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營銷創意三十六計pdf

網路營銷創意三十六計pdf

發布時間:2020-11-10 11:57:28

1、有創意的"三十六計" 故事,第5計,誰能給我一下,要具體,最好是生活中的細節?

第五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①,就勢取利,剛決柔也②。

①敵之害大:害,指敵人所遭遇到的困難,危厄的處境。

②剛夬 (卦名)柔也:語出《易經·夬》卦。夬,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兌上乾下,意為有洪水漲上天之象。《夬》的《彖》辭說:「夬,決也。剛決柔也。」決,沖決、沖開、去掉的意思。因乾卦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貞卜,所以此卦的本義是力爭上游,剛健不屈。

所謂剛決柔,就是下乾這個陽剛之卦,在沖決上兌這個陰柔的卦。

此計是以「剛」喻己,以「柔」喻敵,言乘敵之危,就勢而取勝的意思。

古人按語說:敵害在內,則劫其地;敵害在外,則劫其民;內外交害,敗劫其國。如:越王乘吳國內蟹稻不遺種而謀攻之,後卒乘吳北會諸侯於黃池之際,國內空虛,因而摶之,大獲全勝(《國語·吳語·越語下》)。

這則按語把「趁火打劫」計具體化了。所謂「火」,即對方的困難、麻煩敵
方的困難不外有兩個方面,即內憂、外患。天災人禍,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農民起義,內戰連年,都是內患;外敵入侵,戰事不斷,都是外患。敵方有內憂,就占它的領土;敵方有外患,就爭奪他的百姓;敵方內憂外患岌岌可危,趕快兼並它。總之,抓住敵方大難臨頭的危急之時,趕快進兵,肯定穩操勝券。《戰國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就是「趁火打劫」的形象體現。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裡失火,一片混亂,無暇自顧的時候,去搶人家的財物。乘人之危撈一把,這可是不道德的行為。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當敵方遇到麻煩或危難的時候,就要乘此機會進兵出擊,制服對手。《孫子·始計篇》雲:「亂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釋孫子此句說,「敵有昏亂,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相互爭霸,戰事頻繁。經過長期戰爭,越國終因不敵吳國,只得俯首稱臣。越王勾踐被扣在吳國,失去行動自由。勾踐立志復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卧薪嘗膽。表面上對吳王夫差百般逢迎,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因國之後,勾踐依然臣服吳國,年年進獻財寶,麻痹夫差。而在國內則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措施。越國幾年後實力大大加強,人丁興旺,物資豐足,人心穩定。吳王夫差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被勾踐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國放在眼裡。他驕縱兇殘,拒絕納諫,殺了一代名將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靡奢侈, 大興土木,搞得民窮財盡.公元前473年,吳國顆粒難收,民怨沸騰。越正勾踐選中吳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諸侯在黃池會盟的時機,大舉進兵吳國,吳國國內空虛,無力還擊,很快就被越國擊破滅亡。勾踐的勝利,正是乘敵之危,就勢取勝的典型戰例。

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願。順帝即位時,年齡太小,只有七歲,朝廷的權力都集中在攝政王多爾兗身上。多爾兗對中原早就有攻佔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業,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遺願。他時刻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明朝的一舉一動。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民生凋敝。崇禎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興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賢臣良將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連更換了十幾個宰相,又殺了明將袁崇煥,他的周圍都是些姦邪小人,明朝崩潰大局已定。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一舉攻佔京城,建立了大順王朝。可惜農民進京之後,立足未穩.首領們漸漸腐化墮落。明朝名將吳三硅的愛妾陳圓圓也被起義軍將領擄去。吳三桂本是勢利小人,慣於見風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勢已去,李自成自立為大順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鞏固自己的實力。而李自成勝利之後,滋長了驕傲情緒,沒把吳三桂看在眼裡,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親,擄了他的愛妾。本來就朝三暮四的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終於投靠滿清,借清兵勢力消滅李自成。多爾兗聞訊,欣喜若狂,認為時機成熟,可以實現多年的願望了。這時中原內部戰火紛飛,李自成江山未定,於是多爾兗迅速聯合吳三桂的部隊,進入山海關,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打到京城,趕走了李自成。多爾兗志得意滿登上金鑾寶殿,奠定了滿清佔領中原的基礎。
[其他的35計在我提供的資料里]
[後來的不要抄我的啊]

2、創業公司怎麼低成本做網路營銷推廣?

