布高。註:生長數F>1.5時試驗有效,殺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殺菌性能越好,抑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抑菌性能越好。防紫外線功能
紫外線的透過率取決於許多因素,比如組織結構、覆蓋系數、顏色,在工藝加工中的化學添加劑和樣品的處理等:下面選用的是規格相同的竹原和薴麻的坯布布樣,通過對竹原織物和薴麻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A波段透過率(%)、B波段透過率(%)、UPF的平均值測試指標 UPF值 T-UVA(%) T-UVB(%)竹原 22.152 2.746 4.377薴麻 12.033 6.205 8.092根據試驗可知天然竹原纖維面料的抗紫外線功能優於薴麻面料。五、市場前景竹纖維產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軟暖、涼爽舒適、抑菌抗菌、綠色環保、天然保健的獨特品質牢握市場脈搏,獨樹一幟。竹纖維織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線作用在經多次反復洗滌、日曬後,仍能保證其原有的特點,這是因為竹纖維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採用高科技生產技術,使得形成這些特徵的成分不被破壞。所以其抗菌作用明顯優於其他產品。更不同於其它在後處理中加入抗菌劑、抗紫外線劑等整理劑的織物,所以它不會對人體皮膚造成鈺何過敏性不良反應,反而對人體皮膚具有保健作用和殺菌效果,是真正的親膚保健產品,應用領域寬廣。竹纖維面料在床上用品的應用,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一個健康、舒適、涼爽的夏季。竹纖維面料也被業內人士譽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健康面料」。竹纖維雖然有諸多優點,但也有它的弱點。在加工工藝上,再生竹纖維生產工藝過程過長,對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環保問題成了發展再生竹纖維的最大弊端,且其加工過程對竹材原料特性的破壞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再生竹纖維的加I-F藝有待完善。對於天然竹纖維的製取主要有兩個難點:一是竹子單纖維太短,無法紡紗;二是纖維中的木質素含量很高,難以除去。常規的化學脫膠方法工藝流程長,周期長,需消耗大量的能量,且設備腐蝕較嚴重,對環境污染極為嚴重,加工出的纖維質量不夠穩定。而生物脫膠法也有相當大的難度,由竹材自身結構緊密,密度很大,而且細胞組織中又有大量空氣存在,浸漬液很難浸透,勢必延長脫膠時間,且竹子本身具有多種抑菌物質,菌種的選擇也有較困難,因此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織造過程中,由於竹纖維易吸濕、濕伸長大以及塑性變形大的特點,極易脆斷。成衣製造中100%的竹纖維還沒有很好地解決縮水性問題,手感與懸垂性也有待改善。纖維鑒別和檢測技術相對滯後,目前仍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區分出竹纖維和麻類纖維,因此,市場上不乏有以麻代竹的現象。如何克服以上的不足,進一步推進竹纖維的產業化,將是今後研究的重點。六、產品系列竹原纖維是一種純天然竹纖維,它是繼麻纖維之後又一具有發展前景的生態功能性纖維,由於竹原纖維具有優良的抗菌性、除臭性,所以更能適應家用紡織品的應用,特別是床上用品。服裝面料:織物挺闊、灑脫、亮麗、豪放,盡顯高貴風范。針織面料:吸濕透氣、滑爽懸垂、防紫外線。床上用品:涼爽舒適、抗菌抑菌、健康保健。襪子浴巾:抗菌抑菌、除臭無味。隨著人類對「生態、健康、環保」理念的不斷追求,竹原纖維產業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總之,竹纖維作為一種綠色天然的資源性纖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竹纖維的開發突破了傳統的竹材應用領域,豐富了竹文化的內涵,符合開發綠色紡織品的潮流,提高了紡織品的檔次,增加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6、竹材的 用途是什麼 ~!
