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大將軍是什麼神
黃大將軍是民間廣大民眾供奉的正神之位,瓊聞兩地及東南亞等地都有眾多神廟供奉之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十六、十七的三天為民眾祭神之日.寓意保該地來年風調雨順、送子托福、求賢進仕、家庭和諧、保佑安康,得到神靈保佑而國泰民安、社會家庭和諧的健康發展。
2、22、統帥蒙古牛錄的官職有哪些
中國的職官系統非常復雜,變化也比較多,下面簡要介紹了各種類型的職官的沿革。
國君
國君是一國之主,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最大的官。戰國時代以前,國君稱為「後」或「王」。王是至尊的意思,代表上天統治人民,又稱為「天子」、「天王」。春秋之後,諸侯國也開始稱王。到了戰國,有的諸侯國甚至稱「帝」,但是未成定製。到了秦朝建立後,秦始皇才開始使用皇帝的稱呼,並一直沿襲到清朝的滅亡。受此影響,皇帝的正妻稱為皇後,皇帝的母親稱為皇太後。歷史上的一些少數民族政權,國君的稱號也不一樣,例如:
* 單於(匈奴)
* 昆莫(烏孫)
* 候婁訇勒(高車)
* 可汗(鮮卑、回紇、柔然、突厥、契丹、蒙古)
* 贊普(吐蕃)
宰相
宰相是國君之下最高的行政長官,歷代叫法不一,只是一個通稱。參看宰相。
中央各部門長官
從西周開始,政府部門開始分化。西周分為六個部門,各設長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到了秦朝統一後,進行了重大調整,形成了所謂的「九卿」。
九卿包括:
*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和歷法、醫療)
* 郎中令(宮廷守衛、議論)
*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朝貢)
* 太僕(掌管皇帝的車馬和全國的馬政)
* 廷尉(掌管司法)
* 典客(管理少數民族)
* 宗正(管理皇族事務)
* 治粟內史(管理國家財政)
* 少府(管理皇帝的財政,以及國家政務)
另外執金吾掌管京城治安,將作大匠掌管土木營建,大長秋管皇後旨意的傳達和後宮事務管理。他們與九卿合稱「十二卿」。
魏晉以後,中央機構又進行了一次大的調整,尚書機構迅速發展。秦朝時的尚書台只是屬於少府下面的一個機構。魏晉以後尚書台從少府中獨立出來,改名為尚書省,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構。尚書省下分為各曹。到了隋唐時期,漸漸演化為六部,一直沿用到清朝。即:
* 吏部掌管官員的任免考核
* 戶部掌管全國的土地、財政
* 禮部掌管祭祀、教育和考試
* 兵部掌管軍事
* 刑部掌管司法
* 工部掌管土木建築和交通
六部形成後,九卿職權大大縮小了。
武官
西周時不設武官,官員文武兼管。到了春秋時期晉國設置中、上、下三軍,國君任命軍隊統帥,才開始有了武官的設置,但是三軍將領仍然兼管政事。秦漢以後,武官的設置大致可以分為:
* 警衛皇宮和京師的軍隊將領
* 掌管軍事行政的武職
* 領兵作戰的將帥
西漢時,太尉(後改稱大司馬,東漢時又改了回來)掌管全國的軍事行政,統兵作戰的武官有大將軍、車騎將軍等,還有名目繁多的雜號將軍。魏晉以後,大司馬、太尉、大將軍等成為了虛銜,沒有實權。都督中外諸軍事或大都督是全國最高統帥。
西魏、北周實行府兵制。全國分為100個府,每府以郎將統領。隋朝和唐朝繼續實行府兵制。中央禁軍設十六衛。都督管數州的軍事。唐高宗以後,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為節度使。中唐以後,府兵制破壞,從募兵中組成中央禁軍,共十個軍。其中神策軍實力最強,設護軍中尉和中護軍,為禁軍統帥。唐代戰時有元帥、副元帥為最高統帥。元帥一般以皇太子、親王擔任,實際並不出征,遣大臣擔任副元帥,負實際責任。中唐以後又以宦官監軍,稱都監。唐代還有經略使、招討使、制置使、團練使等職,為臨時指揮一方戰事的統帥,多為節度使、觀察使、刺史等擔任。
五代後周設殿前司,以都點檢為禁軍統帥。宋朝時,正規軍稱為禁兵。由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分別統領。教練武藝的軍官稱為都教頭,教頭。禁軍調度權歸樞密院,由皇帝親自指揮。南宋時,禁軍已經不存在,收編了諸將所轄部隊,稱為御前軍。出兵時其統兵將領稱為「某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
遼朝守衛京師的部隊稱為「御帳親軍」,設侍衛司統領。警衛皇帝的部隊稱為「宮衛騎軍」,設宿衛司統領。北樞密院掌契丹兵馬,南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作戰時設天下兵馬大元帥。金朝的皇帝親軍由殿前都點檢司統領。戰時設元帥府,由都元帥指揮。元朝成吉思汗的衛隊稱為「怯薜」。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
明朝軍隊實行衛所制。皇帝親軍初為十二衛,後來增至二十六衛,錦衣衛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軍隊分為八旗和綠營兩大系統。臨時徵召的部隊稱為勇軍,例如曾國藩的湘軍就是這種。
監官與諫官
中國古代職官的一個特點就是監官的發達。監官是監察各級官吏的。諫官則是規勸君主的過失,使其改正。隨著專制體制的加強,到了清朝時,監官與諫官已經合並,統稱為言官。
監官的設置始於戰國,最初由御史兼任。直到西漢末年,御史才成為監察官的專稱。並一直沿用到清朝。
諫官在西周時雖然沒有專職,但是公卿大夫都有進諫的職責。春秋初年齊桓公設大諫,為諫官設置的開始。秦漢時有諫官之職但是沒有專門機構。隋唐時,門下省逐漸成為諫官的主要機構。遼以後,諫官名存實亡,甚至不復存在。明清時,諫官的性質與監官相近。