任何事情都需要投入的,你想低資金成本做,你就必須投入時間。 時間也是成本,所以沒有真正的低成本可言。
只能說,你想在資金這塊投入少一點,那你就可以嘗試通過社交媒體,內容營銷,找意見領袖評測以及app store等應用商城寫信給編輯自薦等形式去推廣,還有就是SEO。
但這些都要耗費很多精力和時間的,這個自己衡量下時間更重要還是推廣資本更重要。

3、網路營銷策劃案例,及分析它的創意.

一個案例:萊軟教育軟體營銷策劃案 市場環境 2000年全國電腦年銷售量達到800萬台左右,年平均增長率為 60%。目前,我國的社會電腦擁有量1500萬台以上,其中銷售量的半數以上步入家庭,家庭電腦擁有量約為600-700萬台。全國70萬所中小學中,目前有6萬所學校大約擁有100萬台電腦。可見龐大的家庭電腦的擁有量給天翼軟體保證了充足的市場空間。 市場銷售的教育軟體,目前大約在1000種(套)以上,若對應於中小學教材一冊書的一張光碟定義為一種教育軟體,目前研製開發出的教育軟體,大約在3000種以上,據估計,在3~5年內,教育軟體將發展至5000種左右,至2010年將達到1萬種。 2000年我國軟體銷售額為150億元人民幣,其中應用軟體占軟體市場的61.4%,估算教育軟體約占軟體總銷售額的12%約17億人民幣,而針對學生學習的教學軟體市場約有2-3億元。 教育軟體的內容和製造都較為簡單。絕大多數教育軟體沒有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作用,相當一部分是課本的翻版,習題成為了電子題庫,把課堂的「人為灌輸」,變成為「電腦灌輸」;個別的甚至還出現了不當或錯誤;教育軟體的製造水平粗糙,缺乏創新。天翼軟體徹底克服了上述的不足,開創了軟體精品新天地。 從教育軟體市場說,基本上處於一種無序的狀態。由於教育軟體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特色,其研製開發和出版發行屬於國家行為。特別是與中小學教材相配套的教育軟體,更要經過嚴格的審定,才可以進入學校和市場流通。然而,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教育軟體,絕大多數沒有經過有關教育部門的審定,造成了市場秩序混亂。 從教育軟體產業說,經營上的短期行為甚為突出,自吹自擂的標榜性的廣告給消費者帶來誤導;個別教育軟體開發的指導思想,甚至與現行的教育政策相違背;脫離工薪階層不切實際的高價,盲目地追求高利潤。或者,為了排除異己,惡意價格競爭造成市場混亂。 我國有小學生約1.4億人,初中生約5300萬人,高中生約850萬人,全國中小學約70萬所。為這些中小學生服務的教育軟體,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市場,可以說是全世界獨一無二。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大部分的中小學處在農村,電腦還未普及,對教育軟體的需求也不很大。但應該看到,就我國大城市及東部發達地區的中小城市來說,對教育軟體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中西部地區的社會進步,全國各類地區對教育軟體的巨大需求,將逐步地顯著地表現出來,形成教育軟體發展的強大拉動力。 產品市場分析表明,教育軟體的發展過程可以明顯地劃分為三代,以「題庫」、「習題訓練」為核心內容的教育軟體基本上是第一代教育軟體。目前,一些以認知學習理論為指導的教育軟體(如大量的以復習輔導為主要內容的軟體)屬於第二代教育軟體,是教育軟體的主流和各個教育軟體開發實體努力的方向。 第一、第二代教育軟體已不能適應時代改革的需要,不能滿足教育軟體發展的新形勢,不能滿足信息時代對教育改革的要求,大部分軟體還是為應試服務的;不能滿足「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學習」,軟體基本上還是試題的呈現,書本和課堂的搬家,沒有充分發揮計算機認知工具的作用;沒有運用最新的心理科學研究成果。 九十年代末期,多媒體技術及互聯網應用日臻成熟,家用電腦日益普及人們對知識的需求更趨強烈,為教育軟體市場營造了更為優越的市場環境。但教育軟體的市場不僅沒有獲得爆發性的增長,反而處於停滯甚至萎縮狀態,為何市場存在的強烈需求的產品得不到用戶的認可呢?綜合起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對教育軟體認識不深刻,將教育軟體作為電子教材和題庫,對學科教育模式及學生努力的培養不夠重視。 (2) 沒有體現計算機輔助教育在交互性與個性化教學的優勢。當前的教育軟體並沒有發揮計算機輔助教育的優勢,基本上沒有交互性功能,更談不上個性化教育,不能滿足教育的現實需求。 (3)教育軟體的開發缺乏規范而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造成教育軟體缺乏權威性、科學性與實用性。 天翼產品優勢「天翼」數理化系列教學軟體採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軟體技術、製作技術和教學平台,保證了該系列軟體的先進性、交互性和擴展性,該教學軟體運行穩定、操作簡單、智能化程度高、交互性強,突破了國內教育軟體市場「電子題庫」、「課本翻版」的模式,其綜合水平已經達到了國內一流水準,特點分析如下: (1)全三維動畫講解知識點 (2)獨特的智能化人機交互練習 (3)科學的知識結構圖設計,智能化查漏補缺 (4)課程設計和素材加工功能 (5)天翼軟體結構內容豐富、風格獨特、操作簡單 目標消費者定位「天翼全景多媒體教學軟體」是適用於教師課堂教學,學生在家預習、復習使用的特殊產品,針對人群特徵比較明顯,根據天翼的產品特徵,我們認為其目標用戶市場為: (1)高中生及家長

