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5g網路如何全國推廣

5g網路如何全國推廣

發布時間:2021-01-30 14:05:06

1、如何開通5g網路

目前聯通已在全國50個城市開通5G網,您可以下載並登錄聯通手機營業廳APP,點擊「服務>5G>附近5G」查看身邊的5G網路覆蓋范圍。

2、中國5g網路什麼時候能普及?_

3、全國5G用戶最多的5個城市都是哪裡?

根據2020年7月25日中國通訊學會和騰訊手機充值、騰訊安全戰略研究部共同發布的《2020年 5G通訊發展白皮書》顯示中國5G用戶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北京、廣州、東莞、上海,其5G用戶比例依次為4.3%、4.1%、3.0%、2.6%和2.5%。

在上榜的5個城市中,北京、廣州、上海的出現令人毫不意外,作為5G網路首批體驗用戶的所在城市,同時作為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高度集中的三個城市,5G網路基站的建設得到了政府和財政的大力扶持。另外還有經濟特區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與香港隔海相望,背倚大灣區,經濟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在榜單中的還有東莞這座城市,人們可能一下想不到為什麼東莞會在眾多城市中殺出重圍,擠進前五。其實,早在2019年10月31日,東莞的5G便進入了商業使用。同時,轉型後的東莞聚集了很多優秀的信息企業,東莞2018工業100強企業中,有63家企業已開展或正在開展5G相關業務。我們十分熟悉的oppo、vivo等廠家在東莞都設有生產基地和辦事處。同時東莞政府為吸引更多的信息化企業入駐,積極推進5G網路的建設。以松山湖和濱海灣為主體的高科技企業基地。一系列的政策使得東莞盡管不是首批5G的推廣體驗城市,但後勁強勁,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就將5G網路廣泛推廣起來。

白皮書報告還指出,在各年齡段里,30-39歲的人群是5G使用者里的主力人群,佔到總年齡段比例的30.31%,首先5G通訊的資費目前還不算便宜,30+的人群手中掌握著更大的財富比例,同時他們也比老一代的人更容易接受新技術的推廣。報告顯示,未來2年將成為5G發展的窗口期,在此期間5G網路的建設將進一步擴大,5G套餐資費也將進一步降低,與此同時帶來的將是更多地人開始使用5G網路信號。真正的萬物互聯時代來臨將在未來兩年時間里打下堅實的基礎。

4、現在5G網路全國都覆蓋了嗎?是不是在哪都能用?

截至抄2020年8月,5G網路沒有實現全國覆蓋。目前主要是省會和一線城市覆蓋較為好些,其他地方特別是到地市和縣份基本沒有。

預計到2020年年底,5G信號基站能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2019年年底將在全國50個以上的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明年年底將覆蓋所有地市以上城市。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之前也宣傳合作共建5g基站。



(4)5g網路如何全國推廣擴展資料:

5G的技術原理

三星電子通過研究和試驗表明,在28GHz的超高頻段,以每秒1Gb以上的速度,成功實現了傳送距離在2Km范圍內的數據傳輸。

此前,世界上沒有一個企業或機構開發出在6GHz以上的超高頻段實現每秒Gb級以上的數據傳輸技術,這是因為難以解決超高頻波長段易畸變導致傳輸較短等難題。

三星電子利用64個天線單元的自適應陣列傳輸技術,使電波的遠距離輸送成為可能,並能實時追蹤使用者終端的位置,實現數據的上下載交換。超高頻段數據傳輸技術的成功,不僅保證了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也有效解決了移動通信波段資源幾近枯竭的問題。



5、5G將在2020年前實現商業化推廣?

上個月,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 「到2020年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的目標,其中5G商用將成為重要貢獻力量。要求推進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加快5G標准研究、技術試驗,確保2020年啟動5G商用。這被認為是5G最新的「小目標」。

5G網路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帶給人們的第一感受就是——「快」!與4G相比,5G峰值速率呈數10倍增長,從4G100Mb/s提高到幾十Gb/s。也就是說,1秒鍾可以下載10餘部高清電影,可支持的用戶連接數增長到100萬用戶/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滿足物聯網這樣的場景海量接入。

然而,這只是5G最基礎的本領,5G更大的「威力」,在於它的「低時延」特性。4G網路下,終端到基站的時延一般為5毫秒,終端到伺服器的時延為50~100毫秒。5G網路下,終端到基站的時延可降低到1毫秒,終端到伺服器達10毫秒。 其中在醫療領域中,遠程醫療不僅需要租用大容量的網路線路,而且在手術過程中,會因為網路延遲導致手術出現偏差。而5G技術完全彌補了現有遠程醫療網路的缺陷,網路傳速延遲幾乎為0,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5G還將進一步應用到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以及創新出新的生產方式。同時5G還將滲透到車聯網、物聯網等相關產業,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盡管離5G正式商用還有一年半的時間,但眼下三大運營商已能捕捉到5G的身影。其中,電信方面早前表示將以5G創新示範網建設為契機,2019年實現5G試商用,2020年實現重點城市的規模商用。

