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奇瑞汽車的營銷環境分析?
宏觀可以看兩個一個是短期市場一個是長期市場。
短期市場預計:
1、政策方面:2010年之後短期內(特指2-5年)國家整體調控將以擴大內需,促進人民消費為主,對汽車行業的支持與拉動仍將持續,奇瑞股份奇瑞銷售公司主營的中低端車在未來5年會有更為廣闊的市場環境。奇瑞股份麒麟銷售公司主營的中高端車型受其國產化與技術日趨成熟化在未來5年將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奇瑞股份開瑞主要以微車為主,打拚2、3、4線市場,在五菱的強大攻勢下搶占市場份額,壓力相對較大,但仍會持續增長。奇瑞股份國際公司主要針對海外市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復甦,2010年之後也會有所佳績。所以在未來的3-5年仍是汽車行業的火爆年份。
2、奇瑞自身:隨著2009年奇瑞年銷量接近50萬的滿園飄香,奇瑞的資產在2009年也得到了復甦,先後建立了重卡,電動車等等項目,准備走多元化的路線了,這對一直以做好過車的奇瑞老說,應該是開創了一條新的征程,在未來的1-2年的建設之後再3-8年將是創造收入的時期。
微觀方面:
1、隨之國際社會對環境污染的重視,傳統的汽油機很有可能在將來被替換,但這個日期很難說大概在5年之後吧(2012世界末日就除外了),到那時奇瑞股份的三家國內銷售公司、國際公司可能都會對新的能源系統進行全面銷售(據說現在奇瑞現在在研究新能源的項目呢),至於5年後奇瑞是否能研究的完全,是否能超越的了其他廠家,那就看奇瑞的努力了。
2、奇瑞內部管理問題:據N多在奇瑞工作過的朋友反映了一些問題,比如:流程過長、工作推諉、員工福利等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人民的生活資本將會越來越大,工資、工作環境將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留人能力,人員更新換代和組織機構的不健全也將危機到這樣的企業。
以上是個人的拙見,時間比較短就寫了這些,有事大家多交流哦呵呵。
2、奇瑞汽車營銷模式的發展研究論文怎麼寫啊
與IT業在營銷方面所發生的轉變相比,汽車行業在中國進入空前的激烈競爭後,內外部營銷方面所發生的變化也足夠巨大。現在,以產品為中心的營銷模式正在失去效力,特別是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來說,價格戰已不是長久發展之計。\r\n面對日益緊張的製造廠家與銷售商的關系、不斷降低的製造商與供應商的利潤水平,汽車製造商希望通過整合營銷的新手段,提升產品品質和渠道忠誠度,以實現創新的營銷模式和新型廠商關系。新老結合\r\n 「根據市場營銷的發展趨勢,好營銷應該是以人為中心的營銷,原來以產品為中心的營銷模式,無論降價還是送油票、送年貨,手段五花八門,但都沒有離開一個核心,圍繞車做文章。」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市場營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劉同福告訴《商務周刊》,目前中國汽車行業的營銷正處於轉變之始。\r\n這方面,奇瑞汽車的發展具有一定代表性。2001年,奇瑞推出首款車「風雲」,之後奇瑞多以價格優勢在市場上拼殺,希望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可以支撐企業長久發展的銷量。2006年,奇瑞汽車銷售突破30萬輛。\r\n不過,銷量的增長也給奇瑞帶來困擾,為擺脫中低端產品的市場形象,2005年奇瑞開始進行營銷模式的轉變,希望用更有效的方式應對競爭並提升品牌。\r\n奇瑞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秦力洪告訴《商務周刊》,過去大面上廣告一打,車一發就可以賺錢,而現在由於競爭激烈,這種方式已經難以開展。他介紹說:「奇瑞開始轉向客戶關系營銷,也就是針對消費者個體的精準化營銷。」\r\n秦力洪舉了三個例子。2005年3月,奇瑞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峰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1000輛旗雲轎車作為服務代步車發往全國各地經銷商,這些「服務代步車」用於用戶在車輛保養和維修期間的代步之用。\r\n2006年3月,奇瑞宣布8000多種配件降價30%。