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網路營銷是如何進行績效考核的?
SEM、SEO、網路推廣等網路營銷工作崗位,都是網路營銷的重要環節,但畢竟不是銷售,一般不負責最後的成交環節。主要屬於銷售的前端,類似於市場宣傳
和推廣。所以應當將宣傳效果、客戶的反響、泛義用戶到訪、有效用戶到訪等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同時將一些專業的技能和表現作為重要考核指標。
這里以百度推廣(SEM)為例的考核指標,應當主要包括:
1、點擊量——泛義客戶到訪。
一般而言,用戶只要願意點擊鏈接,就是對產品和服務有一定興趣的人群,可以算作泛義客戶到訪。
2、咨詢量——反映有效客戶到訪的指標之一。
用戶願意進行咨詢,一般意義而言,就是有一定的購買意願,是有效的潛在客戶群體。
3、咨詢率——用戶反響。
影響咨詢率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泛義客戶群中有效客戶的比例,這跟營銷人員選擇關鍵詞、投放策略、頁面設計效果有關,也就是SEM人員自身專業水平的一個體現。
4、平均對話成本——反映有效客戶到訪的指標之一。
到訪的客戶質量越低,平均對話成本就相應的越高;到訪的客戶質量越高,平均對話成本就越低。但是這個指標不可能無限降低,還有可能因為競爭對手抬高出價而不斷升高。所以企業應該正確客觀的對待這一指標,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考核指標的參照數值。建議採用不高於一
定水平為主要考核指標,如果賬戶表現優秀應該給予一定獎勵。
註:根據行業不同網路營銷投入的成本可高可低,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也可高可低,長期而言會伴隨這市場自身的規律在變化。所以可以作為一個硬性指標來考核網路營銷工作人員。
2、影響營銷渠道績效的因素有哪些?
羅森布洛姆認為有四個重要因素影響著渠道成員績效評價的范圍和頻率,它們是:
1.控制的程度。控制力越強、越能獲得整體渠道成員的績效。
2.渠道成員的重要性。如果依賴渠道成員的程度越高,越需要對其績效做適當的測量。
3.產品的特性。在一般情況下,產品越復雜,越需要進行廣泛的測量。
4.渠道成員的數目。如果採取密集式分銷,則不需測量過細,重點在特殊的情況;但如果是選擇性的分銷方式,則需非常謹慎地測量。
斯特恩、科蘭等對各影響因素進行整合,認為渠道績效會受到下列因素影響:
渠道的環境,包含分銷渠道功能與流程;
渠道策略和規劃;
渠道結構和組織行為因素,包含角色、權利、依賴、沖突、協調與和合作;渠道關系管理
,包括政策、溝通內容和信息溝通系統等。
對國外各學者的研究進行總結和歸納,我們可將影響渠道成員績效的因素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渠道運行環境,包括技術、法律、經濟及市場競爭等因素
此環境因素可以需求和供給環境來分類,前者包含了人口統計、消費者資源與社會文化環境;後者則包括技術、競爭與法律政治環境。一般而言,渠道的外部環境影響著渠道結構的形成;渠道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是經濟和技術等水平發展的反映。
2.渠道結構結構是一種集合組成關系。渠道結構描述了渠道中各種類型的成員。市場上共存的每一類成員的密度和數量以及市場上共存的不同渠道的數量。因此,渠道結構可以說是產品或服務由生產商到消費者過程中有關成員階層、數目和彼此間權利義務關系的表現。不同的渠道結構安排會影響到廠商對分銷功能執行績效的控制、分銷和溝通效率以及分銷渠道成本。可見,渠道結構的選擇不僅涉及渠道成本的大小,更會影響產品進出上的管理,良好的渠道結構應是配合成本效益的安排,同時能使組織在系統中有效發揮彼此功能。
3.營銷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企業將產品或服務傳送到經銷商或最終使用者過程中方法的選擇及應用。科特勒(Kotler)等則將渠道策略定義為,企業個體期望在目標市場達成營銷目標的明顯原則;是生產商在市場覆蓋率、銷售成長及獲利能力等目標間做取捨,而對渠道的多樣性、直接性、密度和創新性四個維度所做的決策選擇。通常來講,生產商採取不同的分銷策略(密集性分銷、選擇性分銷和專營經銷),對產品的定價和促銷有著很大的影響,從而影響著經銷商的績效。
4.渠道成員間的行為
