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sem結構方程模型講解

sem結構方程模型講解

發布時間:2020-08-14 21:40:55

1、結構方程模型 和路徑分析的區別,原理是否一樣?

一個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測量模型,一個是結構模型,測量模型研究的是潛變數(因子)和顯變數(題目或者說測量指標)的關系,簡單點說可以認為因子分析就是測量模型,最典型的測量模型就是驗證性因子分析;而結構模型是研究潛變數之間或者說因子之間關系的,模型中只有因子而沒有測量因子的指標(題項)。
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二者也可以分開各自單獨做。
這里說的結構模型其實就是路徑分析,如果要單獨去做路徑分析,把每個測驗的總分或者均分作為因子建模即可,這時候測量指標就不存在了。
這樣看,結構方程模型和路徑分析其實是同根同源的,路徑分析可以認為是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的一個部分,二者有從屬關系。運算基本原理是一樣的,一般都是通過極大似然估計法來估計參數。
主要區別就在於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還包含了測量模型,而路徑分析沒有。顯然,如果要做一個完整而嚴謹的結構方程研究,最好是建立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

2、結構方程模型 和路徑分析的區別,原理是否一樣

一個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測量模型,一個是結構模型,測量模型研究的是潛變數(因子)和顯變數(題目或者說測量指標)的關系,簡單點說可以認為因子分析就是測量模型,最典型的測量模型就是驗證性因子分析;而結構模型是研究潛變數之間或者說因子之間關系的,模型中只有因子而沒有測量因子的指標(題項)。
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二者也可以分開各自單獨做。
這里說的結構模型其實就是路徑分析,如果要單獨去做路徑分析,把每個測驗的總分或者均分作為因子建模即可,這時候測量指標就不存在了。
這樣看,結構方程模型和路徑分析其實是同根同源的,路徑分析可以認為是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的一個部分,二者有從屬關系。運算基本原理是一樣的,一般都是通過極大似然估計法來估計參數。
主要區別就在於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還包含了測量模型,而路徑分析沒有。顯然,如果要做一個完整而嚴謹的結構方程研究,最好是建立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型。

3、學習sem結構方程模型 需要統計學或者數學基礎嗎

如果目標僅僅是掌握操作自己做一點應用研究,那麼不需要多少的數學基礎。
但若想要掌握好原理,需要比較強的專業基礎的,起碼統計學基礎和線性代數是要比較熟悉的。

4、用SPSS可以進行SEM(結構方程模型)建模嗎?

用AMOS才可以做結構方程模型
spss做不了SEM

5、如何用分組結構方程模型來分析調節作用

用調節變數分組做多群組模型,然後比較被調節的參數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南心)

6、碩士畢業論文涉及sem結構方程模型,有了解amos的大神嗎?

結構方程模型可以用SPSSAU。操作非常簡單很容易上手,輸出標准格式結果和結構圖,針對每一步分析還會提供智能分析建議。

結構方程模型-spssau

結構圖-spssau

7、請推薦一本關於結構方程模型,帶案例,帶數據,帶實例的書

我看了一些教材,這里給你介紹一些吧,首先是溫忠麟侯傑泰的結構方程教程,紫色封面,這一本感覺講的比較細致,不少細節上的問題單獨列了章節來說,而且以簡單的結構方程示例開始講,更形象易懂一點,不過我覺得缺點是結構安排還是有點問題,結構方程的原理放在了後面的章節才講,不是不是很利於宏觀的把握,另外軟體主要以lisrel為例
王濟川的是以mplus為例來講的,如果你想一邊學結構方程,一邊來學mplus,可以看這本,之所以特別提mplus是因為mplus是目前最流行的結構方程軟體,溫忠麟這些結構方程專家也認為mplus最有前途
易丹輝的結構方程教程相對薄一點,但是原理講解部分挺細致,而且結構上更加一氣呵成,方便理解,不過細節上可能沒溫忠麟那個全,這個是以amos為例講解的
還有一個台灣邱皓政的結構方程教材,具體內容沒怎麼看,不過他三種軟體同時演示
另外特別推薦一下溫忠麟的那本中介調節教材,黃色封面那個,目前可算最好的中介調節教材,學統計測量常常要做中介調節研究,這個教材也算必讀了,且對結構方程的基礎,矩陣方面的知識有所介紹,如果讀好了,你對結構方程的理解會更好
總的來說,綜合考慮,這幾本最好:《調節效應和中介效應分析》溫忠麟的,《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侯傑泰,溫忠麟以及《結構方程模型:方法與應用》王濟川的,祝您學習進步

與sem結構方程模型講解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