「過去汽車都經常降價,降完價配件都挺貴的,有的合資品牌整車降價,配件還漲價,這就不是以客戶為中心。」秦力洪告訴《商務周刊》,此舉希望消費者知道奇瑞車買著便宜,用著也很便宜,「目的就是把客戶價值向售後服務端延伸」。第三個例子是,2006年新上市的奇瑞A5用了半年多時間進行試乘試駕活動,然後邀請活動中的佼佼者參觀蕪湖和黃山。他介紹說,整個活動全國有4萬多人參與,可以說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試乘試駕活動,僅去黃山的消費者就有幾千人,「這就是以消費者的體驗為導向」。\r\n2007年初,藉助2006年全年銷量突破30萬輛的利好,奇瑞又發動了新一年的營銷攻勢——「飛躍07」。由於時近春節,奇瑞選擇多管齊下。1月5日,奇瑞與經銷商聯手推出多種購車優惠措施,比如在春節期間購買奇瑞A5送油卡等。另一方面,12月3日,在貫徹「飛躍07」的口 號下,奇瑞推出「98」一族的營銷概念,把幾乎所有奇瑞車型售價的尾數都統一為9800元,並對外宣稱奇瑞全系列車型降價增配,以刺激市場。\r\n表面上看,這與過去的營銷模式並無不同。但深究起來,奇瑞已經不僅僅是以產品價格為中心,在其涉及的6個品牌47款車型中,大多數售價其實並未變化,而只對幾款車型價格進行了微調。與此同時,根據市場的反饋,奇瑞果斷停產了部分車型,並推出三款新車,藉此理順產品結構和價格結構。\r\n盡管與福特汽車等依靠電影、音樂等更加多樣的立體營銷相比,國內自主品牌企業的營銷策略還略顯稚嫩,但以低價取勝的營銷策略畢竟開始發生轉變。秦力洪表示,降價只是最初級的營銷手段,而奇瑞這次的動作是一個在更高層面的、綜合立體的營銷策略升級。\r\n「這是我們在基於對消費者需求的長期跟蹤研究,以及車型布局更加完整之後的一次整體的營銷變陣,這使奇瑞的產品組合更加優化合理。」秦力洪說。渠道之變\r\n當銷量越來越大而直接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的時候,奇瑞把營銷戰略的目標投向了它的供應商和經銷商。擁有一條高效率高質量的上下游供應鏈,對奇瑞來說至關重要。\r\n2006年11月,奇瑞在北京召開了以「溝通、合作、品質、超越」為主題的2007年度供應商大會。與起步時得不到供應商支持甚至屢遭白眼相比,現在的奇瑞依靠其驕人成就已經獲得了國內外眾多經銷商的認可,他們希望長期維系並發展這種關系。\r\n作為奇瑞汽車的創始人和原董事長,蕪湖市委書記詹夏來也趕來參加此次會議,給奇瑞的合作夥伴們站腳打氣。他介紹說,2006年自己在蕪湖接見了世界上幾乎所有汽車零部件巨頭的一把手,他們對奇瑞都充滿信心。\r\n「奇瑞能否在慘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能否擠入世界汽車列強行列,能否融入世界汽車競爭創造出新的發展模式,有賴於各位的大力支持。」詹夏來說,奇瑞一定會換位思考,想大家所想,盡奇瑞所能,給供應商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他高調宣稱:「把奇瑞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一定會給供應商帶來理想的回報。」渠道之變\r\n當銷量越來越大而直接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的時候,奇瑞把營銷戰略的目標投向了它的供應商和經銷商。擁有一條高效率高質量的上下游供應鏈,對奇瑞來說至關重要。\r\n2006年11月,奇瑞在北京召開了以「溝通、合作、品質、超越」為主題的2007年度供應商大會。與起步時得不到供應商支持甚至屢遭白眼相比,現在的奇瑞依靠其驕人成就已經獲得了國內外眾多經銷商的認可,他們希望長期維系並發展這種關系。\r\n作為奇瑞汽車的創始人和原董事長,蕪湖市委書記詹夏來也趕來參加此次會議,給奇瑞的合作夥伴們站腳打氣。他介紹說,2006年自己在蕪湖接見了世界上幾乎所有汽車零部件巨頭的一把手,他們對奇瑞都充滿信心。\r\n「奇瑞能否在慘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能否擠入世界汽車列強行列,能否融入世界汽車競爭創造出新的發展模式,有賴於各位的大力支持。」詹夏來說,奇瑞一定會換位思考,想大家所想,盡奇瑞所能,給供應商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他高調宣稱:「把奇瑞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一定會給供應商帶來理想的回報。」
3、奇瑞汽車的銷售模式和供應鏈是什麼樣的呀?