在車聯網領域,5G的超可靠、低時延特點正中V2X及自動駕駛所需。近年來,V2X的技術發展嶄露頭角,但現有的4G通信技術既無法完全滿足V2X的需求,也難以達到自動駕駛的技術「標配」。從網聯汽車向遠程駕駛、車輛編隊和真正意義上的無人自動駕駛轉變,需要網路技術進步的支持,5G恰恰能夠提供這些能力。過去十年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雖然雷聲頗大但雨點甚小,在於基礎技術仍存在瓶頸,而5G網路的商用勢必為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的融合提供更合適的契機。

如今,5G技術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全球通信運營商正在加速推進5G技術驗證和商用。據GSA統計,截至2018年7月,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規劃或已經啟動5G頻段拍賣,67家運營商計劃2018年至2020年啟動商用5G。

「在3G、4G的時代,牌照發放方面,我們比發達國家晚了很多年。而且,在3G、4G的標准上面,應該說我們還是後來者。如果說3G我們取得了突破,那麼4G就是並跑,趕上了國外發達國家。而在5G的牌照發放上,不會晚於發達國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

對於社會公眾和各行各業來說,5G不僅僅是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它更是一種全新的網路,以更有意義的方式連接汽車與城市、醫院與家庭、人與周邊萬物。你期待嗎?

6、5G網路實現全國覆蓋會還需多長時間?

到2020年底中國將實現所有地級市覆蓋5G網路,5G終端有望迅速多樣化。

5G具有大帶寬、多連接、低時延等特徵,這意味著信息流傳輸的通道更寬;另一方面,人工智慧(AI)的出現使得計算機計算分析能力更強,因此『5G+AI』可以衍生出很多產業、消費同步升級的場景,如智能音箱、保姆機器人、安保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無人車或無人機等。」唐本亭說,目前中國移動正在大力打造5G應用,使其融入千行百業。

(6)5g網路如何全國推廣擴展資料

5G的發展,更將帶動供求兩端同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到2020年底力爭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覆蓋5G網路。有機構預測,在新一年5G將成為手機標配,5G終端將迅速多樣化。

楊超斌表示,新的一代技術,一般會持續10年甚至是更長時間。對於5G來說,整個網路建設、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並不是一開始全部就緒,在未來5—10年裡,會持續不斷地演進,持續不斷地構築起來。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中國三大運營商已在全國各城市做了大量實驗,為5G商用部署做了大量准備。還有一個優點,中國基本上所有站點都是通過光纖到站,實際上為5G建設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楊超斌說。

7、我想加入聯通5G蜂行動的推廣當中,如何操作?

您好,根據中國聯通公布的辦理流程,用戶首先要通過發送查詢簡訊確認攜轉資格,然後專填寫用戶信息並選屬擇心儀的套餐提交攜入申請,提交成功後,會有工作人員配送新SIM卡,並協助完成激活工作。聯通5G套餐已經在10月31日正式上線,當前聯通5G套餐產品暫時有暢爽冰激凌5G套餐和騰訊王卡5G套餐,如需要了解更多詳情,建議可以致電10010客服熱線咨詢了解。溫馨提示:不同省份地市政策可能存在差異,以歸屬地政策為准。謝謝。

8、5g啥時候能全國普及?

5G普及時間范圍在2024年到2029年之間。

標准意義上的5G大規模商用,非一朝一夕之功。5G的覆蓋速度將遠遠慢於3G、4G,全面覆蓋可能需要5年到10年。

5G普及條件待完善:

從各方面條件來說,5G短時間內還難以普及,這與5G網路的覆蓋范圍、5G套餐與5G手機價格以及5G應用場景有關。

1、在覆蓋范圍上,目前,北京和上海成為5G信號覆蓋最多的城市,廣州、杭州等城市也實現了5G網路連片覆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今年將分別在至少40個城市覆蓋網路,並在部分城市推出5G服務。

但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這些城市主要集中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三四五線城市目前還無緣5G。

2、在價格上,用戶的接受程度也並不高。5G套餐公布之後,不少網友表示「太貴了,用不起」。

目前,國內已經上架的5G手機也並不多,其中,價格最便宜的也在3000多元,且大都是「被閹割」的單模產品,它們僅僅只支持非獨立組網模式,而到了明年,國內獨立組網會大規模鋪展開。

