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網路營銷分析

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網路營銷分析

發布時間:2020-08-18 20:03:31

1、試分析網路營銷的優點和缺點各是什麼

優點:
1、 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具有便利性。

2、 在網上發布消息,將產品更直接地推向給客戶,可以縮短銷售的時間。

3、 有利於更好的溝通。

4、 有利於企業提高產品促銷的多媒體效果。

5、 價格優勢。

缺點:

1、 缺乏信任感。

2、 缺乏生趣。

3、 價格問題愈加敏感。

4、 技術與安全性的問題。

5、 被動性。

2、與pc互聯網時代相對比,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網路營銷模式有何主要特點

這個問題,答案就不是一二句話的事了。還是自己去實戰培訓吧,我們從事這個多年了

3、當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網路營銷產生哪些影響

①信息源的形式更廣泛。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網路營銷從原先的PC端頁面轉移到了移動端,不受時間、地點等因素的限制,為網路營銷提供了詳盡有效的信息源。

②信息傳遞渠道多樣化。老漁哥分析認為,互聯網發展到現在移動端到移動端、移動端到網頁的多樣化信息傳播,縮短了信息傳播渠道。

③用戶獲取信息行為更加主動。移動端的發展使用戶從瀏覽信息發展到主動獲取信息,使得用戶的選擇更加多樣。

④信息傳遞的交互性增強。原先網頁上的營銷對用戶的互動性很少。而現在大大增強了商家和用戶的交流。

4、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分析網站有哪些?我想研究一下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和有哪些商機。

科技博客,如:36氪、互聯網的一些事、極客公園
專業網站,如:艾瑞

5、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網路營銷會有什麼影響

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台、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並實踐的活動的總稱。下面我根據網路營銷信息傳遞原理進行以下分析。
①信息源的形式更廣泛。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網路營銷從原先的PC端頁面轉移到了移動端,不受時間、地點等因素的限制,為網路營銷提供了詳盡有效的信息源。
②信息傳遞渠道多樣化。從原先網頁搜索和網頁到網頁之間的鏈接,發展到現在移動端到移動端、移動端到網頁的多樣化信息傳播,用戶可以利用朋友圈、人人、QQ空間、微博等各種第三方平台進行信息的傳播,方式多樣且縮短了信息傳播渠道,有利於網路營銷的迅速開展。
③用戶獲取信息行為更加主動。移動端的發展使用戶從瀏覽信息發展到主動獲取信息、從主流媒體到自媒體及強關系網路獲取信息,移動端現在有各式各樣的APP、微店等等,使得用戶的選擇更加多樣。
④信息傳遞的交互性增強。原先網頁上的營銷對用戶的互動性很少,但是移動端的發展可以使用戶在微信、QQ、微博等平台分享信息、交流信息,例如杜蕾斯的微博經常和粉絲互動,這都大大增強了商家和用戶的交流,有利於開展網路營銷。
⑤信息傳遞的有效性提高。在移動互聯網不發達的時候,網路上的廣告較多、信息傳遞效率差;現在手機人手一台,信息的傳播十分迅速,有效性自然提高許多。

6、深度解析:PC端與移動端的網路營銷怎麼合理取捨

PC網路營銷VS移動營銷
在傳統PC時代,虛擬、互聯、開放的互聯網為營銷提供了數字化、網路化發展的機遇。

營銷形式:單屏操作VS多屏交互

在傳統PC時代,虛擬、互聯、開放的互聯網為營銷提供了數字化、網路化發展的機遇。到了移動時代,即時、定向、可感的移動互聯網,為營銷提供了無時不在、隨處可入的躍遷契機。

眾所周知的是,PC是固定於桌面的數字終端,基於PC的營銷活動也必然被固鎖在設備附近,這種近似靜態的單屏交互方式,使得營銷人員的操作和營銷對象的擴展,極大地受到了使用時間、地理位置、界面形式和使用方式的限制。

移動終端的普及,不僅解決了這些老問題,而且帶來了更多新的可能性。由於移動設備的便攜性,用戶的移動終端出現多機共存的局面,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等,都成為營銷可以進入的領域。多設備互動成為用戶行為的常態,移動營銷的優勢由此衍生。