渠道行為研究探討的是渠道成員怎樣認識、建立和處理渠道關系;其研究重點是渠道成員如何建立和利用權力,如何處理沖突,如何通過合作獲取競爭優勢。西方學者在此方面的研究非常豐富,他們普遍認為依賴是權力的源泉;它導致權力的產生。大多數實證研究的結果則表明,在依賴與權力之間存在著正向關系,即一個渠道成員越被另一個渠道成員所依賴,這個渠道成員對於另一個渠道成員就有越大的權力。同時,依賴與合作之間也存在正向關系,與沖突之間則存在負向關系。而權力可分為強制性權力和非強制性權力兩種。強制權力導致沖突,降低合作的意願,而非強制權力則減少沖突,提高合作的意願。同時,渠道成員非強制權力的使用提高焦點渠道成員的經濟滿意度;強制權力的使用則降低焦點渠道成員的經濟滿意度。最後,沖突與合作之間是負向關系,即渠道成員之間沖突越頻繁、越嚴重,他們之間的合作意願就越弱;並且合作會提高渠道成員的滿意程度,而沖突則會降低渠道成員的滿意程度。可見,渠道中的權力、沖突、控制、合作等行為直接影響著渠道成員間的關系質量,對其績效有著顯著的影響。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渠道績效並不是一個被動形成的靜態過程,它也會反作用於渠道的結構、成員間相互行為和策略的選擇。渠道決策者們往往會根據渠道績效的表現情況,對已有的渠道層級、成員數目和分銷策略等進行相應的調整;渠道成員也會根據自己所獲績效的水平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這樣,通過兩方面不斷的動態調整,最終將達到一個在當前渠道運行環境約束下的績效最大化水平。
3、網路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 文獻綜述和參考文獻
[1] 侯璘. 網路消費行為對生活方式影響的實證研究[D].. 浙江大學, 2007 .[3] 陳文. 大學生網路信息消費研究[D].. 福建師范大學, 2006 .[6] 田曉華. 旅遊者網路消費行為特徵初步研究[D].. 青島大學, 2005 .[7] 徐練華. 網路消費爭議解決機制研究[D].. 中南大學, 2007 .[8] 魏蕾如. 我國奢侈品網上消費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06 .[9] 韓國盛. 網路經濟及其對傳統經濟理論的挑戰[D].. 武漢理工大學, 2006 .[12] 李東. 網路營銷成本與傳統營銷成本的比較[J]財會通訊(綜合版), 2005,(09) .[13] 張斌. 網上消費群體和購買行為分析[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5) .[14] 何明升,李一軍. 網路消費的數學模型與應用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 2003,(01) .[15] 黎志成,劉枚蓮.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 2002,(06) .[16] 張斌. 網上消費群體和購買行為分析[J]. 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5) .[17] 葉文. 影響網路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素分析[J]. 天津商學院學報, 2001,(02) .[18] 田劍,馮鑫明,祁麗. 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行為分析[J]. 華東經濟管理, 2001,(01) .[19] 葉文. 網路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J].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4) .[20] 黃珊,劉躍. 消費者網上購買行為分析及對策[J]. 價值工程, 2004,(07) .[21] 曹義鋒,薛君. 網路消費者行為研究綜述[J]. 商場現代化, 2006,(24) .[22] 肖煜. 網上消費者消費行為研究[J]. 開發研究, 2004,(05) .
4、網路營銷績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網路營銷績效受到信息的覆蓋面和針對性。覆蓋面,就是宣傳推廣的力度,范圍與精準性的把握,其次就是客戶的咨詢與購買,售後的文字。網路營銷只是起到互聯網的引流與推廣的作用,以及產品在互聯網的產品價值的呈現與展示,能不能吸引消費者的互動與咨詢。最終成交還是會落在產品質量、售後服務以及產品的價格上面。
5、網路營銷的影響因素分析 這個畢業論文該怎麼寫?
