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4G手機可以使用5G網路嗎?為什麼?
可以。
雖然4G手機無法使用5G網路,但由於5G套餐內的流量屬於2G-5G通用流量,所以4G手機用戶仍能像使用4G流量那樣使用該5G套餐內的流量,使用層面並不會存在障礙。
對於運營商而言,用戶辦理5G套餐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5G用戶的規模。按照中國移動的官方口徑,5G用戶指訂購5G資費套餐的個人行動電話用戶,而中國電信的5G用戶指的也是5G套餐用戶。
(1)華為手機網路推廣的策略擴展資料:
沒有5G手機卻辦理了5G套餐,這樣的用戶不在少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我國5G手機的出貨量分別為1376.9萬部、1406萬部。由此計算,截至一季度末,國內5G手機出貨量累計約2800萬部。
4G手機的消費者使用5G套餐,對運營商而言並非有利無弊。5G套餐內包含的流量較多,4G手機搭配5G套餐時,這些流量只能以4G流量的形式被使用,這可能會加重4G網路的負擔,降低4G網路的用戶體驗。
2、華為手機與其它手機不同的網路推廣方式
?
3、新產品如何推廣
走進用戶心智
在現代營銷活動中,心智營銷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營銷策略。
我們知道在市場中最先進入市場的產品不一定活得最久,但最先進入用戶心智的產品一定活得很好。
比如我們常說的諾基亞和蘋果、華為手機的例子,7-8年前,我們使用諾基亞手機就覺得非常開心了,然而現在呢,更多人是以使用蘋果、華為手機為榮,(功重耗:鴻蒙創業圈)而諾基亞可以說早已被市場所淘汰。其原因是什麼,不用我說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沒有跟得上時代發展,可以說遠離了新時代的用戶心智。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有不少企業家都失敗與這一點,沒有走進用戶心智。
這些人基本都認為他們有可以使產業發生變革的概念或想法,但問題在於沒有將這些概念或想法植入到潛在用戶的心中。
過去,傳統的營銷策略就是靠錢,也就是花錢設計、製作、服務、宣傳推廣,一切的營銷活動都依賴於資金,期望以此獲得用戶關注和購買使用。
當然,並不是說依靠資金來實現用戶增長是不對的,如果控制好投產比,那麼依靠資金來實現用戶增長也是可行的,(功重耗:鴻蒙創業圈)只是新時代的心智營銷能夠幫助我們節約和控製成本,以更少的成本獲得更大的回報。
印象
其次,如果你想要給用戶帶來深刻的印象,那麼就需要迅速地進入用戶心智,而不應該溫水煮青蛙式的緩慢發展。原因就在於溫水煮青蛙,青蛙如果因為外因提前跑了怎麼辦?
對於用戶來說,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成千上萬,很可能在你緩慢發展的時候就被你同行的產品所吸引住了,(功重耗:鴻蒙創業圈)而用戶一旦被吸引則很難再改變主意來關注和使用你的產品。
所以,給予用戶深刻的印象,快速走進用戶心智是必要的。
然後,一個簡單、容易記住的產品名稱也有助於被潛在用戶接受,而復雜的名字則很容易被選擇性忘記,比如蘋果、華為、淘寶、京東、騰訊等就非常容易記住。
心智營銷
那麼,如何使產品快速進入用戶心智呢?
