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推廣可以在稅前扣除嗎

網路推廣可以在稅前扣除嗎

發布時間:2020-08-15 15:01:43

1、的費用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除以下外的管理費用可以全部在稅前扣除,不受稅法限制。
新所得稅法稅前不可扣除的規定:
1、福利費:超過工資總額14%提取的范圍的,不可以稅前扣除。
2、職工教育經費:超過工資總額2.5%提取的范圍,不可以稅前扣除。
3、工會經費:超過工資總額2%提取的范圍,不可以稅前扣除。
4、業務招待費:超過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標準的,不可以稅前扣除(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5、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不可以稅前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6、企業發生的不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不可以稅前扣除。
7、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超過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范圍和標准內,不可以稅前扣除。
8、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可以稅前扣除。
9、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不可以稅前扣除。
10、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於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准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後改變用途的,不可以稅前扣除。
11、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可以稅前扣除。
12、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不可以稅前扣除。
13、企業所得稅法所稱贊助支出,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支出,不可以稅前扣除。

2、增值稅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此處的允許抵扣的增值稅情形有:
如貴公司是非一般納稅人,采購商品中的進項稅不得抵扣的情況下,計入商品采購成本,可以在稅前扣除;另如貴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采購商品沒有用於增值稅應稅業務中,進項稅不得在增值稅前抵扣,進項稅計入采購成本,從而導致進項稅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但貴公司的視同銷售行為發生的銷項稅形成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貸方,則不得在稅前扣除。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銷項稅額計入了視同銷售的成本費用,也可以說成允許在稅前扣除。(高企雲)
望採納

3、互聯網推廣的代理商如何納稅?

互聯網推廣搜索納稅說明一、 關於互聯網推廣搜索納稅的規定。根據《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以及《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 1.扣除范圍:納稅人從事互聯網推搜索業務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替客戶支付給網路總部推廣搜索費後的余額為營業額。需要注意的是,允許在稅前扣除的費用只限於當地營銷中心替客戶支付給總部的費用。2.扣除憑證:納稅人取得的憑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著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不得扣除。符合有關規定的憑證是指:(1)支付給境內單位或者個人的款項,且該單位或者個人發生的行為屬於營業稅或者增值稅徵收范圍的,以該單位或者個人開具的發票為合法有效憑證;(2)支付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或者政府性基金,以開具的財務票據為合法有效憑證;(3)支付給境外單位或者個人的款項,以該單位或者個人的簽收單據為合法有效憑證,稅務機關對簽收單據有疑義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的確認證明;(4)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合法有效憑證。代理商要注意,只有取得上述合法憑證才能在稅前扣除。二、開具的發票金額與應納稅營業額允許不一致,這是稅法規定的。1、開具的發票金額大於應納稅營業額;2、開具的發票金額小於應納稅營業額;3、開具的發票金額等於應納稅營業額。對於差額徵收營業稅的代理商來講,則屬於「開具的發票金額大於應納稅營業額」的這種情況。所以代理商可以開具10000元的發票,在申報繳納營業稅時,可按7000元營業額申報,稅務部門是允許的。至於現在稅務部門採取以票管稅的征管措施,主要是針對賬目不健全的個體經營戶,網路營銷服務中心應該是有限責任公司,賬目應該是健全的。

4、可以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嗎

中華。會計網校縱情跳躍回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第二十八條規定,企業發生的支出應當區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資本性支出應當分期扣除或者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不得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
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
除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另有規定外,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不得重復扣除。