1.傳統用途
(1)利用其割裂性:編織用具、竹簾、竹席、竹棚、竹籬、扇骨、傘骨、燈籠等;
(2)利用其負荷力:衍椽、曬竿、旗竿、擔架、腳手架、竹床、竹筷、礦柱、樑柱、門窗、地板、竹橋、竹筏及其它傢具、用具;
(3)利甲其彈力:弓、弩、釣竿等;
(4)利用其抵抗力:床柱、機腳、手杖、傘柄、撐竿、竹釘、竹箍等;
(5)利用其中空特性:水車、水桶、水管、煙筒、吹火筒、竹瓶、及空、笛等各種樂器;
(6)利用其外觀特性:竹索、蔑欖、工藝品、玩具等等。
2.現代用途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竹子的利用不斷開辟出日新月異的途徑。國外在40年代就開始研製竹膠合板,相繼建成了竹纖維板和單板生產線,而我國的竹加工一直停留在傳統項目上,技術落後,產品單調。近10年來,回家和有關各級政府加強了對竹業生產的資金扶持、行業管理和科技推廣工作,我國以竹代木工業悄然興起。以竹代木.主要是大量生產竹質人造板,代替各類木質板材,主要產品有:竹編膠合板、竹材層積極、竹材旋切板、貼面裝飾板、竹拼花地板、竹木復合板、竹蔑層壓板、竹材碎料板、竹質刨花板、竹材瓦欏板及竹材纖維板等。竹質人造板材質細密,不易開裂、變形,具有抗壓、抗拉、抗彎等優點,各項性能指標均高於常用木材。
3.竹材造紙 竹材纖維長,長寬比較大,是優質造紙和人造絲原料。我國竹材造紙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9世紀就已開始,比歐洲約早干年。
4.廢料利用 隨著竹業的迅速發展,各種竹材廢料逐漸增加,在面臨森林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這些廢料,已成為竹材綜合利用的一個緊迫問題,也具有廣闊的前景。
竹材廢料主要指採伐剩餘物和加工廢料,如邊腳料、細刨花、竹枝丫、開花竹子、竹簍等。大型竹材加工廢料已被廣泛利用,方法是利用竹材再摻以20%~30%的加工廢料,作為制漿和造紙的原料。
7、竹纖維真的是竹子做的
製取過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壓碎分解→生物酶脫膠→梳理纖維→紡織用纖維,是一種純天然竹纖維,它是繼麻纖維之後又一具有發展前景的生態功能性纖維,由於竹原纖維具有優良的抗菌性、除臭性,所以更能適應家用紡織品的應用,特別是床上用品。
8、竹纖維的提取原材
[編輯本段]【概述】
化學成分
竹原纖維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3者同屬於高聚糖,總量占纖維干質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質、脂肪、果膠、單寧、色素、灰分等,大多數存在於細胞內腔或特殊的細胞器內,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其生理作用。
纖維素是組成竹原纖維細胞的主要物質,也是它能作為紡織纖維的意義所在。由於竹齡的不同,其纖維素含量也不同,如毛竹嫩竹為75%,1年生為66%,3年生為58%。竹原纖維中的半纖維素含量一般為14%~25%,毛竹平均含量約為22.7%,並且隨著竹齡的增加,其含量也有所下降,如2年生長竹24.9%,4年生23.6%。
結構形態
經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竹原纖維縱向有橫節,粗細分布很不均勻,纖維表面有無數微細凹槽。橫向為不規則的橢圓形、腰圓形等(圖1),內有中腔,橫截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邊緣有裂紋,與薴麻纖維的截面很相似(圖2)。竹原纖維的這些空隙、凹槽與裂紋,猶如毛細管,可以在瞬間吸收和蒸發水分,故被專家們譽為「會呼吸的纖維」,用這種純天然竹原纖維紡織成面料及加工製成的服裝服飾產品吸濕性強、透氣性好,有清涼感。
性能
經過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x射線衍射、電子顯微鏡、抗菌測試、熱重分析及其它常規測試儀器的測試,表明竹原纖維是一種服用性能極佳的天然纖維素纖維。
由於竹纖維是可以降解的,降解後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故被稱為環保纖維。竹纖維強度高、彈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懸垂性,以及良好的吸濕透濕性、透氣性和天然抗菌性能。
3.1 竹原纖維的物理性能