君主的秘書與文學侍從
君主的秘書是從史官中分化出來的。主要負責君主詔令的起草、君主言行的記載、官書的編撰等。在商朝時就已經有太史、內史等富於秘書性質的官職。
秦漢時期,御史大夫為秘書之長。魏晉以後,中書省掌管秘書的工作。唐代時,又設翰林院,負責起草詔書和作為文學侍從。又有學士院,最為君主對文人的禮遇,學士的地位往往高於宰相。
學官
學官又叫教官,指主管教育的官員和政府任命的老師。西周時學校有師氏教武藝,樂正教詩書禮樂。秦朝和漢朝有博士官,教授經學。隋唐以後有國子監作為政府的學校,設有祭酒等職。
宮廷事務官
宮廷事務官是指為君主及其家屬服務的職官。它起源於君主的家臣。戰國時期設有少府,到秦漢時成為了九卿之一,其中設有很多官職,都是為君主服務的。魏晉以後,宮廷事務改由門下省負責。隋朝時改稱殿內省,唐朝改為殿中省。到了明朝,不設總管宮廷事務的機構,其職責由宦官和女官分掌。清朝則以內務府總管宮廷事務。
地方長官
另請參看中國行政區劃
西周實行分封制,地方長官分為諸侯和大夫兩級。秦朝統一後,萬戶以上的縣稱為令,萬戶以下的縣稱長。漢代時,京師所在的郡分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相當於郡太守。另外,漢武帝時設13州,長官為刺史。京師所在州的長官稱為司隸校尉。
唐朝時每道設觀察使,又有節度使為地方的軍政長官。到了宋代,縣一級的長官稱為知縣,府一級的長官稱為知府。
明朝省級官員稱為承宣布政使司負責行政,都指揮使司管軍事,提刑按察使司管監察。中期以後,有總督,巡撫總管數省或一省軍政。清朝與明朝大體相同。
秦漢
秦始皇懲封建割據之禍,廢置諸侯。全國分為三十六郡(後增、拆為四十餘郡)。郡轄縣,施行郡縣二級制。郡設郡守、郡尉、監御史,分掌政、軍、監察,郡守為長官,但監御史不隸屬郡守,自成體系。萬人以上的大縣置令,不足萬人的縣置長。另設縣尉,掌刑獄;設縣丞,為次官。
漢沿秦制,唯改郡守為太守,郡尉為都尉而已。漢武帝時,置十三州(部)刺史各一人,以六條詔書分察諸郡,屬於監察官性質。東漢末,改刺史為州牧,統轄諸郡軍政,形成州、郡、縣三級制。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施行州、郡、縣三級制,但刺史不統軍。用兵之州的刺史帶「使持節、都督諸軍事」、「持節、都督諸軍事」、「假節、都督諸軍事」銜,得以節制兵馬。
南北朝時期,戰事分起,各國疆界無過於魏晉者,而好增置州、郡,使州、郡的數目不斷增長。尤其是南朝置僑郡、雙頭郡,所謂「十室之邑,亦立州名;三家之村,虛張郡號」。
隋唐五代
隋文帝廢郡,復二級制。隋煬帝末年改州為郡。唐朝復改郡為州。唐朝仿漢刺史原意,分置十「道」,為監察區,每道分遣四品以上朝臣一人,稱黜陟使、按察使、采訪處置使等,四時巡察本道,對本道州、縣官員有罷免和建議提升的權力。軍事方面,唐初在戰區和邊要之地置總管(後改都督),掌數州軍事。唐玄宗時起,因府兵制敗壞,實行募兵制,遂於邊境地區設節度使,專管邊境軍務。為戰時後勤保障需要,節度使多兼京官、御史大夫、營田使等高級頭銜,兼領所轄各州的民政、軍政、監察、財賦,位高權重。安史之亂後,節度使往往割據一方,不奉中央政令,節度使的任免或世襲、或軍中自推,史稱「藩鎮」。五代戰事紛仍,地方凋敝,藩鎮成為事實上的一級政權。
宋、元
宋太祖懲唐五代藩鎮之禍,逐步消除了節度使的權力,節度使一職遂為虛銜。於形勝之地改州為府、要地設軍、監,與州同級。遣京官原銜出知州、縣事,稱「知某州軍州事」(「州」指民政,「軍」指地方軍隊),「知某縣事」,簡稱「知州」、「知縣」。宋朝又有路的行政設置。路設都轉運使、提點刑獄、提舉某路常平公事等官,本來為監察、催征財賦的專門官員,後漸漸成為州之上的一級地方。用兵地區臨時設經略使、經略安撫使等官,事平則停。軍事方面,設都監、總管、防禦使、都防禦使、團練使、都團練使等官,其中團練為文官、都監、防禦為武官。
元朝的地方政府級次與設置較為混亂,有行省、路、府、州、縣五級制,同時也有行省、府、州、縣四級制。另東北設都司兼管軍民,如奴兒干都司。邊地也有以行樞密院領民政者,另在少數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西藏地區為宣政院直轄,漠北為諸王分地,內地亦有諸王、皇後、太後、公主分地者,領於諸王皇後、太後、公主府,不隸地方。
明、清
明朝改元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仍稱省,分設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財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獄、都指揮使司掌軍事,合稱三司。省轄府,州有隸於府的散州與隸於省的直隸州之別。直隸州得轄縣,散州與縣無別、唯散州知州品級較縣為高。實行省、府(直隸州)、縣(散州)三級制。提刑按察使司下設道,有分巡道、分守道之別,道設按察分司。
明朝中央監察機構都察院分遣監察御史巡察各地,稱「巡按」,巡按品秩不高但權力極重,得斥罷府縣官,對於三司也有實際上的罷免權,唯不常駐。如臨事遣京官出巡,則稱巡撫,事畢即還。明宣宗時,在關中、江南等處設巡撫,常駐,節制三司,有領兵的權力。因用兵,遣大臣充總督常駐地方,帶兵部尚書或兵部侍郎、都御史銜。督撫同在一區的,則總督為巡撫上官。自督撫設,三司地位大降,形同屬吏。
清沿明制,仍設府、州、縣。又有廳的設置,與州平級,也有直隸廳與散廳之分,長官稱同知。分巡道、分守道只保留名義上的區別,道的長官改稱道員,不再隸屬於按察使,成為府之上的一級地方,形成省、道、府(直隸州、直隸廳)、縣(散州、散廳)的四級地方體制。後期也有專門辦理某項事務的道員,如海關道、巡警道等,與作為一級地方的道不同。巡撫成為一省的主官,唯直隸不設巡撫(雍正時河南一度專設總督,不設巡撫)。總督有兼轄二、三省者(如兩江總督、轄江蘇、江西、安徽),也有轄一省者。總督轄一省者,該省則無巡撫。也有個別省份只有巡撫而不隸於總督者。總督、巡撫軍民兼治,但總督偏重於軍事,帶兵部尚書銜,巡撫偏重於民政,帶兵部侍郎銜,不受總督管轄的巡撫帶節制兵馬銜。各省仍設布政使、按察使,分管民政、財賦、司法。布政使又稱藩台、方伯,按察使又稱臬台。東北為盛京將軍轄地,外蒙古統於駐烏里雅蘇台辦事大臣,內蒙分設各盟,新疆分統於伊犁將軍、駐烏魯木齊辦事大臣,青海設西寧辦事大臣,西藏設駐藏大臣。清末光緒年,新疆、東北陸續建省,而青海、西藏、內外蒙古依舊。
