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八般武藝的官方文案
十八般武藝 從容不迫 技驚四座非常人之所能也力宏 心之所向 風無阻 雨不歇 心無旁騖 勤修苦練
「十八般武藝」專輯概念靈感來自李安、成龍2010年王力宏的電影大件事,就是自導自編自演這件事。
在自導自演的首部電影【戀愛通告】中飾演一位出走的大明星,隱身校園邂逅一位學國樂的女孩,為了掩飾大明星身分不斷喬裝扮相,共譜一段詼諧戀愛喜劇。
一年來王力宏在電影與專輯製作之間交戰,以過人的專注與體力投入所有製作細節的王力宏在交出電影成績單的同時,也緊接著發行全新專輯,以新歌【十八般武藝】為新專輯名稱,靈感來自李安與成龍兩位影響他至深的導演,因為首次擔任導演的王力宏因為拍電影學習了很多事,因此深感兩位名導李安、成龍的導演功力高強,覺得他們是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全能之人,【十八般武藝】代表結合兩位的特色,樣樣精通,是他最敬佩的一個境界;王力宏更覺得要當一個受人肯定尊重的好導演真的是要擁有十八般武藝,他正在努力中,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到達那樣的境界。
超凡武藝十八般 絕技唱響 【Chinked-out】
在這張【十八般武藝】專輯中,王力宏將[Chinked-out ]推進更高的境界,在之前融合京劇、國樂器之外,他這次要更完整的呈現出中國音樂之美及無所不能!他將歌曲以整個國樂交響樂團編制演出呈現,完美演出嘻哈曲風;王力宏就如同一支騷動流行樂界的指揮棒,在他絕妙的巧手下,國樂交響樂就成了流行樂界【十八般武藝】的極致展現。舉凡這張專輯跟國樂有關的歌曲王力宏特別請到擁有近60年輝煌歷史的」中央廣播民族樂團」來演奏,團員們個個技藝超群皆出身於內地知名音樂學校,」中央廣播民族樂團」多年來征戰世界各地早已享譽國際,此次能邀請他們為這張專輯作嫁,讓力宏相當感動及佩服,能和這些在國樂界有舉足輕重的古典國樂大師們一同傳承中國古樂給年輕的一代,讓他深感榮耀;而王力宏能將中國古樂創新為新世代的流行更讓這些大師們為之折服,聽見」流行樂」也能如此深具內涵、洋式嘻哈也能唱得如詩如畫,讓參與演奏的每個大師都深感不虛此行,此次跨界合作彼此雙方都大呼過癮,相信這份驚喜及感動你必定也能在聆聽這張專輯時全然感受到。
王力宏特別以「Dragon Dance」,顛覆中華民俗舞龍舞獅的鑼鼓陣作為精采開場,想傳達的意念是,龍耀天下,祥獅獻瑞,華人時代的來臨,【Chinked-out】交響國樂奏西律,不但西方為之驚艷更讓東方的我們為之咋舌!
過於喧囂的繁華過後,開始渴望 單純甜蜜愛情真實幸福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米油鹽醬醋茶 一點一滴都是幸福在發芽2010年王力宏的音樂大件事,就是回歸內心的平凡單純、簡單幸福。
首波單曲「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古人所言的【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為主題,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烹煮調味料,再普通不過的小東西,卻是愛情在轟轟烈烈、生活征戰喧囂過後,最真實的存在;王力宏以簡單溫暖的旋律,吉他搭配二胡的編曲調味,營造出一種略幽古風韻的小情小調;單純中見雋永,平凡中嘗到幸福的滋味。他想透過這首歌告訴每個人,他和所有人一樣,努力生活著、努力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努力當個追夢人…過程中或有淚水或有阻隔,但他始終相信,終究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定位。
他更想透過這首歌分享自己內心對生命的體悟,「把握當下珍惜彼此」,他深覺對有些人而言,能遇見一個對的人,一起過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一生,也許再簡單平淡不過,卻是最難得的幸福。
所以他相信,幸福在自己手裡,從不曾遠離。
他想告訴在這個世界中汲汲營營追求遙遠的人;品嘗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動、每一份親情、每一段友誼、每一次愛情、每一次得到、每一次窩心的溫暖、每一次觸目所及的美好…,這就是幸福。幸福不是一個目標,也不是用比較、換算的,而是當下的感覺、一個經歷人生的過程。幸福與不幸福,觀感自在人心。幸福就藏在你我每天每日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一點一滴里,等待你的心來細細品嘗。