數據分析:統計分析VS大數據

以往PC端的網路營銷數據,一般都是進行匯總之後,進行相應的統計分析,這種分析由於PC設備的屬性,能夠獲取精確到IP位置、設備屬性、內容來源等數據元素。

在移動時代,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流式分析則成為必須,雖然可以定位到用戶地址,卻無法不經過授權就獲取精確的位置信息;雖然可以知道用戶的屬性,卻無法自動知曉其使用設備的場景;雖然可以得知用戶瀏覽內容來源,但是對這一來源的價值卻無法作出精確判斷。這些PC時代輕而易舉能夠統計的數據,再無法通過傳統技術方式獲知,唯一可以藉助的只有大數據。大數據挖掘技術,幫助廣告主了解每個用戶的每個行為;非結構化的數據資源,為營銷創新開拓出通路。大數據,不僅推動營銷進一步抓住一個個關鍵時刻,而且將適時融合、基於個體的營銷變為現實。

營銷策略:水平盲目VS立體真實

PC時代,網路營銷的競爭一般只體現在瀏覽器或PC界面上,水平撒網式的營銷路徑成為常態。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情況出現分化,多元化的趨勢導致整合式立體營銷的出現。

相比來說,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比PC互聯網豐富,原先在PC端難以實現的本地化O2O業務,在移動時代成了數字營銷的標配。同時,基於LBS的定位優勢,移動端打破了PC互聯網在地域上的限制,線上線下同步的立體場景營銷成為現實。

在立體營銷系統中,相關產品的投放策略,不再以占據版面為目標,而是以捕捉有效受眾為追求。廣告主不用知道自己的廣告投放在那個網站、哪個界面或哪個頁面,只需要通過大數據挖掘,了解自己的營銷信息是否被位於某個地點的、某個用戶的眼球撲捉到等動態特徵,營銷的中心從冷冰冰的產品變為活生生的人,真實性增加的同時,更加貼近營銷的核心訴求。

平台價值:有限普及VS全面覆蓋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PC互聯網的普及已經達到瓶頸,而移動終端的出現,刺激了網路滲透的步伐。從終端個人擁有量來看,目前全國手機用戶已超過8億,超過了包括PC互聯網在內的其他任何一種媒體,並且依然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

受限於有限的用戶群體,PC互聯網在三四線城市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並非人人熟知。移動終端則以其便捷性和分布廣泛,上至一線城市白領、下至田間地頭村婦,都出現熟練操作它的個個身影。同時,由於移動營銷信息能夠直達用戶手心,即時反饋成為可能。這不僅有利於企業實時對廣告傳播效果進行分析,而且能夠有效地黏住多個層面的用戶,滿足分眾群體在不同使用場景中的定製化需求。

隨著4G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的平台價值將進一步凸顯。可以預見的是,4G必將帶來的更好的消費體驗,更加有效地激發用戶需求,並改變用戶的行為習慣。依託4G高速網路,高耗流行為的門檻將不斷降低,一些創新的展現廣告形式和技術方式,將形成互聯網營銷新的生長點。

營銷效果:品牌展示VS即時變現

PC時代所能實現的營銷效果,大部分以品牌展示為主,輔之以促銷宣傳、活動擴散等形式。但是在移動時代,這種方式漸漸被邊緣化,而是否能夠促成用戶即時下單,則成為營銷效果的試金石。

由於用戶對移動終端的接觸頻率比PC互聯網高,廣告主可以掌握用戶大量行為數據,並針對這些數據進行消費取向的分析,發布有效推廣信息,有利於開展精準的營銷活動。另外,消費者也可以根據需求,自主定製個性化的廣告信息,並對需求進行即時更新,廣告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超級APP、大眾APP、移動網頁成為移動流量的主要消費板塊,能夠將大眾APP流量與超級APP進行有效對接,嵌入定製化、個性化的廣告信息,融合RTB等實時競價系統,提供專屬於每個用戶自己的個性化營銷服務,更大比例地促成用戶在移動端的直接購買行為,未來將成為數字營銷重要的變現手段。

7、移動互聯網的網路營銷有哪些特點

1、擁有高度的便攜性和粘性
移動終端具有先天的隨身性,實用有趣的手機應用服務讓人們大量碎片化時間得以有效利用,吸引越來越多手機用戶參與其中;平台的開放也給手機用戶更多個性化選擇;基於信任的推薦將幫助企業打造出主動傳播的天然SNS,快速形成品牌粘度。酷蜂教育科技在移動商務模式形成過程中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如技術的標准、終端處理能力和帶寬不足、消費者對於無形產晶的消費態度、使用移動終端的環境、市場需求以及其他的參與者和競爭者等。
2、高度精準性
在浩瀚人海中如何鎖定與自己項目相匹配的目標人群並把新盤信息有效傳播,藉助手機報刊,簡訊等投放系統,通過精準匹配將信息實現四維定向(時空定向、終端定向、行為定向、屬性定向),傳遞給與之相匹配的目標群體。
3、成本相對低廉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壓力下,降低企業營銷成本,拓展企業市場成為迫切需求。基於移動互聯網路的移動營銷具有明顯的優勢,以其低廉的成本,廣泛的受眾規模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拓展銷售渠道、增加用戶規模的新手段,並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由於具有移動終端用戶規模大,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移動營銷以其快捷、低成本、高覆蓋面的特點與優勢迎合了時代潮流和用戶需求,成為新財富時代的一個重大機遇和挑戰。