4、有創意的"三十六計" 故事,第2計,誰能給我一下,要具體,最好是生活中的細節?

一、原文和出處

【古兵法原文】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原文今譯】

進攻兵力結集的部位,不如打擊敵人兵力分散的部位;攻擊敵軍的陽剛部分,不如攻擊敵人的陰弱部分。

【出處原文】

「夫解……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也。」

【出處今譯】

凡是解……化解了。現在梁趙交戰,精兵強將必然全部投入放在邯鄲前線,國內只留一些老弱病殘。您不如帶部隊迅速插入魏國的後方大梁,占據京城的要道,沖擊目前兵力空虛的地方,魏國必然放棄趙國而去自救。這一舉既解了趙國之圍,又能進一步擊敗魏國。

二、現代經商典型案例及賞析

【案例】

●房買主趨利避害妙購高價位住宅

台灣某市某戶全家移民國外,欲出售所居住的高價位住宅,賣方要價2300萬元台幣,托與房地產中介公司代理。
該公司業務員接下本案後,積極地策劃廣告,宣傳其所處的優越的地理位置、房間布局的合理性及其配套設施的全面與完善,很快將房子推展到了市場上。
兩周後,出現了一位買主。參觀完本所住宅的里里外外,對各方面的條件甚是滿意,但只出價2000萬元台幣,這與賣主的底價相比尚差300萬元台幣。
業務員無奈,只有回頭找屋主議價。經過3天的商議、協調,屋主終於同意售價降為2100萬元台幣,但聲明不再降價,否則立即解除合約。
售價2100萬元台幣與買價2000萬元台幣相比,仍有100萬元台幣價差。鑒於賣方態度堅決,為了促成這項交易,業務員只好硬著頭皮再回頭找買方協調。費盡口舌,買方態度緩和,做出讓步,同意再加價50萬元台幣,即總價2050萬元台幣。同時,為了表示自己購房的決心與誠意,還當場付了100萬元台幣的斡旋金。
無巧不成書,就在交付斡旋金的當晚,買方又找來業務員,告訴他說:「一個月前我在別處看過另一棟房子,論各方面條件,都比我現在看好的這所房屋稱心如意,只因為當時屋主不肯降價,幾次交涉談判未能成功,我只好放棄了,可誰知事情已過去這么久了,我差不多已把這件事忘掉了,就在一個鍾頭前,那家中介公司突然打電話來告訴我,屋主願意依我的價格出售,可我今天已在第二戶下付了斡旋金,若房主仍不肯降價,固執己見,我衷心地希望您能退回這100萬元台幣。」
這突如其來的事情,可難倒了業務員,對中介者而言,基本上只是個中介性的角色,並無退款與否的決定權,除非屋主同意或屋主接受買方的價錢後,買方又反悔不準備買房,才能將其預交的斡旋金進行沒收。而就眼前面臨的情況是:一方言明不再降價,而另一方則聲稱打死也不可能再加價,中介者處在夾縫中,真是左右為難。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盡快把信息傳給屋主,由屋主自行決定。
屋主聽到消息後,也犯了難。既然買主更中意前一戶房子,就有可能反悔,若我答應他的要求卻反遭對方拒絕,我就有權沒收他的斡旋金,這樣就等於本錢下降了100萬元台幣,以後再怎麼賣都是賺。但賺這100萬元台幣的前提是必須接受買方的價格——2050萬元台幣,即需在原售價基礎上再降價50萬元台幣;若不願意降價50萬元台幣,在目前經濟不景氣、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交易不大活躍的狀態下,錯失了這筆買賣,新買主不知何時再現,也不知是否還會有人肯出2050萬元台幣的價錢,最重要的是現在是買方市場呀!