徐若瑄填詞,唱出簡單愛情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醞釀出平凡的隱味,是幸福。
有了王力宏的概念,徐若瑄將它填寫成【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首歌,她以獨有的細膩帶點童話純真的語調,描寫小時的青梅竹馬許下的承諾,長大後事過境遷,最重要的人仍在燈火闌珊處等待著,藍色飛機變成紅色答錄機,放棄漂泊換一輩子相伴,彼此擁有的真實,在平常生活中享受單純的幸福。淡淡的窩心的溫暖語調,處處寫出王力宏心中的話。
王力宏在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戀愛通告」里點出大明星渴望平凡普通的戀愛,在現實中,人們也開始渴望回歸單純,王力宏與徐若瑄共同合作,為這個資訊爆炸、網路焦慮的年代,找到最可貴的陪伴與幸福,告訴人們幸福就在自己手裡,從不曾遠離。
王力宏首部執導主演電影「戀愛通告」主題曲女主角宋曉青 真摯深情的暗戀告白 【你不知道的事】
你從來不知道 有誰在愛著你你從來不知道 你真正心底愛著誰你從來不知道 其實你所仰慕的大明星就在你身邊你從來不知道……天底下 很多事 是你不知道的事…
這首鋼琴獨白式的抒情曲「你不知道的事」,在電影「戀愛通告」中是主要的愛情主題,王力宏的詞曲,深刻真摯,每顆音符都重擊內心;唯美而深情的旋律,簡單的幾句歌詞,就讓人深深掉入愛情的漩渦里,猜疑、無奈、不安、旁徨,因為愛,在背影守候,無怨無悔,為了愛,做了許多「你不知道的事」,在「戀愛通告」電影里,是女主角宋曉青(劉亦菲 飾)為心中暗戀的男孩而寫的歌曲,對方卻無法理解;反而是一直默默陪伴在女主角身旁的阿德(王力宏 飾)看不過去,覺得男孩太不解人意,心急的他為了幫女主角告白而演唱,沒想到卻感動了女主角…;愛情總是捉摸不定,歌詞寫:「你不知道我為什麼離開你 我堅持不能說放任你哭泣 / 你不知道我為什麼狠下心 盤旋在你看不見的高空里」,愛情里總有些對方不知道的事,傻呼呼的用自己的方式愛,也許對方永遠感受不到自己的愛,卻依然執著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也許這才是真的愛。專輯中還特別收錄這首由王力宏演唱宋曉青填詞的版本,王力宏要讓你同步聽見電影的感動。
這首歌完全表現了「戀愛通告」這部電影里的愛情關系,女主角暗戀著學長,學長卻不愛她,男主角不自知愛上女主角,你愛我 我愛他…尋尋覓覓的愛情關系;最後就如同我們常說的
「眾里尋他千網路 驀然回首 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歌不斷地穿梭在電影的愛情片段中,巧妙地點出了電影中的愛情主題,也許隱藏在曖昧的不知,就是愛情最美的苦澀。
除了總是令人看不透的愛情之外,在我們執著於自己的心意時,也許身旁默默地發生了許多你不知道的事,在愛情之外「你不知道的事」這樣的概念於電影中同時延伸在這故事的主梗,電影「戀愛通告」中王力宏飾演大明星杜明漢喬裝成少數民族阿德潛入校園,阿德的身邊圍繞著許多大明星杜明漢粉絲的同學,卻也不曾察覺大明星就在他們身邊,阿德總會聽見身邊的人寫實的談論大明星的自己,心中五味雜陳感受深刻,他生活在真實生活中的不真實中,穿梭在他知道卻又不知道的事情中……;你是不是也和他一樣經過了很久才會發現很多過去你不知道事。
【伯牙絕弦】 意指「知音難尋」 成語典故Chinked-out尋知音十二樂坊 古箏高手」周健楠」助陣彈奏 餘音裊繞穿古今
絕配知音五月天阿信填詞 寫出力宏心中最完美的詞句
這首節奏輕快Chinked-out曲風的「伯牙絕弦」,由五月天的阿信填詞;創作起緣是因為王力宏想找一位中國古代知名的音樂家,後來找到春秋時代的伯牙的故事,而伯牙最著名的就是與鍾子期的知音之遇,伯牙因為知音子期歸西,知音難尋毅然將琴弦割斷,而有「絕弦」之意,也就是成語「知音難尋」的出處,力宏當時深感同身受,而寫出這首歌,但是寫完後又苦惱歌詞難填,因為既要把故事說完整,字數多又要唱起來好聽,真是高難度的挑戰;後來王力宏想到了當年幫他寫出牡丹亭故事」在梅邊」的阿信,深覺這樣的主題他絕對是不二人選,沒有人能比他更傳神的寫出這些古代感人的故事,於是立刻將歌曲給五月天的阿信聽,並且說明他的創作概念,希望阿信能幫他填詞。阿信果然不負所託,再一次讓王力宏驚嘆他的才華!兩人這次的合作,也堪稱是一種知音之遇啊!