1.找准切入點
用戶購買產品大多數是因為信任的關系,因此,找到產品和用戶之間的信任源,就相當於找到了產品和用戶之間的強引力,這里既包括產品背書,也包括產品試用反饋等。
對於不同屬性的用戶來說,對於產品的使用原因都各不相同,因此,對不同屬性的用戶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功重耗:鴻蒙創業圈)然後准確的表達出來讓用戶感知到用戶想要感知的內容。
2.善於挑逗用戶「G點」
我們知道人類的心理活動是有一定規律的,銷售心理學、營銷心理學等學科中就已經為我們揭示了很多,這里暫且不談,我們只要記住人類的心理活動可以為我們營銷推廣所用即可。
當用戶發現新產品時,有這么幾種情況:要麼不感興趣不想購買,要麼不感興趣但因為其他原因必須購買,要麼感興趣但不想購買,又或者是感興趣且想要購買等。
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感興趣的用戶對產品有非賣不可的感覺,並且想辦法提高復購和轉介紹率,以此形成口碑,(功重耗:鴻蒙創業圈)從而實現口碑營銷。
而對於不感興趣的用戶,我們要做的就是優化營銷活動和產品,以此貼合用戶需求,從而刺激用戶「G點」,讓用戶產生興趣,進而實現轉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充分了解用戶屬性,通過換位思考、市場調查和參考研報來了解市場基本情況,並制定合適的市場營銷策略,從而獲得大量的用戶基數,同時帶來不錯的轉化量,之後就需要持續不斷的優化以提高轉化率。
3.借力開拓市場
大肆宣揚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包括性價比、科技含量、企業文化、客戶服務、品牌形象、人力資源、財產資源等等,選擇其中某一項或某幾項,(功重耗:鴻蒙創業圈)藉助相關熱點、人物形象、品牌形象或是渠道資源等,以此實現高速發展,快速度過市場開拓期。
借力的可用策略有品牌贊助、嘉賓邀請、融資合夥等,選擇適合自己產品屬性的策略即可。
4、為什麼手機連接wifi總是自動斷開?
手機連接wifi總是自動斷開是網路設置錯誤造成的,解決方法為:
1、首先需要點擊設置,如圖所示。
2、之後點擊無線和網路,如圖所示。
3、接下來需要點擊WLAN,如圖所示。
4、接下來需要點擊右上角三個點按鈕,如圖所示。
5、然後點擊WLAN+,如圖所示。
6、之後將WLAN+的開關向右滑動即可,如圖所示。
5、App 推廣有哪些小技巧
APP推廣方法,是指藉助應用商店這個渠道,通過推薦、首發、乃至排名優化等方法,來達到讓自家的APP得到推廣的目的。
一、應用商店推廣
根據主導方不同,應用商店大體上可分為四類:終端廠商主導的應用商店、互聯網廠商主導的應用商店、運營商主導的應用商店和第三方主導的應用商店,我們分別選取國內外各種類型應用商店中的典型代表,分析他們的App推廣模式與技巧。
1、手機廠商應用商店
如聯想樂商店,HTC市場,oppo nearme,魅族市場,moto智件園等,渠道部門需要較多運營專員來跟手機廠商商店接觸。
2、手機運營商應用商店
所謂運營商渠道就是指中國移動、聯通、電信運營商,他們主要的有點就是用戶基數大,如果你的產品夠好,沒准還能獲得運營商的支持。
3、手機系統商應用商店
就是谷歌、ios、windowsphone等官方應用商店。
4、第三方應用商店
第一種就屬於第三方商店,渠道專員要准備大量素材,測試等與應用市場對接,各應用市場規則不一,如何與應用市場負責人溝通,積累經驗與技巧至關重要,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投放一些廣告位及推薦等。
5、軟體下載站
比如天空下載、華軍軟體下載、百度軟體中心、中關村下載、太平洋下載等下載站也可以提交你的app獲得用戶。
二、應用內推廣
應用內有償推廣已經成為了很多開發者的主要盈利手段,馬海祥博客還曾經報道過「手機賺錢」行業,這也是國內利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有償推廣的手段所生長起來的一個奇葩行業,積分榜作為一個灰色地帶,雖然多次被明令禁止,但由於監管的力度問題或者態度問題,蘋果仍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應用內互推
應用內互推又稱換量,就是通過BD合作的方式互換流量,你推我的app,我推你的app,大家相互置換用戶。
2、PUSH推廣
