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sem圖中比例尺測量

sem圖中比例尺測量

發布時間:2020-10-31 02:44:01

1、請問怎麼測量電鏡照片中物體(如圖)的長和寬啊?麻煩說的詳細一點啊,咱各種盲啊!

用刻度尺測出照片中物體的長和寬的值
再與照片右下角的標尺【——10μm——】版的長作比較——看是權它的幾倍再乘以10μm就得出了

如我在屏幕上測量的——寬是6.5cm,標度長3cm,
則6.5cm是3cm 的 6.5cm /3cm倍,
所以寬為10μm×6.5/3=21.7μm
同理可得長為41.7μm

實際需要你自己再測一下進行換算就行啦!

僅供參考!

2、全站儀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測繪的基本程序及內容?

1、圖根控制測量;內容是在測區布置和測量若干控制點,供碎部測量使版用。方法是用全站儀進行權導線測量,同時用三角高程的方法得到導線點高程,獲取導線點的三維坐標。
2、碎部測量;內容是測繪地物和地貌,用全站儀採用極坐標法測量碎部點三維坐標。
3、地形圖繪制;把碎部點三維坐標導入數字成圖系統,構建數字地面模型,繪制等高線,繪制地物,加各種注記,生成規定比例尺的數字地形圖。
全站儀測繪地形圖的具體內容較多,這里只說最基本的,不妥之處請指正。

3、大比例尺測圖中 常用的圖幅為

在比例尺測圖中,常用的大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1:5000

大於1:200000(20萬分版之一)的地圖稱為大比權例尺地圖。城市和工程建設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圖,其中比例尺為1:500和1:1000的地形圖一般用平板儀、經緯儀或全站儀等測繪 。

4、SEM掃描電鏡圖怎麼看,圖上各參數都代表什麼意思

1、放大率:

與普通光學顯微鏡不同,在SEM中,是通過控制掃描區域的大小來控制放大率的。如果需要更高的放大率,只需要掃描更小的一塊面積就可以了。放大率由屏幕/照片面積除以掃描面積得到。

所以,SEM中,透鏡與放大率無關。

2、場深:

在SEM中,位於焦平面上下的一小層區域內的樣品點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會焦而成象。這一小層的厚度稱為場深,通常為幾納米厚,所以,SEM可以用於納米級樣品的三維成像。

3、作用體積:

電子束不僅僅與樣品表層原子發生作用,它實際上與一定厚度范圍內的樣品原子發生作用,所以存在一個作用「體積」。

4、工作距離:

工作距離指從物鏡到樣品最高點的垂直距離。

如果增加工作距離,可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場深。如果減少工作距離,則可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解析度。通常使用的工作距離在5毫米到10毫米之間。

5、成象:

次級電子和背散射電子可以用於成象,但後者不如前者,所以通常使用次級電子。

6、表面分析:

歐革電子、特徵X射線、背散射電子的產生過程均與樣品原子性質有關,所以可以用於成分分析。但由於電子束只能穿透樣品表面很淺的一層(參見作用體積),所以只能用於表面分析。

表面分析以特徵X射線分析最常用,所用到的探測器有兩種:能譜分析儀與波譜分析儀。前者速度快但精度不高,後者非常精確,可以檢測到「痕跡元素」的存在但耗時太長。

觀察方法:

如果圖像是規則的(具螺旋對稱的活體高分子物質或結晶),則將電鏡像放在光衍射計上可容易地觀察圖像的平行周期性。

尤其用光過濾法,即只留衍射像上有周期性的衍射斑,將其他部分遮蔽使重新衍射,則會得到背景干擾少的鮮明圖像。

(4)sem圖中比例尺測量擴展資料:

SEM掃描電鏡圖的分析方法:

從干擾嚴重的電鏡照片中找出真實圖像的方法。在電鏡照片中,有時因為背景干擾嚴重,只用肉眼觀察不能判斷出目的物的圖像。

圖像與其衍射像之間存在著數學的傅立葉變換關系,所以將電鏡像用光度計掃描,使各點的濃淡數值化,將之進行傅立葉變換,便可求出衍射像〔衍射斑的強度(振幅的2乘)和其相位〕。

將其相位與從電子衍射或X射線衍射強度所得的振幅組合起來進行傅立葉變換,則會得到更鮮明的圖像。此法對屬於活體膜之一的紫膜等一些由二維結晶所成的材料特別適用。

掃描電鏡從原理上講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細的高能電子束在試樣上掃描,激發出各種物理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和顯示成像,獲得測試試樣表面形貌的觀察。

5、什麼軟體可以測量出一幅圖片里各種長度的比例?