為了能完整傳達這首歌的意境,在編曲上王力宏特別大量的融入古箏的彈奏來表現古代的意境,王力宏則用西式的嘻哈節奏說書般的闡訴整個故事,瞬間帶你進入伯牙的心境,讓活在現代的你我心有戚戚焉的感受到,有些事過了幾世紀都一樣古今中外皆然,那就是」知音難尋」;為了讓這古箏聽起來更為精彩、動聽,王力宏特別邀請了「女子十二樂坊」的團員中的古箏高手」周健楠」來為這首歌彈奏古箏,有了她的絕妙好琴來幫襯,果然讓這首歌更加活靈活現的穿越古今。
而在電影「戀愛通告」,由力宏飾演的男主角與女主角兩人相遇,也有「知音」的感覺,因此在拍攝電影之時王力宏還將這個故事融入了電影情節之中,他也因此特別將「伯牙絕弦」這首歌定為電影的概念主題曲,作為兩人戀愛之前的知音之遇惺惺相惜最佳的註解!
註: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子期死,伯牙謂世無知音者,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王力宏 跨界新創 彈東風奏西律 獨門嘻哈頌國樂交響曲 「十八般武藝」 唱響Chinked-out聽國樂唱嘻哈 正襟不危坐
這首將「Chinked-out」曲風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十八般武藝」,就是王力宏延續他一直在做的努力,將流行樂結合國樂器,發揚中華傳統音樂絕學;他覺得中國音樂里真的很多好東西,在運用過京劇元素、古箏、琵琶、二胡、銅鑼、鈸…等國樂器後,這次他想更完整的呈現國樂的美及無所不能,他以50人大編制的整組國樂交響樂團演奏出西洋嘻哈流行樂!他希望讓更多年輕人與外國人之道中國傳統的博大精深,既不老也不過時。在這首歌中王力宏要你聽見不用任何一樣西洋樂器照樣能演奏出新鮮的西洋流行歌曲的旋律,照樣教你膛目結舌拍手叫好,讓你的身體不由自主的隨之律動,完全打破你對國樂交響樂的刻版印象,誰讓聽見國樂就正襟危坐,只有王力宏才辦得到。他教你聽見中國傳統好東西音樂里的十八般武藝!
王力宏將同樣的概念放進他的首部電影作品「戀愛通告」里,故事情節是一位流行歌手為了追尋之音喬裝改變混進大學的國樂系裡,卻意外被國樂的美麗吸引;因此他藉由自己在流行樂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讓國樂的魅力不再隱藏在傳統里,不再被冷落在高調的角落裡;由於電影里流行歌手陰錯陽差站在國樂交響樂團的演出舞台上,卻意外地創新結合流行音樂的精采演出,讓台下聽眾為之動容,習慣聽流行樂的人都再次接受了國樂之美!因此王力宏也希望以這首「十八般武藝」征服每一個中外聽眾的耳朵!