佐官、屬官與胥吏
在長官之下,有數量非常龐大的佐官、屬官與胥吏,他們有些類似於現代的公務員。其設置也非常復雜,各個朝代的叫法也不相同。比如清朝的師爺就是這種性質的。
榮譽性質的官職
在中國古代的職官制度中,還有非常復雜的加官、試官、贈官、加職、加銜、兼官等情況。
3、河南各地特色介紹
河南位於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稱河南。因古為「豫州」,簡稱「豫」,又因古時豫州位於九州中心,因此又有「中州」、「中原」之稱。
河南地處中國中東部,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處於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黃河以北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黃河以南有秦嶺東延部分的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綿亘。東西聯系的通道是黃河谷地,可以上溯關中,直達大西北和西亞地區,著名的絲綢之路向東延伸正是經過黃河谷地,現代重要的交通動脈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隴海線、蘭新線)也是經過這個通道。南北之間的通道也是在山地與平原交界的地帶開辟的,如古代著名的南襄通道,現代的京廣線、京深高速公路等。從政區和交通地位來看,河南處於居中的位置。以河南為中心,北至黑龍江畔,南到珠江流域,西至天山腳下,東抵東海之濱,大都跨越兩至三個省區。若以省會鄭州為中心,北距京津塘,南下武漢三鎮,西至關中平原,東至滬、寧、杭,其直線距離大都在600——800公里之間。河南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全國經濟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從歷史上看,河南是各族人民南來北往、西去東來的必經之地,是各族人民頻繁活動和密切交往的場所,因此,古人稱:「得中原者得天下」、「當取天下之是,河南在所必爭」。今天,河南境內三縱四橫的鐵路網、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不斷發展的航空運輸,進一步強化了其交通樞紐的地位,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陸續興建,河南仍然是全國經濟社會活動的中心之一。
河南省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17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74%,平原盆地、山區丘陵面積分別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5.7%和44.3%。全省總人口9667萬,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全省有漢、回、蒙古、壯、苗、藏、維吾爾、彝、朝鮮、土家、白等51個民族,以漢族為主,是全國少數民族比較多的省份之一。轄17個省轄市、1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89個縣、48個市轄區,2123個鄉鎮。
全省地形呈西高東低之勢。省境之西聳立著太行山和豫西山脈。豫西山脈是秦嶺的東延部分,秦嶺進入豫西向東呈扇狀展布。伏牛山是豫西山地的主體,山勢雄偉高聳,海拔1000—2000米,被譽為全省的屋瓴。桐柏山脈、大別山脈拱衛於省境之南,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下,為淮河、長江的分水嶺。太行山脈與豫西山脈之間的黃河兩岸分布有黃土丘陵區。豫中屹立著巍峨峻峭的中嶽嵩山。省境東部為遼闊的黃淮平原。
河南橫跨黃河、淮河、海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黃河橫貫中部,境內幹流711公里,流域面積3.62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1/5。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眾多,水量豐沛,幹流長340公里,流域面積8.8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1/2。北部的衛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漢水。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