纖維的長度可根據使用者的要求,製成棉型、中長型和毛型所需要的長度,長度整齊度較好。竹原纖維的一般技術參數見表2。竹原纖維具有較強的毛細管效應(試驗條件:30℃,預張力4 g),5 min時為6.74 cm,15min時為6.85 cm,30 min時為6.90 cm,60 min以後保持不變,略高於棉纖維,遠高於薴麻、粘膠纖維和再生竹纖維。
3.2 竹原纖維的特殊屬性
(1)抗菌性:竹纖維中含有一種名為「竹琨」的抗菌物質,具有天然抗菌、防蟎、防臭的葯物特性,竹瀝有廣泛的抗維生物功能,竹纖維中的葉綠素和葉綠素銅鈉具有較好的除臭作用。經高科技工藝製做的竹纖維織品可有效地抑制細菌生長,清潔人體周圍空氣,預防傳染病。其抑菌功能經反復洗滌後也不會衰減。經全球最大的檢驗、測定和認證機構SGS檢測,同樣數量的細菌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在棉、木纖維製品中能夠大量繁衍,而在竹纖維面料上24小時後則被殺死95%左右竹原纖維與亞麻、薴麻均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果是任何人工添加化學物質所無法比擬的,天然、環保、持久、保健等特點與人工加工的抗菌纖維截然不同,且其抗菌效果具有一定的光譜效應。由於竹原纖維中含有葉綠素銅鈉,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實驗表明,竹原纖維織物對氨氣的除臭率為70%~72%,對酸臭的除臭率達到93%~95%。
(2)保健性:《本草綱目》中有24處闡述了竹子的不同葯用功能和方劑,民間葯方更達近千種。竹含有豐富的果膠、竹蜜、酪氨酸、維生素E以及sE、GE等多種防癌抗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竹元素」中的抗氧化化合物能有效的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具有抗衰老的生物功效;酯類過氧化合物能阻斷強致癌物質N-亞硝酸氨化合物,顯著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竹纖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對皮膚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竹纖維素、竹密、果膠具有滋潤皮膚和抗疲勞的功效;能增加人體的微循環血流,激活組織細胞,使人體產生溫熱效應,能有效調節神經系統,疏通經絡改善睡眠質量;竹纖維不帶自由電荷,抗靜電,止瘙癢。
[編輯本段]【製作工藝簡介】
竹子應用廣泛是大家熟知的,但應用於服裝領域還是近幾年的事。用竹子加工成的纖維稱為竹纖維,竹纖維分成兩大類;
1、天然竹纖維——竹原纖維
竹原纖維是採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製取的天然竹纖維。
製取過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壓碎分解→生物酶脫膠→梳理纖維→紡織用纖維。
竹原纖維是一種全新的天然纖維,是採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製取的天然竹纖維,天然竹原纖維與竹漿纖維有著本質的區別,竹原纖維屬於天然纖維,竹漿纖維屬於化學纖維。竹原纖維的研製成功標志著又一天然纖維的誕生,其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天然竹原纖維具有吸濕、透氣、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線等良好的性能。
2、化學竹纖維
化學竹纖維包括竹漿纖維和竹炭纖維
竹漿纖維:竹漿纖維是一種將竹片做成漿,然後將漿做成漿粕再濕法紡絲製成纖維,其製作加工過程基本與粘膠相似。但在加工過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壞,纖維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線功能明顯下降。
竹炭纖維:是選用納米級竹香炭微粉,經過特殊工藝加入粘膠紡絲液中,再經近似常規紡絲工藝紡織出的纖維產品。
[編輯本段]【技術參數】
平均細度:6dtex
平均強度:3.49CN/dtex
平均長度:95mm
[編輯本段]【特殊功率】
竹原纖維可以進行純紡和混紡,是毛紡、麻紡、絹紡、棉紡、色紡、半精紡等企業開發和推廣新產品所要選擇的新原料之一,混紡產品更是走向內衣、襪子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品種之一。竹原纖維純紡支數可達60Nm,面料生產企業可以選用聖竹竹原紗線進行交織,增加面料的功能性,例如採用亞麻39Nm和竹原纖維39Nm進行交織,面料在保留麻產品風格的同時,又增加了產品的抗菌除臭功能,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除臭性