網路營銷方興未艾,同時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包括來自消費文化、配送業和技術的限制因素,以及缺乏信任的消費文化,不發達的配送業,小量貨物的配送,效率低、成本高,技術還有缺陷等都困撓著網路營銷。 90年代初,網路走出學校和科研機構,步入人們的生活,商業也把眼光轉向了它,於是出現了新的業態,網路營銷一時被炒得沸沸揚揚,然而時至今日,生意並沒有預計中紅火。網上購書最早的瀛海威開展業務三個多月,收益並不多,大抵持平,賽百威、北京在線等營業額也不樂觀。網路營銷怎麼啦?筆者提出了幾個觀點,分析了網路營銷在中國現實條件下的幾個限制因素。 一、現實消費文化對網路營銷的影響 近年來,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已成為全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消費者權益在受損心態的驅使下,自然調整了自己的購買行為,重新樹立了自己的消費價值觀念。買者與賣者之間不再是信任,而是報以懷疑的態度。由於存在疑慮,消費者在作出購買決定之前,要從多種渠道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尤其是要對商品作仔細的檢驗、挑選,盡管他們也可以從銷售商那裡獲得充足的信息,但由於缺乏信任,他們寧可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商品實物和其它渠道中搜尋信息,再作出購買決定。由此而形成的消費文化,我們稱之為「缺乏信任」的消費文化。 網路營銷這一新業態,剔除了交易時展示商品實物這一不便,使買賣雙方超越時空的限制,實現即時異地的迅速產權交易。它有一個暗含的假設,交易雙方相互信任、信守承諾。買方假設賣方的商品服務合格,沒有缺陷;賣方假設買方有支付能力,雙方都會履行交易時達成的承諾。雙方依靠信任,認定網路上傳遞的信息為真,不需要其它輔助信息來證明對方用以交易的商品是否符合交易條件,消費者不需要對商品實物作實地檢驗,就可成交。在「缺乏信任」消費文化環境中,消費者只信物、不信人,必須對商品實物作檢驗,從其它渠道收集信息,才決定是否交易,因此網上的信息並不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網路營銷暗含的信任假設不成立。要完成交易,消費者還需以其它手段獲得更多的信息,這大大阻礙了這一新興業態的發展。 因此,在現實情況下,怎樣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便成了發展網路營銷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假商店、假冒偽劣商品如果充斥於網路之中,會使網路營銷得不到消費者的信任,早早地胎死腹中,最終不能長足發展。應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運行監督制度,杜絕欺騙行為,樹立貨真、價實、量足、守義的商業道德,建立網路營銷誠信的形象。總之,樹立起以誠信為本的消費文化,恢復消費者的信心,網路營銷才能獲得發展的動力。 二、配送業對網路營銷的影響 完整的商品流通過程包括兩方面,一是商品價值形態的轉化過程,通過買賣交易活動,使 商品的所有權由賣方轉向買方;另一方面,又是商品物質形態的轉移過程,通過包裝、儲運等活動,使商品實體真正達到買主的手中。前者稱為「商流」,後者稱為「物流」。商品配送是物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根據用戶的需要,將商品經過必要的集結、加工、分理之後,向相對穩定的收貨人進行分送的活動。配送中心是完成這一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它把生產企業或供貨企業同客戶、消費者之間對應的眾多平行重復的物流簡化為全部集中於配送中心,然後再向客戶擴散的這樣一個集約化的物流關系。 網路的優點在於搜尋和交換信息快捷、方便。賣方在網路上展示商品信息,提供有關查詢,與顧客展開雙向溝通;買方通過網路可以向賣方提出要求,雙方不斷進行信息交流和反饋,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取信息,達成交易意向。雙方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交易過程中的信息搜尋和交換變得方便、容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損耗。然而,這只是完成了「商流」過程,商品的產權從賣方轉到買方,商品的實物還沒有轉移,還要經過配送,使商品物質形態到達買方手中,完成「物流」過程,交易的整個過程才結束。 由此可見,網路營銷的商流與物流是高度分離的,商流在網路中完成,物流脫離開來,由市場的另一部分力量完成。