河南平原廣袤,地理氣候條件適中,是全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全省有耕地資源8110.3千公頃(實有耕地面積7262.8千公頃,合1.089億畝),佔全國的6.24%,僅次於黑龍江、四川和內蒙古,居全國第4位。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5.5℃~9.5℃,年均降雨量1380.6~526.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265—332天,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生長,是全國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煙葉等農產品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糧食產量大體佔全國的1/10,油料產量佔全國的1/7,牛肉產量佔全國的1/7,棉花產量佔全國的1/6,小麥、玉米、煙葉、豆類、芝麻等農產品和肉類、禽蛋、奶類等畜產品產量也都居全國前列。河南還有很多名優特產品,如原陽大米、開封西瓜、杞縣及中牟大蒜、永城辣椒、淮陽黃花菜、信陽毛尖和板栗、西峽獼猴桃、靈寶蘋果、寧陵酥梨、內鄉山茱萸、洛陽牡丹、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懷葯等,都已成為國內知名品牌。
河南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全省已發現礦產資源157種,探明儲量的81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鉬礦、藍晶石、鑄型用砂岩、天然鹼、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藍晶鑄岩等8種,居前5位的有26種,居前10位的有48種。優勢礦產可歸納為煤、石油、天然氣「三大能源礦產」,鉬、金、鋁、銀「四大金屬礦產」,天然鹼、鹽、耐火粘土、藍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等「七大非金屬礦產」。依託豐富的資源,河南發展起了以輕紡、食品、冶金、建材、機械、電子、石油、化工為主體,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全省有大、中型工業企業1200多家。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河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十萬年以前,南召雲陽鎮發現的猿人臼齒化石,年代大致與北京猿人相當。自遠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中原大地上,創造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令世人贊嘆的史前文化。相傳伏羲女媧就是在中原一帶奠定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礎,至今淮陽仍保存著規模龐大的太昊陵。被稱為「中華第一大帝」的軒轅黃帝,據說就誕生在今天鄭州的新鄭市,並在這里建立都城。從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建都於河南偃師,至清王朝覆滅的4000餘年歷史中,河南處於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域長達3000年,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曾幾度達到鼎盛,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有3個,即: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和軍事家李斯、劉秀、岳飛,科學家和醫學家張衡、張仲景,文學家和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吳道子,以及近現代的李季、馮友蘭、姚雪垠、李准等。河南還是少林武術和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堪稱中國功夫的故鄉。
悠久的歷史給河南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河南旅遊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位,館藏文物佔全國的八分之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4處。安陽殷墟被國家文物部門列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原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開封古樸巍峨、雄偉壯觀的龍亭,造型古樸、宋代風韻的宋都故街,樓閣宏偉、庄嚴絢麗的大相國寺,還有嵩山少林寺,嵩陽書院,登封觀星台、中嶽廟,湯陰岳飛廟,漢三闕、開封鐵塔、包公祠,南陽武侯祠,三門峽函谷關,淮陽太昊陵等一大批名勝古跡。為了使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建設了造型新穎、氣勢恢宏、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河南博物院。目前該院館藏文物達1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4萬多件,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器、金簡等珍貴文物最具特色。