電影 「戀愛通告」大明星 杜明漢之歌 『杜 U Love Me』
如果說在電影「戀愛通告」中「你不知道的事」是女主角宋曉青主題曲,那麼「杜 U Love Me」這首歌就是男主角杜明漢之歌,在電影「戀愛通告」中這首歌出現在大明星杜明漢的演唱會中,為了真實表現出電影中男主角是個全亞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手,王力宏特別為此真真實實的開了一場「杜明漢演唱會」,而這首歌就是演唱會的開場主題曲。
該演唱會在上海虹口體育場實地拍攝,整個演唱會的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王力宏過去的個人演唱會。爆滿的演唱會在低沉的Bass音和巨響的鼓聲中拉開序幕,從日本、韓國、香港、內地等全亞洲各地匯集到上海的歌迷都為這個也許是唯一一次能和偶像一起拍電影的機會激動不已,齊聲呼喚王力宏在戲中的名字「杜明漢」。王力宏則化身美猴王與六位舞者一塊兒跳著中式嘻哈舞步,京劇演員和街舞的b-boy同台亮相。在間奏中,「杜明漢」的表演還融入了功夫、舞蹈等高難度動作,展現出既傳統古樸又充滿活力,豐富的音樂、炫目的舞蹈、閃亮的布景和華麗的服裝,王力宏為大銀幕釋放出了熱力四射的表演。
王力宏的歌手身份是掌控全片最大場面的第一保障,這場戲也是王力宏在銀幕上首次嘗試歌舞表演,盡管面對的還是和過去一樣熟悉的場地和歌迷,但這次王力宏不僅是演唱會的男主角,還是電影「戀愛通告」的導演和主演。正是這種身份的轉換,大家可以看到他對歌舞的堅持和創新,盡管在一次跳躍中扭到本來就有舊傷的腳,但他還是堅持台上台下不停的跳,以追求最好的舞台效果。王力宏說『我和杜明漢最接近的部分或許就是音樂這一塊,在舞蹈和動作方面則會有很大不同,所以也正是有這方面的原因,大家能回味出我們之間的差異。我對這個角色的理解、設計和表演希望大家可以去電影院體會,因為有些東西是「杜明漢」特有的,你們從王力宏身上可能不曾看到。』與演員、劇組工作人員、粉絲共同演繹的這場特殊的演唱會令王力宏頗多感慨,他對舞台上下經歷的每一幕都歷歷在目,『這一次真的很不一樣,比我過去任何一場演唱會都要忙碌。我們花了兩整天才完成這場戲,它傾注了《戀愛通告》全體工作人員以及眾多粉絲的心血。』
「戀愛通告」王力宏發揮最大優勢 百變音樂創作貫穿全劇專輯收錄不同編曲全新詮釋 「十八般武藝」≠「戀愛通告」
王力宏首度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理所當然從自己最擅長的下手,用濃厚的音樂色彩貫穿的浪漫喜劇電影,自然和這張新專輯「十八般武藝」密不可分,電影中出現多首這張新專輯的創作,但都是非常短的片段及極簡單的旋律,為了讓歌迷能更完整的聽見這些音樂同時還有不同於電影音樂的感受,王力宏特別將其中的幾首歌曲重新改編成和電影中呈現的音樂完全不同風格收錄在新專輯中,其中包括了「美」及「天涯海角」,這兩首歌在電影中以男主角「杜明漢」角度及心情呈現,在王力宏「十八般武藝」新專輯中卻是以王力宏的音樂態度出發,兩者間有極大的不同,王力宏要你進電影院看電影時看出王力宏與杜明漢與阿德的不同,他更要你聆聽這張專輯時感受到王力宏的音樂創作就是王力宏,不是杜明漢也不是阿德。
寂寞人的歌 忙亂的城市 無夢的世界 孤獨的夜裡每個人都… 需要人陪
這首歌由王力宏填詞譜曲,是一首非常孤單的歌曲,正映照著活在忙忙碌碌城市中的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是王力宏看見對於許多活在都市中的大忙人的內心感觸,他說他常常看見有些人生活忙碌卻毫無目標,總看見有些人天天左擁右抱卻沒有一個真心,他似乎看見他們的內心深處,一顆心需要人陪的寂寞。為了掩飾這寂寞,他們看起來總是活的過於快速、愛的過於華麗…,最後,就像他的歌中寫的 我漸漸失去知覺 就當做是種自我逃避 一個我 需要夢想 需要方向 需要眼淚 更需要 一個人來 點亮天的黑。
需要人陪,幾個字道盡了寂寞人的心聲。
歌聲能撫平傷痕 音樂可以平息戰亂 用愛把世界連起來 獅子山共和國 Roman Catholic School 小朋友的天籟美聲 王力宏 繼續散播愛的全新創作 【自己人】
對於公益一向不遺餘力的王力宏2009年5月隨台灣世界展望會,前往獅子山共和國關懷貧苦兒童。當時他帶了很多小樂器前往,化身音樂老師教唱,把所有小朋友集合起來組成一個Band,他說:「音樂是最容易把不認識的人融合在一起的媒介。」讓王力宏感到驚訝的是,這些從未接觸過這些樂器的小朋友,卻能在他的簡單示範後,自然的呈現出不可思議的音樂天份及節奏感,這不但讓王力宏記憶深刻更增加很多的音樂創作靈感。
經過了11年的內戰,獅子山共和國變得非常落後,但讓王力宏感動的是,內戰結束七年之後的今天,在世界展望會所幫助的計劃區里,人們不但沒有彼此仇視更是同心一致重建社區、重建生活,他們面對災難的復原能力,讓王力宏看見希望,他說:「他們面臨很特殊的狀況,但是離開時我感覺到希望。」
離開獅子山共和國後,一直盤旋在王力宏腦中的是和孩子們相處的畫面和感動;更讓他久久無法釋懷的是,他當時造訪的獅子山共和國的鑽石礦場,親身體會到「血鑽石」的殘酷事實,每個孩子都有一個令人心疼的故事,當地貧童為了湊學費在河邊掏金等待奇跡…,一雙雙充滿渴求的大眼讓王力宏相當不舍。