因事出突然,賣方左思右想,總想不出一個妥善的辦法,而買方又以「前屋屋主催問甚急」為由不斷來電要求中介早早回話,否則應立即退回斡旋金。局面就這樣陷於僵局之中。
經過幾十分鍾的「深思熟慮」,屋主終於賭博性地同意以買方價格出售,若買方拒絕,則可順理成章地將這100萬元台幣「納入私囊」。
中介人把這一決定轉告買方,買方表面上裝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申辯著:我其實比較喜歡的還是前屋,但後屋的賣方又同意了自己的開價,如果不接受這項交易,將立刻損失掉100萬元台幣。
經過中介人在中間不斷地周旋,買賣雙方終於勉強成交,達成協議。
就本案高價位住宅成交的整個過程來看,似乎「水到渠成」,其實是買方運用「圍魏救趙」的談判策略延伸出來的高明殺價手法,以100萬元台幣斡旋金為誘餌,又以「前屋」之事相威脅,使對方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最終,落入買方所設的圈套,實現了買方削價的最終目的。
另一實例是我國某進出口公司同外商談判制勝之例。
1993年8月,我國某進出口公司從國外進口200萬噸DW產品,我方考慮到該產品質優價廉,頗受消費者歡迎,各大廠家競相訂貨,該公司通過經營該商品也獲利頗豐,盡管由於對方延期交貨使該公司失去幾次展銷良機,蒙受了一定量的經濟損失,但為了雙方長久友好的貿易往來,並未對外商提出制裁。
此後不久,DW產品在國內供不應求,該公司准備進一步同外商洽談重復進口該產品事宜,為給國家節約外匯資金,同時也為了降低進口商品的采購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該公司欲向對方提出降低價格10%的要求。他們當然知道,在國際市場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若在雙方談判一開始就提出該要求肯定會遭到對方拒絕,對方斷難接受,而這就必須採用一定的談判技巧,迫使其就範。
於是,我方經過研究,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設計了一套頗為周密的談判方案。談判伊始,我方就在上次那200萬噸貨物延期交貨一事上大作文章。我方說:「由於你們上次延期交貨,使我方失去了幾次展銷良機,從而導致我方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對方聽罷,以為我方會提出索賠要求,自然心慌意亂,忙不迭地對延期交貨問題加以解釋,表示歉意,爾後便誠惶誠恐地、心神不安地等著我方的反應,看看時機已成熟,我方趁機提出削價的要求,明確指出希望上次延期交易的損失能通過這次減價10%來彌補,對方無奈,只好表示同意。
於是,我方又乘勝追擊,提出由原來的預定的200萬噸增加到500萬噸,對方最終不得不在合同上簽字,談判圓滿成功。
老練的談判者在談判中常常避免就自己真正關心的問題進行強攻,而是指左趨右,繞道迂迴前進,使對方顧此失彼,首尾不能相接,最終不得不妥協。我方談判者正是巧妙地運用了「圍魏救趙」之計,使談判一舉成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圍魏救趙」的「圍」是手段,「救」才是目的,要達到「救」的目的,就要分散對方注意力。商業談判中,成功地運用此計,既要注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又得講究「陰功吹火」,確實搔在對方的「癢處」,避免「明火執仗」,過早地暴露自己。

