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sem輻射

sem輻射

發布時間:2020-08-10 19:47:31

1、電磁輻射和各種射線輻射有什麼區別啊。

電腦周圍存在的輻射包括有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特高頻、高頻、極低頻、靜電場。但是他們發射的強度都是非常微弱的。遠低於我國和國際衛生組織所要求的標准。

防止電腦輻射的產品,如防輻射圍巾、圍裙、背心等,屏幕遮蔽物,射線吸收儀器等,對電腦輻射的保護作用到底有多大,專家們認為這些防護品對顯示器輻射沒有任何作用,並進一步指出,即使有些防護品的確能夠減少輻射,也沒有實際價值,因為顯示器產生的電磁場和射線遠沒有超過國家和國際標准允許的暴露范圍。

http://health.xaonline.com/news_nr.asp?id=972

2、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的電磁輻射危害

這個嘛。相當於。電焊的危害。想這樣的話。做好防護措施。就可以了。主要的是。對眼睛有些傷害吧

3、SEM就可以達到幾十nm,那研究超透鏡的意義何在

你說的應該是那個諾貝爾化學獎的超分辨熒光顯微鏡,在遠場顯微成像范疇,大大超越光學衍射極限,這些顯微鏡應用都以熒光染色為基礎(只有可染色的物質才可以觀察,礦物金屬啥的是實現不了高分辨的)。 一個是以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為基礎,採用雙激光束,確保像素點一部分受激輻射耗盡,無法發光,只有一小部分發光,這樣降低了發光像素尺寸,通過逐點掃描可獲得納米尺度級別微小反差;另一個是採用普通顯微鏡,但染色基團有光開關功能,這樣染色是個十分了得的技術問題,而且後期的圖像是要經過軟體處理才可以提高解析度。

據說對生命科學,研究活體在分子水平的物理化學反應,意義非常重大。

而掃描電鏡電鏡需要高真空環境,特殊樣品制備後,看的其實是屍體!而不是活體。

你說的超透鏡另外一種理解為近場光學的鏡頭,採用超透鏡來放大一個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隱失場波動,從而確定超微結構。

總之光學顯微鏡基本可以保證在大氣環境中進行活體檢測!

4、有沒有人懂SEM掃描電鏡的,輻射大嗎

電鏡輻射來源主要源於,電子槍發射的電子束和電子束激發樣品表面出來的各種信號。而電子束直徑只有納米到10納米級別,因此產生的輻射很少很少。同時,電鏡電子槍位置有大塊鉛塊吸收輻射,樣品倉由很厚的金屬材料做成,因此對於電鏡整體而言,幾乎沒有對外的輻射。
另外,需要提醒樓主的是,電鏡雖然輻射不大,不過電鏡樣品千奇百怪,不免遇到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材料,樓主需要做好保護措施(手套,口罩),既保護自己,又保護電鏡和樣品不受污染

5、TEM和SEM的工作原理差別?

1、掃描電子顯微鏡 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1)、掃描電子顯微鏡工作原理:
是1965年發明的較現代的細胞生物學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二次電子能夠產生樣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這個像是在樣品被掃描時按時序建立起來的,即使用逐點成像的方法獲得放大像。
(2)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製造是依據電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當一束高能的人射電子轟擊物質表面時,被激發的區域將產生二次電子、俄歇電子、特徵x射線和連續譜X射線、背散射電子、透射電子,以及在可見、紫外、紅外光區域產生的電磁輻射。同時,也可產生電子-空穴對、晶格振動 (聲子)、電子振盪 (等離子體)。原則上講,利用電子和物質的相互作用,可以獲取被測樣品本身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的信息,如形貌、組成、晶體結構、電子結構和內部電場或磁場等等。掃描電子顯微鏡正是根據上述不同信息產生的機理,採用不同的信息檢測器,使選擇檢測得以實現。如對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的採集,可得到有關物質微觀形貌的信息;對x射線的採集,可得到物質化學成分的信息。正因如此,根據不同需求,可製造出功能配置不同的掃描電子顯微鏡。

2、透射電鏡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1)透射電鏡工作原理:
是以電子束透過樣品經過聚焦與放大後所產生的物像, 投射到熒光屏上或照相底片上進行觀察。
(2)透射電鏡的解析度為0.1~0.2nm,放大倍數為幾萬~幾十萬倍。由於電子易散射或被物體吸收,故穿透力低,必須制備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為50~100nm)。其制備過程與石蠟切片相似,但要求極嚴格。要在機體死亡後的數分鍾釣取材,組織塊要小(1立方毫米以內),常用戊二醛和餓酸進行雙重固定樹脂包埋,用特製的超薄切片機(ultramicrotome)切成超薄切片,再經醋酸鈾和檸檬酸鉛等進行電子染色。電子束投射到樣品時,可隨組織構成成分的密度不同而發生相應的電子發射,如電子束投射到質量大的結構時,電子被散射的多,因此投射到熒光屏上的電子少而呈暗像,電子照片上則呈黑色。稱電子密度高(electron dense)。反之,則稱為電子密度低(electron lucent)。