奇瑞分網營銷模式
最近,奇瑞推出了讓業界關注的分網營銷計劃。根據奇瑞方面的計劃,奇瑞旗下的五個品牌QQ、風雲、旗雲、東方之子和即將上市的瑞虎,分為S系列、A系列、B系列、T系列,由不同的經銷商代理,原則上每個經銷商只能擁有一個品牌的銷售權。同時,一個城市裡有兩個以上奇瑞經銷商的,都要進行分網營銷。
所謂分網銷售,是指汽車廠家將旗下不同系(品牌)汽車,授權給不同經銷商進行獨立銷售的渠道模式。這種模式目前在國外汽車品牌中實施的比較多,很多國外汽車品牌都早已採用。比如通用旗下就分出別克系列、凱迪拉克系列、雪佛蘭3個品牌進入市場。豐田在中國將區分為一汽豐田、廣州豐田和雷克薩斯3條獨立的銷售渠道。分網銷售已經成為國際汽車業界較為流行的營銷模式。
與國外品牌相比,分網銷售對國內汽車品牌來說,還只是在最近幾年有一些廠家開始涉水。在國內品牌中,與奇瑞的分網銷售相似的,還有吉利和長城。其中,吉利去年就曾將吉利和華普兩個品牌分開來進行運營。今年,吉利又將美日、豪情系列和美人豹梳理開來,分給不同的經銷商銷售。
分網銷售對於汽車品牌塑造的真正意義在於:每一營銷模式,應該把人力物力集中在單一品牌之上。多種品牌的混雜,會造成品牌涵義的延伸,這個品牌就會被稀釋,失去它的威力。以豐田為例,凌志和花冠如果放在一起銷售,人們就會認為凌志和花冠是同一檔次的車,凌志的品牌貶值了。而花冠與凌志放在一起比較,花冠就顯得很差,品位也貶值了,這就是雙貶。品牌銷售,是給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消費,這種消費方式和消費者的習慣、文化與追求享受的水準相吻合。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價格問題,而是價值觀的問題。
但是,我們看到:奇瑞的分網營銷,並非發達國家的「分網」概念:它同時允許一級代理商同時作為其他產品的二級代理。究其原因,一是充分照顧經銷商的贏利,提高品牌專營商的積極性;二是避免經銷商出現打價格戰及其他不規范行為,一定程度上能穩定該品牌的市場價格,防止出現價格上的惡性競爭。同時,有利於廠家細分區域市場,有利於廠家根據區域市場發展情況和消費水平來有側重地推自己的產品,根據市場反饋情況及時調整產品生產線或推出新產品。
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營銷模式,不免讓人想起,我國汽車行業長期以來品牌廠家與銷售商家之間的博弈。廠家與商家之間,如果缺乏品牌的紐帶,則更多的只能是利益關系。商家只要有利可圖,就容易採取短期行為,從而放棄塑造品牌的長遠目標。奇瑞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商家利益和品牌塑造,至少在當前,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從長遠看,其潛在風險也毋庸置疑。
首先,分網銷售是以強勢品牌作為戰略基點的。德國大眾將旗下的奧迪、帕薩特、桑塔納分網的基礎,是上述品牌已經具備了十分清晰的品牌形象與非常強勢的消費者核心。就汽車品牌而言,產品線的擴展、品牌的延伸、多樣化的定價以及一系列其他復雜的營銷技術都是在稀釋品牌而不是在建設它。稀釋品牌的結果是:在短期內會賺到錢,但由於削弱了品牌的力量和競爭力,因而不能持續經營。所以,應該強調將所有的資源集中在單一市場的單一品牌上,保持品牌的強勢。
人們往往認為,沿用同樣的產品品牌能節省營銷資源。其實恰恰相反,品牌如果不能保持其單一特性,品牌之間不能建立起嚴格區分,品牌價值便立即喪失。保持品牌之間的獨立,而不是趨同,這就是品牌維護的「同胞法則」。舉例而言,雪佛蘭在北美市場至少有10種獨立的車型,因為它想銷售更多的汽車。在短期內,它的確做到了。但長期來看,卻破壞了它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對奇瑞來說,無論是旗下的風雲,還是旗雲,無論是東方之子還是瑞虎,品牌形象並不十分清晰,品牌價值尚未完全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來,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的分網銷售體系將是比較脆弱的。
國外汽車品牌實行分網銷售,是在一個比較成熟的基礎上來運作的,這些國外汽車品牌在車型、規模、產量上都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實行分網銷售恰到好處。而國內剛剛發展起來的汽車品牌,在全球的規模都還比較小,發展還不夠成熟,特別是在營銷體系和車型上都不夠成熟,分網銷售並不一定完全適合當前的本土品牌。
國外汽車品牌實行分網銷售,目的在於建立更加精銳的銷售團隊與更加高效的渠道系統。以品牌為導向的分網銷售使得銷售人員在體系中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渠道系統由於經營單一產品系統變得更加專注。奇瑞的方法雖然分了,但實際上,仍然存在著多品牌的混營,這並不真正利於建設富有戰鬥力的銷售系統。
品牌廠家扶植經銷商的根本做法,首先應該是盡可能降低其運營成本。而奇瑞的方法可能給各家一級代理商帶來了相當大的資金壓力,增加建店費用以及人員開支。其人員可能需要實行分流和擴充,甚至整個管理系統都要進行調整。由於直接從廠家進貨的經銷商數量大幅減少,導致流通領域對廠家商品車的吸納能力下降。隨著一級代理商數量減少,可能也使奇瑞的市場覆蓋面受到影響。
然而,一貫擅長出新的奇瑞這只「黑馬」,此番極具中國特色的動作,有可能在汽車營銷界引起陣陣波瀾。上面提到的分網營銷的種種弊端,是原裝移植西方概念才可能產生的結果。也許奇瑞正是因為不肯照搬西方分網銷售在模式,才獨創出此種「分網銷售」。其利弊,最終將接受市場檢驗。
4、奇瑞QQ汽車的特點?