回到台灣後,他寫下了這首歌「自己人」,並將當時在獅子山共和國Roman Catholic School錄下的小朋友們的合唱融合在這首歌中,他想傳達世界一家的概念,想要告訴大家在地球上我們都應視彼此為自己人,我們應該要相親相愛知福惜福,幸福的我們要能時時想起遠方還有很多挨餓的孩子等著溫暖的雙手去救援、等著充滿愛充滿關懷的去擁抱他們,他除了身體力行前往獅子山共和國去關懷他們之外,王力宏更想用音樂傳達更多的愛,用愛把世界連起來。
2、18般武藝樣樣精通制的是那些?
「十八般武藝」始見於南宋華岳編的兵書《翠微北征錄》,華岳曾中過武狀元。此書編成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書中自稱「臣聞」,可見「十八般武藝」的說法實際上還要早。可惜宋代的兵書多毀於兵燹,今傳者寥寥無幾,「十八般武藝」的原始出處和內涵今天已無從查考。謝肇浙《五雜俎》中對「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作了記述:「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種都是兵器的名稱,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術」。 《水滸傳》寫到的十八樣是: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還有謂十八般武藝是指九長九短:九長是槍、戟、棍、鉞、叉、釒黨、鉤、槊、環;九短是刀、劍、拐、斧、鞭、鐧、錘、杵。另:十八般武藝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曆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歷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復,共包括下列種目: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3、18般武藝是指的哪18般
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常見於中國古代的戲曲、小說中,指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和形式十分豐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個時代武藝發展的面貌。現代人對「十八般武藝」的理解是泛指多種武器,或多種技能。
2011年5月23日,十八般武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軍事術語出現在兵書上,「十八般武藝」始見於南宋華岳撰《翠微北征錄》。該書卷七記 「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但沒有給出「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
元末明初,明代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中:「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明代後期萬曆年間,「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又有了新的表述:「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白打」即徒手搏擊,拳術在武術練習中歷來受到人們重視,明戚繼光在《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曾指出:「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際,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自此以後,十八般武藝所指的內容雖有所變化,但基本上與此大同小異。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主要有四種說法:
1.指「刀、槍、劍、戟、鎲、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2.與排列相同,唯後三件變為:代、抉、弓矢。
3.指「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鎲、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這種列法,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練武者不善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4.指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這也是為今天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一種排列方法。
4、十八般武藝是指哪十八般?