6、SEM和TEM區別

SEM,全稱為掃描電子顯微鏡,又稱掃描電鏡,英文名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TEM,全稱為透射電子顯微鏡,又稱透射電鏡,英文名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區別:
1.
SEM的樣品中被激發出來的二次電子和背散射電子被收集而成像.
TEM可以表徵樣品的質厚襯度,也可以表徵樣品的內部晶格結構。TEM的解析度比SEM要高一些。
2.
SEM樣品要求不算嚴苛,而TEM樣品觀察的部分必須減薄到100nm厚度以下,一般做成直徑3mm的片,然後去做離子減薄,或雙噴(或者有厚度為20~40μm或者更少的薄區要求)。
3.
TEM可以標定晶格常數,從而確定物相結構;SEM主要可以標定某一處的元素含量,但無法准確測定結構。

7、SEM電磁輻射防護卡 有用么?

一張卡能防電磁波輻射傷害?
時間:2008-05-09 10:20:43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作者:任震宇 SEM防輻射卡在其廣告中稱,使用者將其掛在胸前,就能將身邊空間的有害電磁波全部吸收,從而免受電磁波的傷害。有關專家表示,該卡所稱的這種效果難以實現?

「一張掛在胸前的小卡片,就能將身邊空間的有害電磁波全部吸收,從而使您免受電磁波的傷害。」不久前,記者在北京市的一些寫字樓里看到了這樣廣告。這種名為SEM防輻射卡(又稱EMC防輻射卡)的卡片,宣稱具有防電磁波輻射傷害的功能。這種卡片的原料是什麼?它真有這種神奇的效果嗎?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廣告——
卡片能吸電磁波輻射
日前,在位於北京市馬連道附近的一棟寫字樓里,記者無意間看到了幾張貼在牆上的廣告,廣告中宣傳的產品是SEM防輻射卡。廣告先介紹了電磁波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如「在日常生活中,電腦、手機、微波爐所產生的電磁波輻射,正是人們身心健康的『隱形殺手』。尤其是育齡的男女,應該在生育前半年甚至一年就開始避免電磁波輻射的傷害」等。
接著,廣告介紹了SEM防輻射卡,稱該卡是派蒙(香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蒙公司)與上海先聲科技聯合推出的國家級火炬項目,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避免了以往電磁波輻射屏蔽面積大,空間封閉的形式缺陷……其售價為298元一張。
根據廣告提供的網址,記者登錄派蒙公司的網站發現,SEM防輻射卡的大小與銀行卡差不多。根據網站上的描述,該卡內置晶片,晶片由十幾種鐵氧體吸波材料及稀有元素復合而成,具有高磁導率,強損耗特性,能有效地吸收電磁波輻射。使用者只要在面對電子視頻設備時把卡佩戴在胸前位置,根據電磁波在磁介質中的低磁導率向高磁導率方向傳播的規律,就能將以卡為中心、半徑30厘米范圍內,輻射頻段為 300—2000MHZ的電磁波引導向晶片集中,形成一個以卡為中心的電磁波減弱區球形體,從而起到防護電磁波輻射的作用。該網站稱,SEM防輻射卡的吸收率達 93.6%,衰減率大於99%,該卡防潮、耐高溫,不需要什麼特殊保養,只要不在水中浸泡或折斷,便不影響使用效果。
公司——
該技術來自隱形飛機
記者隨後以有意加盟的投資者身份致電派蒙公司,該公司一位姓姚的業務經理向記者介紹了該卡的一些情況。姚經理說,SEM防輻射卡是該公司高價買斷的一項我國新的軍用技術,「SEM防輻射卡使用的鐵氧體材料是一種用於隱形飛機的吸波塗料,雷達波也是一種電磁輻射波,隱形飛機能隱形就是靠吸波塗料吸收電磁波,我們將它民用化了。當然,我們不需要像隱形飛機那樣吸收那麼高頻率的雷達波,我們只需要吸收低頻率的電腦、電視、通訊電磁波就可以了。」
在記者的要求下,姚經理又介紹了該卡的技術原理以及其主動吸波防禦技術。
記者:「您剛才說的吸波效果,是指照射到卡上的電磁波,還是卡周圍的電磁波?」
姚經理:「當然是卡周圍的電磁波,這是我們的一大特點——主動吸波技術。當然它的吸收范圍不會太大。卡周圍半徑30厘米空間的電磁波,都能被吸收到卡上。我們曾做過試驗,還有權威部門的鑒定證書。」
姚經理稱,作為其代理商,每賣出一張卡,扣除進貨成本以及其他廣告等開支成本外,能有150元的收益。
專家——
尚沒有物體能做到主動吸波