除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外,河南還有很多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奇峰聳峙、峻峭巍峨的太行山,重岩迭嶂、氣勢磅礴的伏牛山,崗巒起伏、溪流蜿蜒的桐柏山,樹木繁茂、鬱郁蔥蔥的大別山組成河南的四大山系,其間不乏許多名山奇觀,如氣魄宏偉、古跡棋布的中嶽嵩山,怪石嶙峋、風景幽奇的雞公山,汕奇澗幽、景色秀麗的雲台山,異峰突起、巍峨挺拔的石人山,都具有獨特的魅力。河南河流如網,水庫棋布,構成了絢麗多彩的游覽勝地。遠眺源遠流長、奔騰不息的黃河,長天無垠、天水一色,給人以「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遠上白雲間」之感。山水樓台交相輝映的百泉湖,煙波浩渺、富有南國旖旎風光的南灣湖,吐珠噴玉、各具特色的珍珠泉、噴玉泉,千姿百態、神奇曼妙的自然溶洞,都獨具特色、情趣各異。目前全省共有風景名勝區31個,總面積達0.17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嶽嵩山、龍門山、雞公山、雲台山和王屋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個,地方級自然保護區22個;森林公園55處。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一系列方針政策,艱苦奮斗,奮發進取,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03年我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025.93億元,居中西部18個省市區前列。1998年—2003年年均增長9.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2003年全省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251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582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37.7億元,比1997年增長75.3%。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一、二、三產從1997年的24.7∶47.1∶28.2逐步調整為2003年的17.6:50.5:31.9,傳統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邁進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2003年全省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2235.68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26.12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68%和29%,年均分別增長9%和4.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4919.09億元,比1997年增長1.2倍。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升,居民食品消費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由45%下降到33%、農村由55%下降到48%。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常年產量穩定在4000萬噸以上。棉花、油料、水果、煙葉、肉類等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多年來穩居全國前三位。河南不僅用佔全國1.74%的土地養活了佔全國7.5%的人口,而且還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全省以建設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加工基地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目前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到2305萬畝,佔小麥播種總面積的32%,初步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的格局。蔬菜、瓜類、葯材、花卉等經濟作物和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穩步擴大。畜牧業快速發展,主要畜牧業生產指標居全國前列,其中牧業產值、增加值等7項指標居全國首位。著力對40家小麥加工龍頭企業和一批畜產品加工骨幹企業進行了重點扶持,促進了農副產品深加工迅速發展,拉長了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鏈條,提高了附加值。2003年全省小麥加工轉化能力達到1800萬噸左右,肉類精深加工能力超過230多萬噸,均居全國前列。培育了蓮花味精、金象麥業、南陽天冠、漯河雙匯、華英肉鴨、鄭州花花牛、思念、三全等一批知名品牌。其中,漯河雙匯集團產品種類已達600多種,市場佔有率達到50%左右,成為全國最大的肉製品加工基地;華英集團肉鴨加工系列產品達200多種,成為亞洲最大的肉鴨加工企業;鄭州花花牛日加工鮮奶能力達到500噸左右,躋身全國乳品加工企業10強。目前全省擁有火腿腸、味精、速凍食品、方便麵等30多類優勢產品,其市場佔有份額分別為70%、44%、46%和25%。