8、基於互聯網科技的迅速推動,網路營銷的未來的發展趨勢特點有哪些

1、更重用戶體驗
2、短平快尤被追捧
3、社會化營銷將被提上新日程
4、基於互動的營銷才能獨領風騷
當然具體細化分析的話網路營銷未來的發展趨勢不止是這幾個特點,但這幾個是比較重呀的方向。望採納。

9、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的《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第四版

《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第四版(馮英健 著)基於作者15年的網路營銷實踐經驗總結,具有系統性、思想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商務及市場營銷等專業的網路營銷教材,也可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及網路營銷崗位工作人員的學慣用書。本書在影響力最大的網路營銷著作《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前三版的內容體繫上修訂並融入最新網路營銷理論研究及方法。
《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第4版第1部分是理論基礎,在經典的網路營銷職能體系以及網路營銷信息傳遞模型基礎上引入了網路營銷體系的人體結構模型,為系統認識網路營銷的內容架構及核心思想奠定了基礎;第2部分是網路營銷的方法體系,為網路營銷的工具與資源進行了體系化的分類,對網路營銷工具的網路營銷價值進行了全新解釋,既有對網路營銷的經典方法的補充和完善,如網路營銷導向的企業網站、搜索引擎營銷、Email營銷、網路廣告等,又對全員網路營銷及 SNS營銷進行了深度分析,包括博客營銷、微博營銷方法等;第3部分是網路營銷的實踐與管理,是對網路營銷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具體應用和檢驗。 第一篇 網路營銷的理論基礎
第1章 網路營銷的理論基礎
1.1 網路營銷的誕生及發展
1.1.1 網路營銷的誕生及其演變
1.1.2我國網路營銷發展的階段特徵
1.2 網路營銷的基本概念
1.3 網路營銷研究的層次分析
1.3.1 網路營銷體系的人體結構模型
1.3.2 網路營銷的職能體系
1.3.3 網路營銷的信息傳遞及一般原則
1.3.4 網路營銷的顧客價值
1.4 本書的內容體系設計
附:網路營銷教學實踐建議
第二篇 網路營銷的方法體系
第2章 網路營銷的常用工具和方法
2.1 常用網路營銷的工具體系
2.2 常用互聯網工具和資源的網路營銷價值分析
2.2.1構建企業官方網路營銷信息源的常用工具
2.2.2企業信息發布與傳遞一體化的網路資源
2.2.3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及網站平台資源
2.3 網路營銷方法體系
2.4常用網路營銷方法簡介
2.4.1網站優化方法簡介
2.4.2網站內部資源營銷方法簡介
2.4.3關聯網站營銷方法簡介
2.4.4搜索引擎營銷方法簡介
2.4.5網路廣告簡介
2.4.6網站資源合作方法簡介
2.4.7B2B電子商務平台營銷方法簡介
2.4.8B2C電子商務平台營銷方法簡介
2.4.9許可Email營銷方法簡介
2.4.10 博客營銷概念簡介
2.4.11 SNS營銷/微博營銷方法簡介
2.4.12網路會員制營銷(網站聯盟)方法簡介
2.4.13病毒性營銷的基本原理簡介
2.5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網路營銷簡介
2.5.1移動網路營銷(無線網路營銷)的發展演變
2.5.2基於2G/3G/4G數據通信網路的移動網路營銷方法
第3章 網路營銷導向的企業網站研究
3.1網路營銷導向企業網站研究的層次與問題
3.2企業網站的一般要素分析
3.3 網路營銷導向企業網站建設的指導原則
3.4 網站優化的原則及問題分析
3.5企業網站運營管理規范
3.5.1網站運營維護的基本內容
3.5.2網站運營管理規范簡介
3.6 企業網站用戶體驗研究
3.6.1網站的易用性研究
3.6.2網站的可信度研究
3.7網站評價診斷方法
3.7.1 網站評價對網路營銷的意義
3.7.2網站專業性評價的時機
3.7.3 不同機構的網站評價指標體系簡介
3.7.4自行實施網站診斷的建議
3.8 網站改版升級的常見模式及原則
3.8.1網站改版的常見模式及特點