這種防輻射卡真能實現廣告中所稱的效果嗎?記者采訪了一些專家。在日前舉辦的國防科技電子展上,某雷達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鐵氧體材料確實是一種隱形塗料,但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種吸波隱形塗料都不可能主動吸收電磁波,只能當一定頻率的電磁波照射到其覆蓋的物體上才能起到吸收作用。「而且隱形塗料嬌貴,必須進行專業保養。比如在高溫濕熱的天氣中就容易失去效果。」該專家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下屬的中國戴爾實驗室電磁兼容部副主任鄒東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進行的各種科學研究來看,尚沒有物體能做到主動吸收電磁波。如果真有這樣的技術,那對整個科學技術的變革是非常巨大的,首先會在高科技產業領域得到迅速推廣。而且,根據能量守恆原理,它不間斷地吸收電磁波,就必須轉化出去,這些能量是不會無緣無故消失的。實際上,基本的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要想讓電磁波改變其固有的傳播路徑,就必須有巨大的引力,迄今為止,人類所認識到的能主動吸收電磁波的物體只有宇宙中的黑洞。」
鄒東屹告訴記者,「鐵氧體材料的特點是吸收低頻段的電磁波,基本有效作用頻率一般在500MHZ以下,不可能達到該廣告宣稱的能吸收300—2000MHZ的電磁波,除非在鐵氧體外還加入了其他的一些特殊材料,但這在國際上屬於尖端的技術,一般的科研機構難以做到。」
機構——
廣告宣傳與檢測項目有出入
根據派蒙公司的宣傳,SEM防輻射卡曾接受過中國測試院的測試,並有測試證書。4月20日,記者聯繫到曾對該產品進行測試的中國測試院電磁研究所無線電室研究員劉靜。劉靜告訴記者,「我們測試的是派蒙公司一種吸波塗料產品的樣品,檢測的是覆蓋了吸波塗料的產品對照射到其身上的電磁波的吸收能力,沒有檢測其對周圍空間電磁波吸收的能力。而且,我們檢測的項目是對頻率為2000MHZ—8000MHZ電磁波的吸收能力,這樣高頻的電磁波一般不會是日常電子用品產生的,不是派蒙公司宣傳的能吸收輻射頻段為300—2000MHZ的電磁波。」劉靜表示,檢測機構的結論只能對送檢樣品負責。
鄒東屹告訴記者,所謂的電磁波輻射危害並不像一些商家宣傳的那麼嚴重,只要是經過國家檢測上市的電子產品,其電磁輻射對人體影響都在安全范圍內。消費者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當然,老人、兒童、孕婦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採取防範措施。

8、什麼是SEM?

9、SEM、TEM、XRD、AES、STM、AFM的區別

SEM、TEM、XRD、AES、STM、AFM的區別主要是名稱不同、工作原理不同、作用不同、

一、名稱不同

1、SEM,英文全稱: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中文稱:掃描電子顯微鏡。

2、TEM,英文全稱:,中文稱:透射電子顯微鏡。

3、XRD,英文全稱:Diffractionofx-rays,中文稱:X射線衍射。

4、AES,英文全稱:AugerElectronSpectroscopy,中文稱:俄歇電子能譜。

5、STM,英文全稱: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中文稱:掃描隧道顯微鏡。

6、AFM,英文全稱:AtomicForceMicroscope,中文稱:原子力顯微鏡。

二、工作原理不同

1.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原理是用高能電子束對樣品進行掃描,產生各種各樣的物理信息。通過接收、放大和顯示這些信息,可以觀察到試樣的表面形貌。

2.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整體工作原理如下:電子槍發出的電子束經過冷凝器在透鏡的光軸在真空通道,通過冷凝器,它將收斂到一個薄,明亮而均勻的光斑,輻照樣品室的樣品。通過樣品的電子束攜帶著樣品內部的結構信息。通過樣品緻密部分的電子數量較少,而通過稀疏部分的電子數量較多。

物鏡會聚焦點和一次放大後,電子束進入第二中間透鏡和第一、第二投影透鏡進行綜合放大成像。最後,將放大後的電子圖像投影到觀察室的熒光屏上。屏幕將電子圖像轉換成可視圖像供用戶觀察。