●塑膠公司投李報桃,被譽為「經營之神」

世界塑膠大王——台灣塑膠公司董事長王永慶被譽為「經營之神」、「台灣企業的救星」。他始終堅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信念,主張企業做買賣必須做到利己利人。因為買賣雙方都要生存發展,都要賺錢,因此必須精誠合作,互惠互利,決不能只為自己賺錢而不管對方死活。因此,他深得用戶歡迎。1986年台幣升值,由原來的40元兌1美元升到37元兌1美元。他親自召開與客戶共度沖擊的會議,決定台幣升值的匯兌損失由台塑全部負責。這樣台塑每日至少損失1億元(摺合300萬美元)。但台塑集團將這部分損失靠內部管理消化,使這一年仍獲利非淺,即發展了自己,也保護了別人,奠定了與客戶合作的基礎,財源滾滾而來。這就叫方便別人,也方便自己;幫助別人,自已也受益。
美國休斯可公司創建人比爾,以350美元起家,在短短10年內發展成擁有1000萬美元資產的美國最大的皮鞋製造商。他之所以能站住腳,靠的就是投李報桃。在創業初期他深知自己財單力薄,不可能單憑個人的實力與同行業的大廠家競爭,必須聯合外界的人力、物力、財力,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以心換心。一次,休斯可公司生產的白鞋帶、白扣的軟皮鞋,在辛辛那提州失去了銷路,零售商天天打電話要求退貨,這可急壞了負責這一地區的批發商古佳倫,他連夜趕來找比爾商量對策。如果把貨收回來,積壓在家裡,批發商將受到巨大的經濟損失。比爾說:「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局面,我決不會讓你受損失,你把白帶白扣的皮鞋統統收回,送到我這里調換別的式樣的鞋。」古佳倫感動地說:「但也不能讓你一個人吃虧呀」。比爾親切地說:「我們都是一家人,誰受損失都一樣,這事理應由我來處理。」這件事傳出以後,全國各地的批發商對比爾更加敬重了。比爾類似的事舉不勝舉。批發商、零售商對比爾為他人著想的做法,以實際行動報答。他們不僅全力推銷比爾公司生產的各式皮鞋,而且在比爾遭到滅頂之災以後,自願組織起來,幫助比爾度過難關。那年,河水決堤把比爾用貸款剛剛新建的現代化皮鞋廠的設備、材料、產品沖得幾乎一干二凈,比爾猶如睛天霹靂,欲哭無淚,他想到了死。在他萬念俱滅的時候,比爾銷售網中幾個較大的批發商登門拜訪,鼓勵他「重振旗鼓」。可是,比爾連還債的錢都沒有,哪還有資金興建工廠。一位批發商爽快地說:「你放心,只要你肯繼續幹下去,錢的事包在我們身上了。」另一位說:「過去,我們困難的時候,你幫助了我們,現在我們也決不能昧良心,袖手旁觀。」5天後,那幾位大批發商召開了來自全國各地幾百位批發商的集資大會,僅僅兩個小時,就湊齊了比爾重建新廠的資金,一星期後,比爾恢復了工廠生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比爾在別人困難的時候舍己為人,伸出援助之手,當他遭受滅頂之災時,他得到了回報。

●草船借箭天下之財為我所用

《三國演義》第46回有一段「草船借箭」的故事:周瑜給諸葛亮出了一道難題,10天之內監造10萬枝箭。諸葛亮明知這是一件欲害自己的「風流罪過」,卻欣然從命,還把日期縮短為3天,當場立了「軍令狀」。第三天,濃霧滿江、遠近難分。諸葛亮在魯肅的陪同下,指揮20隻草船向曹軍水寨駛去,並令船上軍士擂鼓吶喊。頓時,曹營中一片驚恐,以為敵軍攻到,立即命令弓箭手向鼓聲方向射箭。這樣諸葛亮通過草船,憑借大霧,從曹軍「借」了許多箭,完成了「造」箭任務。魯肅驚奇地問:「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霧?」諸葛亮答:「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庸才也。」「草船借箭」的成功在於施計者諸葛亮上通天文、下識地理,博才多學,善於識機和利用它。「草船借箭」雖出自軍事上的謀略,但應用於經濟上一樣可產生奇效。
珠海市西區區長鍾華生為當地引進數億資金的成功就是草船借箭謀略範例。1984年在全國銀根緊縮時,他就構築了「天下之財力我所用」的思路。當時,舉國上下進行改革開放搞活,中央、省、市領導對珠海建設很關心,並積極支持。這對於有頭腦、有眼光、敢於開拓、勇於進取的人來說無疑是個良機。鍾華生也正是這樣的人,他善於識機,認為現在正是吸引外部資金,搞好當地經濟建設的好機會,自己應充分利用。為了使當地荒涼的土地生財,他不惜先讓利、多讓利、讓長利,吸引了大批投資者。而投資者多了,必然帶來人旺,人旺必然帶來地旺,地旺又必然帶來財旺。由於採取優惠辦法,吸引了大量資金,從而帶動了白藤湖旅遊、建築、工業、農業、商業、園林、公路和疏竣等八大行業的發展,聯合發展總公司的年產值亦由幾百萬元迅速上升到近億元。鍾華生善於抓住時機,利用優惠政策和土地資源這條「草船」,採取「先讓利,後得利」的方法,吸引大量外部資金為我所用,達到借「箭」的效果,的確為上策。