3、對於個人用戶來說,社交、上網、看視頻或者玩游戲,4G的網速已經足夠,因此,拋開價格因素,很多用戶更換5G套餐的意願並不強。

在201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現場,一位中國移動技術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100Mbps(4G)已經足夠普通個人用戶使用,500Mbps和1GMbps都是給行業客戶用的,主要用於直播或者車聯網、遠程醫療等專業場景。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指出,用戶普遍依賴的智能手機,如今還並沒有殺手級的5G應用,用戶的體驗無非是看電影、玩游戲比之前網速更快一些,但還沒有真正需要5G才能實現的應用誕生。

10月29日,在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就表示,現在由於手機缺乏特別的應用,所有使用5G手機的人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測速度。

用資深通信專家馬繼華的話來總結,5G的普及取決於終端的完善和價格、運營商的網路建設以及應用的牽引能力,三者缺一不可。現在套餐的價格定了,三家資費標准與套餐制度趨同,從此進入不打價格戰、回歸比拼網路質量、服務感知的時代。

(8)5g網路如何全國推廣擴展資料:

5G普及應用將帶來以下機遇:

1、VR將呈爆發式增長


對於5G所帶來的便利,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朱重烈認為,隨著5G加快進入商用階段,我們即將迎來一個智能互通、萬物互聯的高速移動互聯時代。

互聯網傳播格局和媒體生態正面臨著一場巨大變革,低延時、高速、高可靠的網路核心和網路晶元等區域化技術將使網路直播、網路視頻等應用更加廣泛深入,依託5G的社交平台,將成為大眾傳播的重要技術設施。

用戶的角色從新聞內容的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傳播者,互動化、個性化、傳播化的內容生產和分化特徵將更加明顯。


「每一次工具或者重大技術的變革,都會推動人類經濟社會形態向前進步,5G的普及應用又將推動互聯網加速迭代、信息傳播加速變革,人工智慧社會即將到來。」

封面傳媒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鵬認為,5G時代的本質是一個新的數字革命,面向2020年以及未來,可以肯定,5G、VR、AR蘊含著改變社會的力量,兩者加持在一起,人類社會將更加美好。

同時,由於網路的限制,我們目前的VR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但5G時代將會使VR爆發式增長,VR將會帶動信息傳輸、社交、娛樂等領域的變革,帶來更大的信息消費產業集聚。

2、變革到來時定力很重要


「一場大的變革到來時定力很重要,態度也很重要。」中國網副總裁李富根認為,5G等新技術的到來是一件好事,但也必須面對挑戰,一方面,網路媒體要密切關注新技術的發展態勢,重在應用和融合,要和自己媒體產業鏈上的優勢做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要關注用戶變化,主流不主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自身擁有的用戶數量,如果用戶在失去,那麼,所謂的主流就不得不讓位於他人。因此,用戶很重要,他們的需求、體驗是必須關注的。

3、生產製作端要適應消費變化


5G技術對視頻內容的推動將是最為直接的,在智能互聯時代,如何做好短視頻,更是一個新挑戰。中國軍網總編輯韋偉認為,短視頻關鍵是思想力,短視頻因為有了思想而不「短」,而且不淺。

短視頻的話題或者內容應該是貼近社會熱點的,或者說要緊密貼近網友的關切。每年徵兵宣傳片會受到很多關注,包括抖音十幾秒的內容,因為它傳播的是正能量的內容,是有思想力的。正能量在網上永遠都是有市場的。


如果生產出一個好的短視頻,發布以後是什麼效果?「我拿起水杯喝一口水,這30秒左右的時間,點擊量能增加1萬,而且,這樣的效果能持續一個小時。」中國青年網副總編輯王海談及切身體會時補充道。


「可以看到,用戶消費習慣、消費行為都在發生變化,媒體在生產製作端一定要適應消費變化,否則我們的傳播力、帶來粉絲的能力就會發生大規模的下降。」

微博首席執行官王高飛表示,用戶在信息流里消費視頻,每個視頻會快速瀏覽三五秒鍾,最多不超過10秒鍾,如果這10秒內用戶沒有決定繼續觀看,那麼,這個視頻就會被其忽視,更不用說他會點贊、關注、傳播。一樣的素材,製作的不同會帶來傳播力10倍左右的差距。


可以看到,過去一年以視頻為代表的媒體矩陣正採取不同打法適應市場,人民日報社、央視等央媒在微博根據不同的領域、興趣、地域打造著適應時代變化的矩陣品牌。而微博等平台端也在不斷優化產品,提高製作、傳播效率,讓各自平台更高效地服務媒體合作夥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5G全面覆蓋至少還要5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5G普及應用將帶來哪些機遇

9、5g套餐為何推廣這么難?用更快的網速,難道不好嗎?

流量太貴,手機一般2-3年換一次,現在新手機大部分帶5G了,明年5G手機擁有量不會少。買著著5G的套餐,卻使用著4G的網路,耍猴?