通過對竹原纖維的除臭性測試,結果如下:
氨的初始濃度40PPM
時間 0分鍾 2小時以後 24小時以後
氨的濃度(PPM) 40.0 4.4 0.6
實驗表明:由於竹原纖維中含有葉綠素銅鈉,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功能,根據這一特性,竹原纖維襪子,由於竹原纖維(與棉纖維相比)比較粗、硬,純竹原纖維雖然可以織襪子,但效率低、消耗大,為了改善紗線的柔軟度, 50/50竹原/棉21s、30/70竹原/棉30 s混紡紗線,採用這兩種紗線為原料開發竹原纖維襪子獲得了成功。
竹原纖維具有抗菌、仰菌、除臭、防紫外線等功能是天然功能性纖維。
抗菌抑菌性
抗菌試驗按JIS L1902-2002定量方法檢驗,結果如下
1、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
樣品名稱 接種菌液濃度(個菌/ml) 生長數F 殺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
竹原白坯布 1.3X
2.3 >3.1>5.3
薴麻白坯布 1.3X
2.2 0.7 2.9
2、大腸桿菌ATCC 25922
樣品名稱 接種菌液濃度(個菌/ml) 生長數F 殺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
竹原白坯布 1.0X
3.8 >3.0 >6.8
薴麻白坯布 1.2X
3.8 -3.5 0.3
根據檢測結果,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和大腸桿菌ATCC 25922兩種細菌,竹原纖維白坯布的殺菌性值和抑菌活性值均比薴麻纖維白坯布高。
註:生長數F>1.5時試驗有效,殺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殺菌性能越好,抑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抑菌性能越好。
防紫外線功能
紫外線的透過率取決於許多因素,比如組織結構、覆蓋系數、顏色,在工藝加工中的化學添加劑和樣品的處理等:下面選用的是規格相同的竹原和薴麻的坯布布樣,通過對竹原織物和薴麻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
A波段透過率(%)、B波段透過率(%)、UPF的平均值
測試指標 UPF值 T-UVA(%) T-UVB(%)
竹原 22.152 2.746 4.377
薴麻 12.033 6.205 8.092
根據試驗可知天然竹原纖維面料的抗紫外線功能優於薴麻面料。
[編輯本段]【市場發展前景】
竹纖維產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軟暖、涼爽舒適、抑菌抗菌、綠色環保、天然保健的獨特品質牢握市場脈搏,獨樹一幟。竹纖維織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線作用在經多次反復洗滌、日曬後,仍能保證其原有的特點,這是因為竹纖維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採用高科技生產技術,使得形成這些特徵的成分不被破壞。所以其抗菌作用明顯優於其他產品。更不同於其它在後處理中加入抗菌劑、抗紫外線劑等整理劑的織物,所以它不會對人體皮膚造成鈺何過敏性不良反應,反而對人體皮膚具有保健作用和殺菌效果,是真正的親膚保健產品,應用領域寬廣。竹纖維面料在床上用品的應用,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一個健康、舒適、涼爽的夏季。竹纖維面料也被業內人士譽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健康面料」。竹纖維雖然有諸多優點,但也有它的弱點。在加工工藝上,再生竹纖維生產工藝過程過長,對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環保問題成了發展再生竹纖維的最大弊端,且其加工過程對竹材原料特性的破壞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再生竹纖維的加I-F藝有待完善。對於天然竹纖維的製取主要有兩個難點:一是竹子單纖維太短,無法紡紗;二是纖維中的木質素含量很高,難以除去。