奇瑞QQ的最大特點,濃郁的卡通氣息更是受到年輕人的厚愛。
奇瑞QQ的擁躉們認版為QQ顛覆傳統的微型權轎車沉悶的外形,擁擠的乘坐空間,這一點毫無疑問,畢竟QQ是模仿設計大師喬治亞羅的設計,大師的手筆表現當然非同反響。可這和奇瑞有關系嗎?難道因為你模仿人家的設計就成了自己的成果,就大肆渲染自己的模仿有多出色嗎?
在國際車壇,模仿其它品牌車型設計風格的例子不勝枚舉,大眾POLO和賓士E級風格相似的前大燈;索納塔酷似美洲虎的尾部設計等,但像奇瑞QQ與大宇曼蒂斯這種只是在局部設計略有不同的模仿極其少見,也許這正是奇瑞QQ所引以自豪的。我能幾乎拷貝喬治亞羅的設計,別的廠家行嗎,有這么大本事嗎?當一些人指著雪佛蘭SPARK叫QQ的時候,當許多人以「SPARK就是外形像QQ的車」解釋SPARK的時候,奇瑞QQ設計者們可以自豪的說:「我成功了。」
只有價格可以與SPARK相比
5、分析奇瑞在中國市場的營銷環境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月8日注冊成立,現注冊資本為36.8億元。公司於1997年3月18日動工建設,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轎車下線;以2010年3月26日第200萬輛汽車下線為標志,奇瑞進入打造國際名牌的新時期。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備年產90萬輛整車、發動機和40萬套變速箱的生產能力。
奇瑞公司旗下現有奇瑞、瑞麒、威麟以及開瑞四個子品牌,產品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領域。奇瑞以「安全、節能、環保」為產品訴求,先後通過ISO9001、德國萊茵公司ISO/TS16949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我感覺奇瑞汽車是有他自己的獨步特點的
短短的十年的時間,有現在產量50W輛的成績是很優秀的了。
而且完全走自主研發的道路,(有人會說偷學,模仿等等。這完全都是正常的,而且還是正確的。如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工業,無不都是從學習和模仿起步的,只是人家吸收的更快,更用心做而已。)
反觀,中國其他幾大汽車大鱷,一汽、上汽、二汽等等,幾十年來,幹了什麼?做了幾十年來的外國車,有學習到了什麼?現在開始意識到了自主研發,而所出的所謂自己的車又是什麼?
一汽奔騰?紅旗?上汽榮威?南汽名爵?慚愧啊。。。。
而奇瑞的發展是才是正真民族汽車崛起的標志。
銷售跟產品定位是息息相關的。
初期的奇瑞是大打價格戰,以價格上的優勢搶占市場。當然產品在市場中的哼相比較也是有一定優勢的。正如當年的風雲、旗雲。
現在的奇瑞的產品線很長,從價格幾萬元的微型車,到十幾萬元的商務轎車。從工程專用車,到城市公路越野車,從微型麵包車,到家用轎車等等。
既然有如此豐富的產品,當然覆蓋的領域也是很寬廣的。
而現在奇瑞公司的銷售和售後服務做的也是很到位的。
有了品牌的效應,加上有更完善的跟蹤服務。奇瑞的未來十光明的。
看看每年中國各大城市的汽車博覽會,你就會明白很多的。
那是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