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可口可樂的網路營銷

可口可樂的網路營銷

發布時間:2020-08-10 13:58:02

1、可口可樂與WOW的網路營銷

這位朋友,我公司之前使用過旺道 感覺不錯。

2、結合可口可樂網路營銷案例的成功經驗,分析網路對企業的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

營銷並不是單一的,不可以只重視線下的傳統營銷模式,也不能在互聯網的大時代背景下只注重網路營銷,必須二者相結合,其實網路營銷與線下營銷的概念是是想通的,不同只是在於使用的平台與方式的不同,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使之發揮出最好的營銷效果。線上的營銷成本低見效快,切覆蓋面廣,數據可監控分析。但是不足是由於於現階段網民對於網路的信任度不高,而 線下渠道比較真實,且容易考察。

3、可口可樂的網路營銷推廣技術和模式

可口可樂等大型公司。一般都有地推硬廣。網路營銷的手段。一般都有外包。公司內部會做對接。外包的花。都是找一流的網路公司制定營銷方案。投入都是很多的。不是一般小企業和個人能夠承擔的。

4、可口可樂的營銷戰略與營銷策略

你可以從下面兩方面區分開來,如下:
市場營銷戰略是基於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向市場轉化過程中的必須要關注的「客戶需求的確定、市場機會的分析,自身優勢的分析、自身劣勢的反思、市場競爭因素的考慮、可能存在的問題預測、團隊的培養和提升等綜合因素,最終確定出增長型、防禦型、扭轉型、綜合型的市場營銷戰略,作為指導企業將既定戰略向市場轉化的方向和准則。
市場營銷策略是企業以顧客需要為出發點,根據經驗獲得顧客需求量以及購買力的信息、商業界的期望值,有計劃地組織各項經營活動,通過相互協調一致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
綜上所述,戰略是個更大寬泛的概念,策略可以從4P上出發。

5、可口可樂網路營銷的成敗?他與百事的優缺點?!

可口可樂:作為外國品牌,而積極融合中國文化,實施廣告本土化策略的典範。

對於可口可樂,實在是一言難盡,它太富有傳奇色彩了。2001年《商業周刊》公布的全球100個最具價值品牌名單中,可口可樂以高達725億美元高居榜首。二十世紀調查顯示,全球最流行的三個詞分別是上帝(God),她(her)和可口可樂(Coca Cola)。可口可樂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企,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做廣告的。1984年英女王訪華,英國電視台BBC拍了一個紀錄片給中國中央電視台放。作為外交禮節,中央電視台必須播放,但苦於沒錢給BBC,於是找到可口可樂要贊助。可口可樂提出了一個贊助條件:在紀錄片播放之前加播一個可口可樂的廣告片。這成了新中國電視廣告歷史上的開篇之筆。此後很多企業寫報告問「可口可樂可以做電視廣告,我們行不行?」於是做電視廣告的口子打開了。

撇開可口可樂榮耀不論,可口可樂的廣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可口可樂公司的前老闆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樂99.61%是碳酸、糖漿和水。如果不進行廣告宣傳,那還有誰會喝它呢?」從歷史上看,可口可樂公司機以廣告投入巨大而取勝的。如今可口可樂在全球每年廣告費超過6億美元。中國市場也不例外,可口可樂在中國每年廣告投入高達幾千萬元。

起初,可口可樂是以國際化形象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的,憑最典型化的美國風格和美國個性來打動消費者,所用廣告也是美國亞特蘭大版本。臨近20世紀末時,可口可樂意識到,要當中國飲料市場的領導者,品牌融合中國文化才是長久之路。於是在1997年,可口可樂的廣告營銷策略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在中國推出的電視廣告,第一次選擇在中國拍攝,第一次請中國廣告公司設計,第一次邀請中國演員拍廣告。可口可樂開始大踏步實施廣告本土化的策略。

可口可樂廣告本土化策略,首先體現在其廣告與中國文化的結合。中國人喜歡熱鬧,尤其是春節這個合家團聚的日子,而可口可樂廣告引人注目的手筆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節賀歲片了。可口可樂賀歲片選擇了典型的中國情境拍攝,運用對聯、木偶、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通過貼春聯、放煙花等民俗活動,來表現中國濃厚的鄉土味。可口可樂還就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入世大打廣告宣傳,現在它又大力贊助中國足球隊,聲稱喝可口可樂,「分享世界盃精彩」。可口可樂儼然成了中國本地產品,而這種鄉土形象,確實達到了與中國消費者溝通的效果。

其次,可口可樂積極選擇華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可口可樂一貫採用無差異市場涵蓋策略,目標客戶顯得比較廣泛。近來,可口可樂廣告策略把受眾集中到年輕人身上,廣告畫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為主體。1999年,先是起用張惠妹,這個女歌手潑辣、野性、「妹」力四射,贏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愛,然後由新生代偶像謝霆鋒出任可口可樂數碼精英總動員。