作為重要的手機應用程序運營手段,推送越來越受到手游運營商們的重視。當把同一個內容發給所用用戶、不分時間的推送、推送的表現一成不變,當用戶多次收到這樣沒有目標性的推送之後就會逐漸厭煩,然而用戶厭煩的並不是推送功能本身,與推送發送的數量也並沒有太大關系,重要的是發送的內容。
3、彈窗推廣
一種會在應用開啟時彈出的廣告形式,效果不錯,但是非常影響用戶體驗。
4、焦點圖推廣
可簡單理解為一張圖片或多張圖片展現在應用內就是焦點圖,在應用內很明顯的位置,用圖片組合播放的形式,類似焦點新聞的意思只不過加上了圖片,一般多使用在應用首頁或頻道首頁,因為是通過圖片的形式,所以有一定的吸引性、視覺吸引性。
5、應用推薦類推廣
金山、限免大全、搞趣、APP123……,其結算方式多為CPT,由於IOS推廣渠道資源有限,價格一直在漲,金山14年好多合作都需要走年度框架,即使按照CPA去合作,電商類的價格也要12塊/激活,這類渠道的用戶質量不錯,渠道基本不會摻水分,數據還是比較靠譜滴,只是長期投放之後用戶就會產生「審美疲勞」,推廣效果會慢慢降下來,還有些如今日頭條和百思不得姐這些應用可以內容植入也可以去談CPS,之前有在百思不得姐中見著口袋購物的身影。
6、越獄類推廣
PP助手、同步推、快用、91……,結算方式也多為CPT,也可以溝通CPA合作,這幾家的量還是不錯的,自己沒有推越獄的渠道,所以了解的很少。
7、互聯網開放平台推廣
不要小瞧了開放平台,將你成熟的APP應用提交到互聯網開放平台享受海量用戶,如騰訊開放平台、360開放平台、百度開放平台、開心網開放平台、人人網開放平台等,給你的用戶增加不同角度的體驗。
三、社會化推廣
社會化媒體的最大特點就是聚集的用戶很多,也正是因為這個才用以推廣的,但是這么多的用戶中不定全部都是我們的用戶,在這些個群體中,我們要想辦法找到自己的受眾群體,找到用戶以後我們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推廣工作,而且找到這些群體以後要分析群體,這些用戶的基本資料、興趣、愛好等都要進行了解記錄。
1、社會化營銷
現在很興起的一種網路SNS推廣方式,以比較偏軟的方式植入到可快速傳播的文字,圖片,視頻中,在各大SNS社區傳播,帶來高爆發的流量,這個不是不可能,但需要的是產品本身可以營造出來的話題性,營銷團隊的執行力。
2、紅人轉發
一般都是按文章篇數付費,價格事先雙方商量好,有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推廣形式,如果進行了成功的事件營銷,也可能出現沒有任何效果的情況,注意掌控尺度,過猶不及,現在用戶都是很聰明的。
4、惡意軟體潛伏安裝市場
這種方法比較比較邪惡,但是也可以帶來流量
5、微信群推廣
現在微信的群很多,很多人通過在群里做活動下載送紅包,效果好的能每天帶來幾百個下載。
6、人肉刷評論推廣
通過刷評論沖榜,提高排名,也可以獲得app的用戶量。
四、新媒體推廣
新媒體就是能對大眾同時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的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交流的媒體。
1、內容策劃
內容策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分析用戶,掌握目標用戶的心理,馬海祥覺得在內容上創意為主,不怕你狗血,就怕你平淡。
2、品牌基礎推廣
百科類推廣:在網路,360百科建立品牌詞條;問答類推廣:在百度知道,搜搜問答,新浪愛問,知乎等網站建立問答。
3、論壇貼吧推廣
在手機相關網站的底端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行業內論壇,建議推廣者以官方貼、用戶貼兩種方式發帖推廣,同時可聯系論壇管理員做一些活動推廣,發完貼後,應當定期維護好自己的帖子,及時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搜集用戶反饋的信息,以便下個版本更新改進。
4、微博推廣
內容:將產品擬人化,講故事,定位微博特性,堅持原創內容的產出,在微博上抓住當周或當天的熱點跟進,保持一定的持續創新力,這里可以參考同行業運營比較成功的微博大號,借鑒他們的經驗。
互動:關注業內相關微博賬號,保持互動,提高品牌曝光率。
活動:必要時候可以策劃活動,微博轉發等。
5、微信推廣
在微信公眾號進行推廣,比如找和你的app類似的公眾號,用戶流量要自然漲粉的,轉化會高些,比如移動互聯網微信公眾號,可以投放一些和移動互聯網交友、婚戀等從業者相關的app下載廣告。