3.8.2企業網站改版的一般原則
第4章 搜索引擎營銷基礎
4.1 搜索引擎營銷的基本原理與目標層次
4.1.1 從用戶搜索行為看搜索引擎營銷基本原理
4.1.2 搜索引擎營銷的特點
4.1.3 搜索引擎營銷的目標層次
4.2 搜索引擎營銷的主要模式
4.3.1 搜索引擎營銷的發展演變
4.2.2 搜索引擎營銷的主要模式
4.2.3 搜索引擎營銷的知識體系演進
4.2.4搜索引擎營銷策略體系框架
4.3搜索引擎優化方法及規范
4.3.1搜索引擎優概述
4.3.2 搜索引擎優化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4.3.3 搜索引擎優化中的作弊問題
4.3.4搜索引擎優化實施問題分析
4.4搜索引擎關鍵詞廣告
4.4.1搜索引擎廣告及其表現形式
4.4.2 搜索引擎關鍵詞廣告的十大特點
4.4.3關鍵詞廣告排名的演算法規則
4.4.4搜索引擎關鍵詞廣告應用中的問題探討
4.4.4 搜索引擎關鍵詞廣告的投放策略
4.5 搜索引擎營銷中的用戶行為研究
4.5.1 長尾理論及其對搜索引擎營銷策略的意義
4.5.2 用戶搜索引擎使用行為研究
4.5.3 google搜索結果金三角現象及其意義
4.6 搜索引擎營銷效果分析
4.6.1 搜索引擎營銷效果的評估方式
4.6.2影響搜索引擎營銷效果的因素
4.6.3 增強搜索引擎營銷效果的方法
第5章 許可EMAIL營銷基礎
5.1 許可EMAIL營銷的研究內容
5.1.1 Email營銷與其他網路營銷手段的關系
5.1.2 Email營銷的分類
5.1.3許可Email營銷的步驟與基本方法
5.2 EMAIL營銷的基本形式和一般過程
5.2.1 Email營銷的基本形式
5.2.2 開展Email營銷的一般過程
5.3開展EMAIL營銷的基礎條件
5.3.1郵件列表的技術基礎
5.3.2 Email地址資源的獲取
5.3.3郵件列表的內容策略
5.4 內部列表EMAIL營銷策略
5.4.1 內部列表Email營銷的一般步驟
5.4.2 內部列表Email營銷的常見問題
5.4.3 內部郵件列表經營決策
5.5 外部列表EMAIL營銷策略
5.5.1 選擇Email營銷服務商的參考因素
5.5.2 外部列表Email營銷的內容設計
5.5.3外部列表Email營銷的常見問題
5.6 EMAIL營銷效果評價
5.6.1 Email營銷的評價指標
5.6.2 企業評估Email營銷效果的應用狀況
5.6.3 Email營銷的有效性分析
5.6.4 影響Email營銷效果的主要問題
5.7 EMAIL營銷細節決定成敗
第6章 網路廣告基礎
6.1 網路廣告及其主要形式
6.1.1 網路廣告發展概況
6.1.2 網路廣告的主要形式
6.2 網路廣告的本質特徵及其網路營銷價值
6.2.1 網路廣告的本質特徵
6.2.2 網路廣告的網路營銷價值
6.3 網路廣告投放策略
6.3.1 網路廣告資源及其選擇原則
6.3.2 網路廣告計劃概要
6.4 網路廣告效果評價方法
6.4.1 關於網路廣告效果評價的不同觀點
6.4.2 評價網路廣告效果的常見方法
6.5 網路廣告效果的影響因素及措施
6.5.1 影響網路廣告效果的主要因素
6.5.2 增進網路廣告效果的措施
6.6網路廣告發展及應用趨勢
6.6.1 社會化網路引發網路廣告形式的多樣化趨勢
7.6.2 網路廣告傳播模式的新趨勢
第7章 WEB2.0與社會化網路營銷研究
7.1網路營銷社會化的含義與網路營銷思想演變
7.1.1網路營銷社會化的含義
7.1.2網路營銷社會化環境下的全員網路營銷思想
7.2網路營銷社會化的技術基礎:WEB2.0
7.2.1 WEB2.0概念及常用技術簡介
7.2.2 WEB2.0思想對網路營銷的影響
7. 3 網路營銷社會化環境下的網路營銷模式
7.3.1 社會化網路信息傳播的特點
7.3.2社會化網路營銷模式及一般內容
7.3.3社會化網路營銷的價值分析
7.4企業博客營銷研究
7.4.1博客營銷的本質和特徵
7.4.2企業博客營銷主要模式及特點
7.4.3 企業博客營銷策略:中小企業博客營銷案例
7.4.4企業博客文章的寫作原則與方法
7.4.5綜述:提升博客營銷效果的八項措施
7.5 企業微博營銷基礎
7.5.1 微博營銷與博客營銷的區別與聯系
7.5.2微博營銷的常見模式及網路資源比較
7.5.3 企業微博營銷的實施與管理
7.5.4 提升企業微博營銷效果的措施
7.6 其他WEB2.0網路營銷方法簡介
7.6.1在線網路(WIKI)網路營銷方法簡介
7.6.2 問答式網路社區(ASK)網路營銷方法簡介
第三篇 網路營銷實踐與管理
第8章 網路營銷實踐應用
8.1 網站推廣方法