商流與物流越是高度分離,越是要求二者配合密切,相互適應。網路營銷的商流手段和方式是先進的,這就促使物流手段和方式也要先進、高效;網路營銷面對的買方是大量的、分散的,單位交易量少,要求商品物質形態的配送也要分散化,單位業務小量化。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特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物流業取得了不少成績,基本能適應市場的變化,滿足市場的要求,但隨著網路營銷的興起,它的發展就顯得滯後,力不從心了。我國的倉庫周轉率僅為發達國家的30%左右,配送差錯率幾乎是發達國家的3倍。適應市場發展起來的配送中心也存在不少問題。單體規模小,相互間未能很好地聯絡,難以形成規模效應;運行功能不全,大多數配送中心尚無基本的信息處理功能,在儲存、保管、分理方面的條件一般也比較差;技術手段落後,導致對配送的批量和時點難准確把握,機械化程度低,使用大量勞動力,增加了運營成本。 此外,到目前為止,網路營銷的小批量商品主要是以郵寄方式配送,效率低、成本高,當這種單位批量小的業務大量涌現時,單以郵局的力量是很難准確、高效完成這些分散的業務的。市場還沒有分化出能大量地、地域廣泛、低成本、高效地處理這種單位交易量小的業務的組織和企業。網路營銷呼喚這種組織和企業的及早出現。所以,滯後的物流與網路營銷商流的快速、低成本不相適應,使網路營銷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優勢受到削弱,降低的成本被滯後的物流手段吞噬了。由此可見,網路營銷的發展和配送業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三、技術問題 正如所有新技術一樣,網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電子欺騙,偽裝和非法漫遊者的侵入等。而更讓人擔心的是清算的安全問題,許多人害怕在網上使用信用卡。真正的網上購物應採用電子付款方式,而目前的現狀是由於缺少銀行界的介入,人們還得採用傳統的結算方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足不出戶」。當然,訪問的效果如何也是一個問題,可靠性和電話網的質量都是應該關注的。上網簡單的模式是建立一個網路服務中心,通過一根專線租用國際出口,開展網路商業撥號入網服務,這種方式對剛剛接觸網路的普通公眾有方便、實用之處,但各個商業網路不能互聯,互不溝通,造成效率和服務質量都不高。網路要發展和完善,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還很多。 此外,我國目前只有400多萬台電腦進入家庭,電腦普及率低於20%,而家用電腦用於上網的只有2.1%,上網的主要是中青年。可見,網路營銷的市場還很小,面很窄。阻礙網路營銷的發展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國家的宏觀指導和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參考資料:中國網路營銷資訊第一門戶-中國網路營銷網( www.netwin123.com )
6、影響績效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績效的主要因素有技能、激勵、環境和機會四個方面
7、網路營銷微觀環境包含哪些影響因素呢?
你好,網路營銷微觀環境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內部環境
企業內部環境包括企業各部門的關系及協調合作。
(2)供應者
供應者是指向企業及其競爭者提供生產經營所需原料、部件、能源、資金等生產資源的公司或個人。企業與供應者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這種關系既受宏觀環境影響,又制約著企業的營銷活動。企業一定要注意與供應者搞好關系,供應者對企業的營銷業務有實質性的影響。
(3)營銷中介
營銷中介是協調企業促銷和分銷其產品給最終購買者的公司
(4)顧客或用戶
顧客或用戶是企業產品銷售的市場,是企業直接最終或最終的營銷對象。互聯網真正實現了經濟的全球化、市場一體化。它不僅給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營銷空間,同時也增強了消費者選擇商品的廣泛性和可比性。
(5)與競爭者關系
競爭是商品經濟活動的必然規律。
在開展網上營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業務與自己相同或相近的競爭對手。研究對手,取長補短,是克敵制勝的好方法。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