【賞析】

「圍魏救趙」用於現代化經商賺錢中,企業經營者必須要具備一定條件,需要有過人的眼光和超群的才智,有廣博的知識,善於觀察周圍的環境變化,發現和尋找機遇;抓住對方的實質,採取避實擊虛,後發制人的經營技巧;要有敢冒風險的膽魄,有機遇出現時一定要緊緊抓住,以達到趨利避害,贏得最終賺錢的目的。

5、有創意的"三十六計" 故事,第一計,誰能給我一下,要具體,最好是生活中的細節?

第一計是瞞天過海

出處: 清·無名氏《三十六記》:「瞞天過海。」

原文:陰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白話文:如果以為已經防範得十分周密了,就容易麻痹大意,鬆懈輕敵;經常見到的事物,看慣了,便不會產生懷疑。豈不知,陰謀詭計往往隱藏在明擺著的事物中,並不與公開的形式相矛盾。有時候,所謂「正大光明」之中反而暗伏著不可告人的機密。

瞞天過海可以這樣來解釋:當防備十分周密的時候,就容易麻淠大意:平時看慣的.往往就不再懷疑了.把秘密詭計隱藏在公開的行動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事物里.

瞞天過海是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在戰爭中,它是一個利用人們存在常見不疑的心理狀態,進行戰役偽裝.隱蔽軍隊集結和發起進攻企圖,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計謀.

出其可制勝

典故

公元583年,陳叔寶當了陳朝皇帝。他整日吃喝玩樂,不理朝政,奸臣乘機為非作歹,欺壓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陳朝危在旦夕。

當時,隋文帝統一了北方,國力強盛,鬥志正旺。他分析局勢,深知陳朝國力空虛,已不堪一擊,便派兵南下,想一舉攻滅陳朝。

可是,隔著一條滔滔長江,如何進攻才能萬無一失?老臣高穎悄悄向他獻了一條妙計。

隋文帝依著高穎的計策,一聲令下,幾路大軍浩浩盪盪一齊進攻,首先切斷了長江上游與中下游軍的聯絡,使他們不能相互照應。

與此同時,隋朝大將賀若弼帥大隊人馬向陳朝國都健康進軍。兵馬來到長江北岸駐紮下來。只見帳篷林立,軍旗飄揚,人喊馬嘶,一派戰前景象。

江南陳朝將領見這陣勢,以為隋軍即將渡江攻城,頓時緊張起來,召集全部人馬,抖擻精神,准備與隋軍決一死戰。

誰知劍拔弩張地等了幾天,隋軍不但沒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只留了一些破舊小船。陳朝將士以為隋軍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輕易進攻,上上下下都鬆了口氣。

可是不久,隋軍又集結江北,安營紮寨。陳軍慌忙再度備戰。這樣反復折騰了幾次,弄得陳軍人困馬乏,加上糧食又被隋軍間諜燒毀陳軍更是人心惶惶,進退兩難。

就在這時,隋軍突然發起總攻。浩浩長江之上,萬船齊發,金鼓震天,陳軍哪裡還有還擊之力?連陳後主也乖乖地當了俘虜。

隋文帝笑逐顏開,重獎有功將士。他誇贊高穎道:「好一個瞞天過海之計!若不是如此麻痹敵軍,我們怎會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取勝?姜,到底還是老的辣嘛!」

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施展瞞天過海之計,出奇不意取勝的戰例不勝枚舉.在商戰中,巧用此計獲勝者,也不乏其人.

日本一味精商,為其味精銷路不暢而苦惱.一天,他突發奇想,將味精瓶蓋上用來倒味精的孔,有直徑1毫米,加大到1.5毫米.用戶不知道,用時一倒就多了.消費多了,銷量自然也大了.這個商人用的是什麼計謀?就是瞞天過海的計謀.他利用人們經常使用此味精,常用不疑的心理,促進了消費.

當然,用這種辦法促銷是不符合經商道德的.但是作為一種計謀,我們需要了解,而且和外商打交道時要提高警惕.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與網路營銷創意三十六計pdf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