常規的化學脫膠方法工藝流程長,周期長,需消耗大量的能量,且設備腐蝕較嚴重,對環境污染極為嚴重,加工出的纖維質量不夠穩定。而生物脫膠法也有相當大的難度,由竹材自身結構緊密,密度很大,而且細胞組織中又有大量空氣存在,浸漬液很難浸透,勢必延長脫膠時間,且竹子本身具有多種抑菌物質,菌種的選擇也有較困難,因此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織造過程中,由於竹纖維易吸濕、濕伸長大以及塑性變形大的特點,極易脆斷。成衣製造中100%的竹纖維還沒有很好地解決縮水性問題,手感與懸垂性也有待改善。纖維鑒別和檢測技術相對滯後,目前仍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區分出竹纖維和麻類纖維,因此,市場上不乏有以麻代竹的現象。如何克服以上的不足,進一步推進竹纖維的產業化,將是今後研究的重點。
[編輯本段]【產品系列】
竹原纖維是一種純天然竹纖維,它是繼麻纖維之後又一具有發展前景的生態功能性纖維,由於竹原纖維具有優良的抗菌性、除臭性,所以更能適應家用紡織品的應用,特別是床上用品。
服裝面料:織物挺闊、灑脫、亮麗、豪放,盡顯高貴風范。
針織面料:吸濕透氣、滑爽懸垂、防紫外線。
床上用品:涼爽舒適、抗菌抑菌、健康保健。
襪子浴巾:抗菌抑菌、除臭無味。
隨著人類對「生態、健康、環保」理念的不斷追求,竹原纖維產業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總之,竹纖維作為一種綠色天然的資源性纖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竹纖維的開發突破了傳統的竹材應用領域,豐富了竹文化的內涵,符合開發綠色紡織品的潮流,提高了紡織品的檔次,增加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9、竹纖維產品的優點
竹纖維的優點:
一、抗菌抑菌功能:將原先培植好的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細菌,放細菌在棉、木纖維製品中能夠大量繁衍,在竹纖維面料布上一小時,細菌消失了48%,24小時後被殺死75%。
二、超強保健功能: 竹纖維中負離子濃度高達 6000 個 / 立方厘米,相當於郊外田野的負離子濃度含量,使人體倍感清新舒適。
三、吸濕放濕功能:竹纖維的多孔結構,具有良好的吸濕、放濕功能,從而自動調節人體濕度平衡。
四、除臭吸附功能:竹纖維內部特殊的超細微孔結構使其具有強勁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氣中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質,並消除不良異味。
五、蓄熱保暖功能:竹纖維遠紅外發射率高達 0.87,蓄熱保暖大大優於傳統纖維面料。
六、柔軟舒適功能: 竹纖維具有單位細度細、手感柔軟;白度好、色彩亮麗;韌性及耐磨性強,有獨特的回彈性;有較強的縱向和橫向強度、且穩定均一,懸垂性佳。
(9)竹材纖維的sem觀察擴展資料:
保養
竹纖維類面料,可水洗、乾洗、常溫洗滌,不能高溫浸泡,不宜永劫刻浸泡,手洗時不可來回強力揉搓。機洗時不能甩干,清洗後在通風避光處晾乾即可,不能曝曬,應低溫熨燙。竹原纖維床品縮水率在3%以內,可高溫機洗。而竹漿纖維產品,屬再生粘膠纖維,床品成品縮水率在8%,因此,不宜高溫洗滌,也不宜機洗,得低溫手洗。
如用烘乾機,請選用低溫烘乾,溫度不要跨越攝氏35度,以防過分縮水。有花邊、墜子等可取下的裝飾物必定要先取下再洗。衣物晾曬時應平鋪晾曬,禁止過分拉伸衣物,以防衣物變形。保藏時折疊齊截,並放入必定量的樟腦丸,在暗處、濕度低,通風精巧的地方存放
10、竹纖維有哪些成分?
目前,紡織用竹纖維按照加工方法不同,分為竹原纖維、竹漿纖維和竹炭纖維三大類。
1.竹原纖維
竹原纖維又稱天然竹纖維、原生竹纖維,有的學者認為天然竹纖維屬於麻類,稱之為竹麻纖維,較多的報道中稱竹纖維,這與竹漿纖維容易混淆。竹原纖維是將天然的竹材,通過機械、物理方法和生物技術去除竹子中的木質素、多戊糖、竹粉、果膠等雜質,從竹子中直接分離出來的纖維。
2.竹漿纖維
竹漿纖維又稱再生竹纖維、竹粘纖維、竹漿粘膠纖維、竹材粘膠纖維、竹素纖維,較多的報道中稱竹纖維,這與竹原纖維容易混淆。竹漿纖維是以速生竹材為原料,經過人工催化、提純,採用水解鹼法及多段漂泊等多道化學與物理技術製成竹漿粕,再經粘膠紡絲工藝(或其他工藝路線)加工成纖維。
3.竹炭纖維
竹炭纖維是化纖或合成纖維在紡絲過程中加入竹炭粉末乳漿或竹炭母粒製成的纖維.竹炭纖維也是一種功能性纖維.目前產品有竹炭粘膠纖維、竹炭聚酯纖維、竹炭丙綸、竹炭塗層織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