5、費用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請按以下最新規定辦理:
1、企業2016年計提的工資在2017年匯算清繳前發放,允許在匯算清繳時稅前扣除嗎?
企業所得稅法對工資薪金的處理是必須在當年「實際發放」才能扣除。國家稅務總局2015年34號公告出台後,統一規定,企業在年度匯算清繳結束前向員工實際支付匯繳年度工資薪金,准予在匯繳年度按規定扣除。
企業2016年度計提的工資薪金,只要在2017年度匯算清繳前發放的,可按扣除規定在2016年度扣除。
2、企業應如何確定準予稅前扣除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
重點關註:稅前扣除的工資薪金支出應足額扣繳了個人所得稅。由於國地稅合作不斷深入,將實現國地稅信息共享,通過和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比對,可以看出個人所得稅申報與同期的工資薪金支出是否銜接。
3、職工交通補貼、通訊補貼稅前如何扣除?
對隨同工資薪金一並發放的交通補貼,可作為工資薪金支出,據實在稅前扣除,當然這種發放方式不需要發票。對憑票報銷的交通費補貼,通訊費補貼等,應當並入職工福利費用,計算限額稅前扣除。
4、勞務派遣用工在企業所得稅前應作為工資薪金扣除,還是作為勞務費扣除?
企業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分兩種情況按規定在稅前扣除:按照協議(合同)約定直接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費用,應作為勞務費支出;直接支付給員工個人的費用,應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
其中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費用,准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5、離退休人員的工資、福利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離退休人員的工資、福利屬於與企業取得收入不直接相關的離退休人員工資、福利費等支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6、企業股東、高管的娛樂、健身、旅遊費用,能否按職工福利的規定在稅前扣除?
《企業財務通則》第四十六條規定:企業不得承擔屬於個人的下列支出:(一)娛樂、健身、旅遊、招待、購物、饋贈等支出。(二)購買商業保險、證券、股權、收藏品等支出。(三)個人行為導致的罰款、賠償等支出。(四)購買住房、支付物業管理費等支出。(五)應由個人承擔的其他支出。以上支出不得在企業財務上列支,更不能在稅前扣除。
這一條值得很多中小企業會計關注,很多中小企業老闆的費用經常需在公司報銷,以上的5類是不允許扣除的。
7、企業為在職股東報銷學歷、學位教育的費用能否做為職工教育經費在企業所得稅前計算扣除?
根據財建〔2006〕317號第三條(九)規定,企業職工參加社會上的學歷教育以及個人為取得學位而參加的在職教育,所需費用應由個人承擔,不能擠占企業的職工教育培訓經費。
公司為在職股東報銷學歷、學位教育的費用不能做為職工教育經費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可在企業所得稅前計算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的具體范圍包括就只有11項,一定不要人為擴大范圍:
上崗和轉崗培訓;各類崗位適應性培訓;崗位培訓、職業技術等級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培訓;企業組織的職工外送培訓的經費支出;職工參加的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購置教學設備與設施;職工崗位自學成才獎勵費用;職工教育培訓管理費用;有關職工教育的其他開支。
8、企業管理層的出國培訓能否作為職工教育經費在企業所得稅前計算扣除?
對於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境外培訓和考察,其一次性單項支出較高的費用應從其他管理費用中支出,避免擠占日常的職工教育培訓經費開支。此類費用放在管理費用其他比較合適,不能放在職工教育培訓經費。
9、企業購買的專業書籍能否作為職工教育經費在企業所得稅前計算扣除?
如果企業購買的書籍是為提高職工專業素質,計入教育經費。如果購買的是工具書,也就是說是工作中的一個應用工具,為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查資料用的書籍,還是計入辦公費比較合適。
這個規定對大家的會計處理也給出了比較好的思路,會計處理上也可以直接這樣處理!
10、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如何扣除?
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以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
這里要注意:補充保險對象需要惠及到全體員工,如果只給高管或者部分員工購買的補充保險,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11、作為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扣除基數的銷售(營業)收入是否包含視同銷售的收入?
企業在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費用扣除限額時,其銷售(營業)收入額應包括《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視同銷售(營業)收入額。
企業所得稅上應確認的銷售(營業)收入=會計上的主營業務收入+會計上的其他業務收入+企業所得稅應確認的視同銷售收入

6、百度推廣在會計處理上屬於廣告費還是業務宣傳費?

我們公司好像開的發票好像寫的是網路廣告 服務業發票

7、企業請廣告公司製作廣告的支出可以稅前扣除嗎?