這種軟體很多,建議用 Digimizer,免費,操作直觀簡便。其中用於設置版尺度的。

一般用於生物學圖權像分析,其他的還有ImageJ,Image-Pro Plus,MetaMorph,Bersoft Image Measurement等

6、mapgis中如何查看一幅圖的比例尺

第一步,你打開工程輸出編輯,用系統自動檢測其大小:第二步,根據圖上的坐標數據算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上實際距離等於比例尺。

7、大比例尺測圖的內容和步驟

一、引言

隨著現代測繪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現代測繪技術基礎的數字測圖技術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目前,以現代測繪設備和計算機應用軟體為主體的數字測圖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測繪生產,地形測量已從傳統的白紙測圖轉變為數字測圖。
地形測量包括地物和地貌測量兩大內容。傳統的平板儀測圖和經緯儀(或測距經緯儀)測圖通稱白紙測圖,它主要採用解析法和極坐標法,其成果為模擬式的圖解圖。但由於其成圖周期長、精度低、勞動強度大等局限逐漸被淘汰。而全數字地形測圖順應現代測繪技術新潮流,利用先進的測量儀器(如GPS接收機、電子全站儀等)和自動化成圖軟體,採用各種靈活的定位方法進行以數字信息表示地圖信息的測圖工作,它的成果為模型式的數字圖。
而目前大比例尺野外數字測圖主要使用全站儀採集數據。整個工作分為兩個階段:即數據採集(控制測量、地形特徵點採集);內業繪圖處理(數據傳輸、圖形繪制和編輯)。

二、野外數據採集包括兩個階段,即圖根控制測量和地形特徵點(碎部點)採集

1.圖根控制測量
圖根控制測量的目的是在高級地形控制測量的基礎上再加密一些直接供測圖使用的控制點,以滿足用於測繪地物地貌的測站點的需要。
由於採用全站儀,測站點到特徵點的距離即使在500米以內也能保證測量精度。一般以在500米以內能測到碎部點為原則,選擇通視條件好的地方,圖根點可稀疏些;地物密集、通視困難的地方,圖根點可密些(相對白紙測圖時的密度)。控制測量主要使用導線測量,觀測結果(方向值、豎角、距離、儀器高、目標高、點號等)自動或手工輸入電子手簿,採用平差軟體進行平差計算,各項限差應在允許范圍之內,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況,應進行補測或重測。
2.碎部點採集
全站儀由於具有自動記錄功能,野外採集數據的速度較快。測量人員根據事先的分工,各負其職。數字測圖要求測定所有碎部點的坐標及記錄碎部點的繪圖信息,並記錄在全站儀的內存中,而後傳輸到計算機,並利用計算機輔助成圖。但在野外數據採集中,若用全站儀測定所有的碎部點,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根據實際地形無法直接測定。因而,必須靈活運用「測、演算法」結合,測定碎部點的坐標。 三、內業繪圖處理

數字測圖系統的內業主要是計算機屏幕操作,一般採用人機交互圖形編輯技術,我們主要使用南方測繪儀器公司CASS數字測圖軟體。
1.數據傳輸、數據處理
(1)CASS數字測圖軟體的草圖法數字測圖
將外業採集數據按一定的格式傳輸入計算機內,並將數據格式轉換成圖形編輯系統要求的格式(生成內部碼),即可展繪點號點位,然後根據測量草圖對外業數據進行分幅處理、繪制平面圖,再進行等高線處理,即自動建立數字地面模型(DTN)、自動生成等高線等。經過數據處理後,未經整飾的地形圖即可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
(2)CASS數字測圖軟體的電子平板法數字測圖
電子平板數字測圖的作業流程:通訊電纜安裝了CASS數字測圖軟體的筆記本電腦與測站上安置的全站儀連接,全站儀測得的碎部點坐標自動傳輸到筆記本電腦並展繪在繪圖區。
2.圖形繪制和編輯
要完成圖形的繪制與編輯工作,主要與有關的菜單、對話框及文件打交道。繪圖人員根據測量的點以及勘丈的距離和繪制的草圖對數據處理後所生成的圖形數據文件進行編輯、整理。要想得到一幅規范的地形圖,除要對數據處理後生成的「原始」圖形進行修改、整理外,還需要加上漢字注記、高程注記,進行圖幅和圖廓整飾,並填充各種面狀地物符號等,最後編輯後的成果即為我們所需要的地形圖。
針對電子平板法數字測圖圖形繪制和編輯,全站儀測得的碎部點坐標自動傳輸到筆記本電腦並展繪在繪圖區,完成一個地物的碎部點測量工作後,採用與草圖法相同的方法進行現場實時繪制地物。它是一種在野外作業現場實時連線的成圖方法,其特點是野外現場直觀性強,「所測的數據即所得」;可以及時發現錯誤,立即修改。

四、結束語

將數字化技術引入地形測量後,實行一體化作業,大大減輕了室外作業的強度,縮短了成圖周期。不僅減輕勞動強度,而且不會損失觀測精度,與傳統白紙測圖相比,全數字地形測圖不僅僅是方法的改進,更是技術本質上的飛躍。

參考文獻:
[1]王洪章.工程測量.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徐宇飛.數字測圖技術.黃河水利出版社,2005.

8、比例尺是一種測量工具


比例尺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與sem圖中比例尺測量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