十八般武藝也叫十八般武器。但十八般武藝到底是指哪十八般?目前仍說法不一,最基本的有3種說法。
第一,根據舊版《辭海》的解釋,十八般武藝是「我國武藝之總稱也,相傳為戰國時孫臏、吳起所遺傳,分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鏜、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銅、錘、棒、柞。」所謂九長九短,是指九種長的兵器和九種短的兵器。這是歷代相傳的第一種說法。
可是,《水滸》第二回描寫史進每天請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經過半年,史進的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銅、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都學得精熟。這和歷代相傳的十八般武藝有些不同,特別是它換上了弓、弩、矛、錘都是常用的不可缺少的。這是第二種說法,而且也比較全面。
第三種說法是,明代馬愈的《馬氏日抄》說:「已巳歲,北寇作難,官司招募勇士。山兩李通,行教京師,無人可與為敵,遂應募為第一。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銅、十三錘、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錦繩套索、十八白打。」明代謝肇制的《五雜俎》卷五,朱國幀的《涌幢小品》卷十二都從此說,清代褚人獲的《堅瓢集》更是完全本於《馬氏日抄》。
究竟哪一種說法更正確而全面,目前還沒有定論。三種說法雖有不同,但其中絕大部分的武器都可以理解,只是「白打」是什麼卻要費點考證。清代周亮工的《閩小記》卷上說:「武藝十八終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可見,白打就是赤手空拳地相打,也就是拳術。十八般武藝添上「白打」,自然是很重要的,只有這樣,所謂武藝也才能更加全備,甚至還是一切武藝的基礎,不過它並不屬於兵器,只能說「武藝」,不能說「武器」。
其實,古代武器中還有彈、匕首、飛鏢等等。《通俗文》說:「匕首,劍屬。其頭類匕,故日匕首,短而矛便用。」又說:「矛長丈八謂之稍。」這樣,所謂武藝就實在不止十八般,因而這個名稱也有問題。至於怎麼會成為「十八般」的,更是一個待破的謎。
5、什麼是「十八般武藝」?
古今戲劇、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中都有十八般武藝的描寫。那麼,十八般武藝中使用的是哪18種兵器呢?
一般的說法是:刀、槍、劍、戟、棍、棒、槊、鎲、斧、鉞(yuè)、鏟、鈀、鞭、鐧、錘、叉、戈、矛;還有一種說法是:弓、弩、槍、刀、箭、矛、盾、斧、鉞、戟、鞭、鐧、撾、殳(shū)、叉、耙頭、棉繩套索、白打。
其實,在我國古代遠遠不止這18種兵器,明代就有「軍器三十有六」之說。上述的18種兵器不過是可以拿在手裡演練的兵器。
6、現在的十八般武藝有哪些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4種說法:
第1種說法認為是「刀、 槍、劍、戟、 □、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圖1叉)。
第2種說法與上述十八般的排列一樣,但最後 3件改為:代、抉、弓矢。
第3種說法是「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這是近代武師一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種說法,近代戲曲界有人認為是刀、槍、劍、戟、 斧、鉞、鉤、 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
7、十八般武藝,十八指白打,白打指什麼
白打即徒手搏擊,拳術在武術練習中歷來受到人們重視。
白打雖即拳術,但亦非「赤手空拳」,乃系包羅足、膝、臀、肩、背、肘、掌、拳、指、頭在內,故有拳術家周身均是拳頭之說。因既其練就一身功夫,則無處不可以當拳用也,即一鼓大腹之勁,亦足頂人後退尋丈。
白打在技術上固為拳套之活用,但其內涵則包括功力之施展,故國術行家常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當此本理。練拳要領,重在訓綀手、眼、身、心、步之聯合動作,而其運用方式,有打、踢、點、拿、跌等。
至於練功,一般分為內功、外功、氣功、硬功、軟功、輕功等。初學武術者,必須拳術和工夫同練並進,以牶術為用,以工夫為體,兩者缺一,不足以言武藝。
(7)網路營銷18般武藝擴展資料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主要有四種說法:
1、指「刀、槍、劍、戟、鎲、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2、與排列相同,唯後三件變為:代、抉、弓矢。
3、指「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鎲、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這種列法,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練武者不善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4、指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這也是為今天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一種排列方法。
8、十八般武藝和十八兵器都是什麼?
刀、 槍、劍、戟、 □、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9、十八般武藝的般是什麼意思
「十八般武藝」的「般」是量詞,意思是「種,類,樣」。
十八般武藝: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領。亦泛指多種武藝。 ②比喻多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