6、PR傳播
PR不是硬廣告,學會在對的途徑講一個動人的故事非常重要,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傳播源,無論微博Kol、微信公眾號、媒體網站的專欄或各大社交網站,得去研究如何利用這些平台來講述一個好的品牌的故事,反之,這些平台也會是用戶對品牌產生UGC的最好渠道。
7、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靠的是運營人員的腦力和對業界信息敏銳的嗅覺,膚淺的理解就是炒作,這就需要團隊有一定的媒體資源。
8、數據分析
任何時候的推廣都離不開數據,要學會從數據中找的問題,總結良好經驗,做優質渠道,改良產品
。
五、線下推廣
線下推廣不僅能夠提升網站的直接流量,更是企業品牌的一種宣傳方式,只有開展把線下和線上推廣,兩者相結合,才能發揮企業廣告宣傳的最大優勢,在馬海祥看來,它更側重於傳統模式的而非網路模式的推廣,注重實際生活溝通交流,它在傳統營銷中占很大比重。
1、手機廠商預裝
這個就是需要和手機廠商的合作,在手機生產出來的時候就預裝你的應用,這種方式用戶轉化率高,是最直接的發展用戶的一種方式,但是用戶起量中期也比較長,畢竟從手機廠商的合作,到手機新品上市,用戶購買需要一段時間,一般在3-5個月。
2、水貨刷機
安卓手機刷機已經形成市場,使用這種方式的話,用戶起量快,起量快,基本上2-4天就可以看到刷機用戶,業內公司有:XDA、酷樂、樂酷、刷機精靈,但成本不好控制,用戶質量差,不好監控,據馬海祥了解,基本上刷機單一軟體CPA在1-2元,包機一部機器價格在5-10元之間。
3、行貨店面
用戶質量高,粘度高,用戶付費轉化率高,見用戶速度快,店面多,店員培訓復雜,需要完善的考核及獎勵機制,基本上CPA價格在1.5-3元之間,預裝價格在0.5-1元之間,業內公司:樂語,中復,天音,中郵,蘇寧等。
4、線下媒體推廣
比如燈箱、刀旗、LED屏幕等推廣。
5、線下店面推廣
比如和麥當勞和肯德基合作,下載app送一個肯德基的飲料等。
6、展會物料推廣
比如展會下載App送小禮品推廣。
7、地推推廣
攜程的地推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機場給人裝攜程的APP,平均每天能裝30-40個,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裝1000+,底薪1000裝夠600個以後每個1塊超過1000個每個3塊,這種推廣形式非常精準但也非常累,但最笨的辦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
六、網盟類推廣
網盟就是大量的網站組成聯盟並通過聯盟平台幫助廣告主實現廣告投放,對於網站主特別是大量個人站長來說,網盟是網站盈利的重要方式,而對於廣告主而言,網盟推廣實際上是搜索引擎推廣的延伸,我們做SEO或者競價排名借用的僅是搜索引擎這個平台,而當我們在網盟上進行推廣借用的則是大量的互聯網網站。
1、積分牆
在一個應用內展示各種任務(下載安裝推薦的應用、注冊、填表等),然後用戶在嵌入有積分牆的游戲內完成任務以獲得虛擬貨幣獎勵、按照CPA(每行動成本,Cost Per Action)計費,只要用戶完成積分牆任務,開發者就能得到分成收益。
2、插屏
插屏又叫插播廣告,使用App時動作觸發全屏/半屏彈出或嵌入,手游適合採用這種廣告形式,點擊率、轉換率、用戶活躍度表現都有不錯的表現,以在應用開啟、暫停、退出時以半屏或全屏的形式彈出,能夠巧妙避開用戶對應用的正常體驗,因為尺寸大、視覺效果震撼,所以插屏廣告擁有非常高的點擊率,廣告效果佳。
3、網盟或代理
如果按CPA購買的話,跟對方商定一個CPA的價格(當然價格越高獲取的用戶數也會越多啦),最好還能定個KPI,例如次日留存不低於多少,或是24小時購物率不低於多少等,有了這樣的約定,用戶質量就有了保障,和IOS一樣平台類網盟也是inmobi,adwords一類的公司。
4、移動DSP
目前只知道有力美和mediav在做移動DSP,因為是剛起步,這兩家公司的同學自己都不建議我們做,因為沒有歷史數據,優化的依據很少,價格好高,順便說下,他們的媒體資源一般都是接入的google、inmobi這些大平台的,移動DSP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個比較靠譜的投放方式還不清楚,靜靜期待吧!