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工業在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河南以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依託,建立了以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煤炭、電力為主體,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全省現有上市公司30家。通過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培育了一批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和企業集團,中國第一拖拉機工程機械公司是中國最大農機製造企業,平頂山神馬簾子布集團是中國最大簾子布生產企業,周口蓮花味精公司產量居亞洲第一位,安陽彩色顯像管玻殼有限公司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世界第三位,長城鋁業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之一。一批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大型拖拉機銷售量佔全國市場銷售量的40%,簾子布佔35%,彩色玻殼佔70%。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居全國第1位,卷煙、化肥、原煤、平板玻璃在全國居第2位,大中型拖拉機居第3位,紗、水泥居第4位,發電量、原油、天然氣、通訊電纜、輪胎、化學纖維、家用電冰箱、飲料酒等產品產量在全國均居前10位。我省是華中電網重要的火電基地之一,全省發電裝機總容量達2007萬千瓦,居全國第6位。隨著工業生產的逐步加快,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按照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有選擇地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思路,近年來,先後實施了對增強工業發展後勁起重大作用的164個標志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新增糧食加工能力1000多萬噸、氧化鋁生產能力100多萬噸、電解鋁能力140萬噸、鋁加工能力30多萬噸,加快了優勢工業品基地建設和優勢資源的深度開發,進一步拉長了產品鏈條,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小麥、畜產品和鋁工業三大產業鏈,提升了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能力。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幹企業相繼成長壯大,「安彩」玻殼、「雙匯」火腿腸、「邦傑」 火腿腸、「蓮花」味精、「新飛」冰箱和冰櫃、「金星」啤酒等相繼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以華中制葯、竹林眾生、羚銳制葯為代表的一批生物制葯企業和以彩色大屏幕為標志的電子電器產品發展勢頭強勁。2003年全省工業增加值達到3034.14億元,居全國第6位。
交通、通訊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河南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中國兩大鐵路干線京廣和隴海鐵路、兩大高速公路干線京珠和連霍公路都交匯於此。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鐵路、公路為骨幹,民航、水路運輸為輔助的交通體系。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419公里,居全國第9位,十字型高速公路骨架已初步形成。預計「十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可達到2500公里。作為全省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河南省目前已形成了「三縱四橫」的鐵路網,成為全國重要的客貨運輸中心,2002年鐵路營運里程達到6632.1公里,其中地方鐵路1372公里,居全國首位。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編組站,鄭州東站是全國最大的零擔中轉站,鄭州站是全國最大的客運站之一。航空運輸,目前省內已建成三個民用機場,分別為鄭州機場、洛陽機場、南陽機場,共開辟32條國內航線和不定期國際旅遊包機,通航國內56個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區,每周航班560個,年吞吐量150萬人次。