企業請廣告公司製作廣告的支出嗎,屬於廣告費,可以稅前扣除。

業務宣傳費的稅前扣除標准

1.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或行業管理規定不得進行廣告宣傳的企業或產品,企業以公益宣傳或者公益廣告的形式發生的費用,應視為業務宣傳費,按規定的比例據實扣除。

納稅人申報的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廣告費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廣告是經過工商部門批準的專門機構製作的;

(2)已經實際支付費用,並已取得相應發票;

(3)通過一定的媒體傳播。

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包括未通過媒體的廣告性支出,一律視同業務宣傳費處理。

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雖然每年在企業所得稅前有扣除限額,但超過部分均可以往以後年度結轉。  

8、能否可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一、企業所得稅允許扣除的具體項目,要在按照規定的范圍、標准在稅前扣除:
(1)借款利息支出。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不高於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納稅人從關聯方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注冊資本5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2)工資、薪金支出。
(3)職工工會經費2%,職工福利費14%,職工教育經費2.5%。
(4)公益、救濟性的捐贈。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會計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業務招待費。
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且扣除總額全年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0.5% 。
(6)各類保險基金和統籌基金。按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比例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上繳的各類保險基金和統籌基金,包括基本或補充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保險,可在規定比例內據實扣除。
(7)固定資產租賃費。以經營租賃方式從出租方取得固定資產,其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租金可根據受益時間,均勻扣除;納稅人以融資租賃方式取得固定資產,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規定提取折舊費用。
(8)壞賬損失及壞賬准備金。
企業壞賬準的提取比例為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千分之五。
(9)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費用。
(10)資產損失
(11)匯兌損益
(12)支付給總機構的管理費。
(13)住房公積金
(14)廣告和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實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15)研究開發費用。納稅人發生的研究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據實扣除,不論可否形成無形資產,不需要資本化。盈利企業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比上一年度增長超過10%的,可加計扣除實際發生額的50%。
(16)其他扣除項目。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稅收的規定扣除。
二、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項目不得扣除:
(一)資本性支出;
(二)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三)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四)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
(五)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
(六)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的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
(七)各種贊助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
2、〈〈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補充:
(一)賄賂等非法支出;
(二)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而交付的罰款、罰金、滯納金;
(三)存貨跌價准備金、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金、長期投資減值准備金
、風險准備基金(包括投資風險准備基金),以及國家稅收法規規定可提
取的准備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備金;
(四)稅收法規有具體扣除范圍和標准(比例或金額),實際發生的費用超過或高於法定范圍和標準的部分。

9、網路技術服務費可以稅前扣除嗎

¥代表的貨幣取決於前面的字母,CN¥代表人民幣,JP¥代表日元前扣除

10、哪些稅金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可以直接扣除的稅金

(一)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

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計入本科目。另外,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防洪費、價格調節基金、礦產資源補償費、排污費等規費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包括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

與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在「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的企業的上述四稅在「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除外。

(10)網路推廣可以在稅前扣除嗎擴展資料

企業所得稅稅率在全球范圍內已不斷下降,其中大部分是西方國家對各自的本籍(即在國內注冊成立的)跨國公司把自己產生大部分應稅所得的業務遷往境外的應對之策。有些國家或地區的公司無需支付企業所得稅,而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公司要把企業利潤的三分之一上交給政府。

巴哈馬:巴哈馬沒有企業所得稅,跨國公司最終支付的實際稅率介於5%至15%之間不等。

百慕大:百慕大沒有公司所得稅。但跨國公司的實際稅率平均為12%左右。

開曼群島:跨國公司最終為它們在開曼群島注冊的業務部門所產生的利潤支付約13%的稅率。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本土公司繳納的稅率平均為19%,而跨國公司繳納的稅率平均為17%左右。

印度:印度的法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4%,跨國公司實際支付的稅率中位數僅為17%;本土公司為22%

與網路推廣可以在稅前扣除嗎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