2001年又推出當紅偶像張柏芝,作為可口可樂夏季市場推廣活動的形象代言人,緊接著就是跳水明星、三屆奧運冠軍得主、中國跳水皇後伏明霞與可口可樂簽約,成為新世紀「雪碧」品牌在中國的第一位廣告代言人。電視廣告中伏明霞從千米高空的飛機上騰空躍起,落在晶瑩剔透的冰雪中,暗示了雪碧的清新直爽。據稱,起用華人新生代偶像做宣傳之後,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銷售增長了24%。

可口可樂不愧為世界第一品牌,具有長期的戰略眼光。為了長期保持在中國軟飲料市場的霸主地位,它的廣告策略可以放棄美國思維,而主動融合中國本土觀念。這種本土化策略,受到了每一位中國民眾的歡迎。據中央電視台調查咨詢中心數據,可口可樂已連續7年在市場佔有率、最佳品牌認同比例和品牌知名度上名列第一,中國現在有90%的消費者認識可口可樂。可口可樂的廣告本土化策略值得欲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借鑒,比如聯合利華的力士香皂的廣告代言人常是國際女明星,如今堅持聘請中國女明星如李嘉欣、張曼玉、舒淇。作為本土化策略的榜樣,可口可樂列為十佳廣告策略排行榜第二名當之無愧。

6、可口可樂銷售模式是怎樣的?

可口可樂的業務代表和其他公司的代表一樣,都是在當地進行具體的市場調查,摸清當地飲料產品的供銷情況,盡量多的讓可口可樂佔領當地市場,為上級公司在當地的營銷策略提供建議和參考,經常在當地的一些銷售飲品數量大的地方咨詢買賣雙方,分析競爭對手的競爭手段,反饋給上級公司使上級公司能及時作出有效的應對反映。其實說白了就是拉客戶呀!呵呵,要是在當地能有些小門路就更好了,辦事也方便。。
舉個小例子,作為當地的代表,你得知當地將有大型賽事、慶祝活動、大型集會活動。。。你就可以提出建議在活動的時候舉行一系列的可口可樂的促銷活動,拉攏更多的銷售商和買家。。
關鍵在於要摸清當地的實際情況,協助上級公司制定針對當地的營銷策略和方法。
以前可口可樂的銷售環節是通過一級批發商到二級批發商,再到終端客戶。雖然那時公司也有業務代表隨時保持與客戶的溝通,但畢竟力度不夠,很多情況下是將貨發給一級批發商,就不再過問。在這種傳統營銷模式下,基本上是批發商自己尋找下線客戶,拉來訂單後向廠家要貨,可口可樂只負責生產,卻不清楚貨物究竟被賣到哪個區域,市場分布情況如何。客戶管理非常鬆散,可口可樂難以准確把握市場。

隨著業務代表對市場的不斷深入,可口可樂調整了營銷策略,推出了101銷售模式,將一部分批發商定義為101客戶,省略二級批發商環節,直接面對零售終端。

所謂「101」,即「1」——「一體結盟」(將批發商看作可口可樂的一部分),「0」——零售目標,「1」——「一瓶在手,歡樂無窮」。

這些101客戶,主要由大的批發商和原來的區域配送中心轉變而來。轉為101客戶後,批發商們不再需要到處尋找客戶,而可以「坐享其成」。由作為可口可樂正式員工的業務代表直接從終端拿到訂單,交給101客戶,再由101客戶在最短時間內按訂單將產品送到每一個終端客戶。

可口可樂的每個裝瓶廠下都設置有二三十個分公司,比如福建廠設在廈門,則漳州、福州等城市都會設有分公司。所謂分公司,也可以叫做營業所或辦事處,通常由一個財務人員、一兩個負責經理,和一大批業務人員組成。每個分公司掌握幾十家101客戶,將他們按線路或區域劃分,每家又面對幾十個零售終端。如果在某個區零售終端比較多,101客戶也相對增加。在終端密集的地方,一個鎮、一個縣就會分布一個101客戶。即使像農村小店這樣的終端,也都由101客戶直接負責配送,中間再無批發商。這樣下來,整個可口可樂系統就擁有了幾萬家101客戶。

針對每家101客戶,可口可樂都為其配備一個或幾個專業業務代表。他們每天去拜訪自己負責區域內的零售店,以掌握對方的需求。在大一點的101客戶手下,業務代表甚至還分為不同工種,有跑餐飲的,有跑街邊小連鎖店和冷飲店的,還跑網吧等場所的。每種客戶需求都不相同,時間長了業務代表們談判起來就很熟練,業務越做越容易。這樣一來,每個裝瓶廠都能直接掌握了幾萬家終端客戶,業務代表們在拿到訂單的同時,給還可以隨時向對方介紹新上市的產品和近期的促銷政策,為下一步的銷售做鋪墊。

與可口可樂的網路營銷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