首先對於老百姓來說,4G不限速完全夠用了,其次現在電話越來越少,都是流量視頻,所以按照5G包月,流量沒加多少,而話費增加了,也就是增加了負擔,這是不願意承擔的,另外現在人民幣貶值,物價高漲,導致居民負擔更重,壓力更大,也是不願意使用5G的緣故,其四,在原來的4G網速上面增加5G,而加錢的情況下,才加了10G流量,也就是三四十G流量,如果按照5G網速流量使用,兩天就沒了,有多少人敢使用?

現在5G在國內就是個概念而已,真正有5G網路覆蓋的地方很小。幾萬個億RMB的基站建設可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現在拿個4G手機在沒有5G網路覆蓋的地方搞個5G套餐有什麼用。1、5G套餐貴且流量並不比4G套餐多多少;2、沒有特別要求5G網路的爆款應用拉動,目前4G網路已基本滿足,按這樣下去只會越來越難推廣;3、網路覆蓋不足,當前運營商要發展5G必需要大幅度釋放區隔5G網路下的流量來拉動(比如12X套餐包5G網路100G以上流量),而且當前釋放區隔網路流量情況下,需要4G與5G網路硬切換(即由5G網路切換回4G要屏幕提示並用戶確認);4、離開這些即使運營商發展了的5G公眾用戶也只是KPI壓迫下的變形結果,而非真正用戶需求。

這就好比豪車和普通家用車一樣,大家都知道豪車好,跑得快,但是消費能力和消費場景決定了消費品的受眾,10萬元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為什麼要花一百萬?運營商最大的失敗就是:把一個最普通的生活消費玩成了奢侈品,並且這個奢侈品還遠遠達不到人們對它所期待的價值,造成多數人心裡抵觸!對於目前手機而言,並沒有什麼5G場景應用。

目前5G單單是提高了網速,但是4G在線看高清也不卡。資費貴那麼多,為什麼要用5G套餐?我現在就是5G手機,連5G網,享受4G的上下行速率,非常奈斯。比以前的4G快不少。

5G推廣未達預期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代表性應用場景,尤其是針對個人用戶側的場景和應用。從3G到4G,體驗的躍遷是非常明顯的,甚至催生出了眾多全新的生活內容,但從4G到5G,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產生「殺手級」應用。多數消費者對5G的印象就只有「快」,但「快」沒有與之對應的使用場景,人們依舊在使用4G網路下就已經廣泛鋪開的內容(游戲、視頻、直播等)。

打比方說,從3G到4G就好像買婚房的剛需,而4G到5G就像改善性住房需求,消費者對待二者消費意願存在明顯差異,後者需要足夠有吸引力的理由支撐決策。但很遺憾,現在整個行業還沒能做出這樣一個「理由」。目前看來,5G還不是給「人」用的,更多的還是側重於支撐產業數字化升級,想想那句口號「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

目前還是因為民用不剛需。 我感覺一般正常的情況下,沒有人有那麼多的需求去,非得用這個快的流量去下電影。有那空走向辦公室連個WiFi或者回家也用WiFi多好啊,在路上用的流量刷個微博之類的4G完全夠用。5G無論大小也是一場工業革命,肯定因為研發,基站建立等成本問題,早期消費肯定是便宜不了,後期因為工業使用以及民用的普及費用肯定越來越低。這個是個趨勢。

主要是套餐費太貴。所以沒有人願意為它買單,三大運營商要主動降低套餐費,肯定有人用,如果你套餐費太貴,結果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用,運營商的成本還是降不下來,但是如果你降低套餐了,全國少說有接近數億人使用你,你成本不就降下來了嗎?不到一年你就盈利了,不降價永遠不好推廣5G。

第一是貴,第二是基站輻射范圍太短,我遇到一個5G基站安裝的一個技術人員,他說5G速度是快,但是每個基站覆蓋范圍在300多米,超過500米衰減得比較厲害,可想而知在城市裡5G基站要達到多麼恐怖的數量才能實現無衰減的程度,4G基站工作原理不一樣有效輻射范圍有幾十公里遠。5G網路出了城市後在高速路或者鄉村路那就完全是沒戲,那裡有那麼多的財力在小路上每300米建一個5G基站哦,偏僻的地方都還是4G網路為主。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目前5G給用戶帶來的改變無非就是速度更快而已,在4G速度夠用的情況下,用戶並沒有強烈願望和需求去更換套餐和終端,如果能出現一個革命性的應用產生,比如4G時代的在線看視頻,3G時代的看圖片,上網聊天,用戶才會大批量換機。

5G實則用處不大,只比4G快一點,商用萬物互聯也不成熟,只能小規模短距離使用,大規模就不行了,說白了5G只是6G的過度,用處並不大,美國制裁華為不是因為5G有多厲害,而是在遏制6G的發展,在為美國爭取時間,6G才會拉大差距。

與5g網路如何全國推廣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