5、刷榜推廣
這種推廣是一種非正規手段,但是在國內非常的受歡迎,畢竟絕大部分蘋果手機用戶都會實用APP Store去下載APP,如果你的APP直接都在前幾名的位置,當然可以快速獲得用戶的關注,同時獲得較高的真實下載量
6、小米手機和華為手機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華為手機的優點主要有外觀大氣、時尚,有自己的風格。尤其是從華為P10以來,改變了過去一成不變的「商務范兒」,為機身增加了紅色、藍色等更加活潑的配色,符合不同審美的消費者的口味。
另外華為這些年和徠卡合作,不斷提升手機的拍照性能。今年的華為P20 Pro更是大放異彩,力壓三星S9+和蘋果iPhone X成為了年度最強的拍照手機。
華為手機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雖然海思麒麟系列處理器表現不錯,但是相比同期的高通驍龍仍然有一些不足,尤其是在游戲性能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即使華為通過GPU Turbo技術做出了一定的彌補,但是這一技術也僅針對少數主流游戲,並無法提升手機的整體性能。
另一方面,自研處理器給降低了華為手機的成本,但是高端華為旗艦手機的價格卻並不便宜,Mate 10 Pro的最高售價超過5000元人民幣,P20 Pro的最高售價超過6000元人民幣。相比其它國產品牌,高端華為手機的性價比明顯要偏低一些。
再來說說小米,小米因發燒而生,它的主要優點自然就是性價比。以今年的小米8為例,它應該是第一款售價不超過2700元的高通驍龍845旗艦,同時小米8的硬體配置並沒有縮水,整體使用體驗也的確到了旗艦級別。盡管後來的魅族16賣出了比小米8更便宜的價格,但是魅族無法保證足夠的產能,魅族16發布至今仍需搶購,而小米8卻早就完成了現貨開賣。所以在綜合性價比方面,小米8仍然是超越魅族16的。
而小米的缺點就是設計風格不統一,從小米第一代到小米8,幾乎每一代的外觀風格都不一樣。尤其是這一代小米8爭議最大的地方就是模仿蘋果iPhone X的痕跡過於明顯。如果小米手機的每一代產品能夠擁有一脈相承的風格,同時再加如各自的特色,那麼相信會受到更多的消費者歡迎。
綜合來看,華為手機注重外觀、拍照,性價比稍低一些。而小米手機注重性價比,手機性能強,外觀設計缺乏自己的特色。兩個手機品牌的優缺點正好相反,因此選擇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的消費群體也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華為手機的用戶不喜歡小米,反之亦然。
7、華為和vivo手機哪個好?
華為
華為無論是從品牌力或者是手機性能來說,都比vivo更加優秀一些,雖然vivo這個品牌也漸漸呈現上升的趨勢,但就目前而言,論手機配置和技術的成熟的程度都是華為的表現會更好,性價比相對而言更高一些,而且售後服務也比較完善。
vivo的主攻面是拍照,也不得不說vivo在照相方面也確實下足了誠意,它率先在行業內開創了AI美顏的功能,而且個人認為,vivo拍出來的照片會更加真實一些,用來自拍確實不錯,但華為最近推出的系列手機,也都配置上了智能美顏,而且還支持30倍放大,親測可以拍月亮,單獨這個技術就已經超過了vivo不少了。
除了拍照功能之外,華為手機的處理器大部分都是採用麒麟980,運行的速度都比較快,可以很好的兼顧游戲和日常需求,而且手機跑分也一直處於名列前茅的位置,而且華為大部分的手機價格也不貴,和vivo的價格確實也相差不大,最便宜的千元機也配置了麒麟980,非常有誠意,價格不高,而且華為手機的系統定期更新都可以跟得上,性價比很高。
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得你自己去旗艦店體驗一番,因為vivo的外形設計不得不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加分點,眾多女孩子就吃這一套,而如果你對手機配置並沒有太高的要求的話,而且比較喜歡拍照的話,其實vivo也是可以勝任的,華為走的還是綜合發展的路線,玩游戲看電影都兼顧得上,還是得看你主要的需求是什麼再進行選擇。
8、使用手機就能直接賺錢的軟體推廣平台都是些什麼呢?
使用手機就能直接賺錢的軟體是博信約約,自己搜索下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