3、x射線衍射(XRD)的基本原理:當一束單色X射線入射晶體,因為水晶是由原子規則排列成一個細胞,規則的原子之間的距離和入射X射線波長具有相同的數量級,因此通過不同的原子散射X射線相互干涉,更影響一些特殊方向的X射線衍射,衍射線的位置和強度的空間分布,晶體結構密切相關。

4.入射的電子束和材料的作用可以激發原子內部的電子形成空穴。從填充孔到內殼層的轉變所釋放的能量可能以x射線的形式釋放出來,產生特徵性的x射線,也可能激發原子核外的另一個電子成為自由電子,即俄歇電子。

5.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工作原理非常簡單。一個小電荷被放在探頭上,電流從探頭流出,穿過材料,到達下表面。當探針通過單個原子時,通過探針的電流發生變化,這些變化被記錄下來。

電流在流經一個原子時漲落,從而非常詳細地描繪出它的輪廓。經過多次流動後,人們可以通過繪制電流的波動得到構成網格的單個原子的美麗圖畫。

6.原子力顯微鏡的工作原理:當原子間的距離減小到一定程度時,原子間作用力迅速增大。因此,樣品表面的高度可以直接由微探針的力轉換而來,從而獲得樣品表面形貌的信息。

三、不同的功能

1.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是介於透射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之間的一種微觀形貌觀察方法,可以直接利用樣品表面材料的材料性質進行微觀成像。

掃描電子顯微鏡具有高倍放大功能,可連續調節20000~200000倍。它有一個大的景深,一個大的視野,一個立體的形象,它可以直接觀察到各種樣品在不均勻表面上的細微結構。

樣品制備很簡單。目前,所有的掃描電鏡設備都配備了x射線能譜儀,可以同時觀察微觀組織和形貌,分析微區成分。因此,它是當今非常有用的科學研究工具。

2.透射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和生物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由於電子容易散射或被物體吸收,穿透率低,樣品的密度和厚度會影響最終成像質量。必須制備超薄的薄片,通常為50~100nm。

所以當你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樣品時,你必須把它處理得很薄。常用的方法有:超薄切片法、冷凍超薄切片法、冷凍蝕刻法、冷凍斷裂法等。對於液體樣品,通常掛在預處理過的銅線上觀察。

3X射線衍射檢測的重要手段的人們意識到自然,探索自然,尤其是在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生活、醫療、化工、地質、礦物學、環境科學、考古學、歷史、和許多其他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不斷拓展新領域、新方法層出不窮。

特別是隨著同步輻射源和自由電子激光的興起,x射線衍射的研究方法還在不斷擴展,如超高速x射線衍射、軟x射線顯微術、x射線吸收結構、共振非彈性x射線衍射、同步x射線層析顯微術等。這些新的X射線衍射檢測技術必將為各個學科注入新的活力。

4,俄歇電子在固體也經歷了頻繁的非彈性散射,可以逃避只是表面的固體表面原子層的俄歇電子,電子的能量通常是10~500電子伏特,他們的平均自由程很短,約5~20,所以俄歇電子能譜學調查是固體表面。

俄歇電子能譜通常採用電子束作為輻射源,可以進行聚焦和掃描。因此,俄歇電子能譜可用於表面微觀分析,並可直接從屏幕上獲得俄歇元素圖像。它是現代固體表面研究的有力工具,廣泛應用於各種材料的分析,催化、吸附、腐蝕、磨損等方面的研究。

5.當STM工作時,探頭將足夠接近樣品,以產生具有高度和空間限制的電子束。因此,STM具有很高的空間解析度,可以用於成像工作中的科學觀測。

STM在加工的過程中進行了表面上可以實時成像進行了表面形態,用於查找各種結構性缺陷和表面損傷,表面沉積和蝕刻方法建立或切斷電線,如消除缺陷,達到修復的目的,也可以用STM圖像檢查結果是好還是壞。

6.原子力顯微鏡的出現無疑促進了納米技術的發展。掃描探針顯微鏡,以原子力顯微鏡為代表,是一系列的顯微鏡,使用一個小探針來掃描樣品的表面,以提供高倍放大。Afm掃描可以提供各類樣品的表面狀態信息。

與傳統顯微鏡相比,原子力顯微鏡觀察樣品的表面的優勢高倍鏡下在大氣條件下,並且可以用於幾乎所有樣品(與某些表面光潔度要求)並可以獲得樣品表面的三維形貌圖像沒有任何其他的樣品制備。

掃描後的三維形貌圖像可進行粗糙度計算、厚度、步長、方框圖或粒度分析。

與sem輻射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