8.1.1 網站推廣常用方法概述
8.1.2 網站推廣的階段及其特徵
8.1.3 網站推廣計劃——一個案例
8.2 網路品牌的建立與推廣
8.2.1 網路品牌的含義和特點
8.2.2 網路品牌的層次
8.2.3 建立和推廣網路品牌的常見方式
8.3 信息發布與傳遞
8.4 在線顧客服務與顧客關系
8.5 網上銷售渠道建設
8.5.1 網上銷售渠道的主要模式
8.5.2 網上銷售渠道建設方案
8.6 網上促銷方法
8.6.1 影響網上銷售成功的主要因素
8.6.2 常用網上促銷方法簡介
8.7 網上市場調研
8.7.1網上市場調研及其特點
8.7.2 網上市場調研的基本方法
8.7.3 在線調查表設計及投放
8.7.4網上調查在國際市場調研中的應用
第9章 網路營銷管理基礎
9.1 網路營銷管理的內容體系
9.1.1網路營銷管理內容體系的分類
9.1.2網路營銷管理的一般內容
9.2 網路營銷效果綜合評價體系
9.3 網站訪問統計分析基礎
9.3.1 網站訪問統計分析對網路營銷管理的價值
9.3.2 網站訪問統計信息及其對網路營銷的意義
9.3.3 如何獲得網站流量分析資料
9.3.4 網站統計分析實例:搜索引擎關鍵詞分析 與《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第3版)相比,《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第4版)的內容更新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在第1章中,引入了網路營銷研究的層次模型——網路營銷體系的人體結構模型,對網路營銷內容體系的解釋更有說服力;
(2)第2章有關網路營銷的常用工具與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分類,使之更加體系化,對網路營銷工具的網路營銷價值進行了全新解釋,不僅豐富了對傳統互聯網工具的最新研究,同時也增加了微博、WIKI詞條營銷、手機移動網路營銷等流行的網路工具和方法介紹;
(3)第3章 網路營銷導向的企業網站研究,增加了網站運營管理規范、網站改版升級等全新的內容,並對原有內容體系進行了較大的調整,使得對企業網站的研究更具專業性和指導性;
(4)為了適應網路營銷社會化及社會化網路營銷的新環境,將《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第三版「WEB2.0與網路營銷」一章更改名為「WEB2.0與社會化網路營銷研究」,增加了全員網路營銷及SNS營銷研究的內容,對博客營銷及微博營銷方法、影響效果的因素等進行了深度分析,同時,略去了 WEB2.0技術與RSS營銷等重要性相對較低的內容;
(5)其他章節,如搜索引擎營銷等傳統內容,同樣進行了大量的內容更新,尤其注重對這些網路營銷方法一般規律性的總結,相應地減少了部分操作層面的介紹,使得不斷發展變化的傳統網路營銷方法具有長期的適應性和持久的思想性。
從兼顧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網路營銷課程體系結構上看,《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第4版)並未進行重大的調整,仍然遵循這樣已經比較合理的模式:理論、方法、實踐及管理,而從每章的具體內容上,則有較大幅度的更新。
盡管本書力求用最新的內容來體現網路營銷的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但這些內容畢竟一直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因此僅靠書中的內容難以包羅網路營銷的全部內容,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還有必要結合本書作者創辦的網路營銷教學網站最新發布的教學資源,以及網路營銷教學實踐平台——網路營銷能力秀每期活動最新設計的實踐項目。書本內容與網路資源相結合,讓《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這部經典的網路營銷著作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與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網路營銷分析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