作為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之一,全省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364.6萬戶,居全國第5位;城市電話用戶759.9萬戶,居全國第4位;農村電話用戶604.7萬戶,居全國第5位;移動交換機用戶1072.6萬戶,居全國第11位;通訊長途傳輸實現了自動化,長途線路實現了數字化,城鄉電話交換機全部實現了程式控制化和傳輸數據化,全面啟動了用戶接入網工程,光纖、無線、寬頻等技術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全省互聯網用戶達到194.9萬戶,居全國第10位;基本建成覆蓋全省城鄉、連通世界的通信網路。網路技術基本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網路能力及業務種類基本能夠滿足現階段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對外開放水平逐步提高,東引西進取得新成效。積極應對加入世貿組織新形勢,認真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2003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7.16億美元,其中出口29.8億美元,雙雙刷新歷史最高記錄。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得到調整,食用小麥出口填補了國內空白,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正在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建立了鄭州鐵路東站、鄭州機場兩個國家一類口岸。貿易夥伴已遍及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利用外資領域不斷擴大,質量進一步提高,日立、東芝、菲利浦、普爾斯馬特、里昂水務、德國MAN(曼公司)等24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相繼落戶中原。一批企業已經開始採用戰略協作、貼牌生產等手段,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50多家河南企業走出國門,在境外設立了分支機構或投資辦廠。大力實施「東引西進」戰略,豫粵、豫滬經貿合作逐步深入,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面向西部地區,成功舉辦了河南產品蘭州展銷會、烏魯木齊貿易洽談會、廣西投資洽談會等一系列經貿展銷活動,擴大了河南產品西部市場的佔有率。一些優勢企業開始在西部地區實施企業購並或設點辦廠。
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積極實施「科教興豫」戰略,科研能力不斷提高,全省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40餘萬,各類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300多個。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科技成果推廣率達到35%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3%。教育事業得到優先發展。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接近100%,普通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以上,「普九」人口覆蓋率93%以上,基礎教育水平穩居全國前列。普通高中規模發展迅速。高等教育規模成倍擴大,鄭州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普通高校由1997年的50所增加到66所,在校生規模由1997年的13.6萬人增加到55.7萬人,增長3.1倍。普通高校錄取率連續兩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民辦教育發展迅速,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已達4400多所,居全國第5位,在校生達70萬人。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人口有效覆蓋率均達94%以上。文化、體育、衛生、新聞出版等社會事業更加繁榮。全省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11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成效顯著,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使用效率明顯提高。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繪制了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9600萬河南人民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帶領下,邁上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按照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河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堅持「一高一低」,確保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以上,達到3000美元,基本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努力實現中原崛起。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治更加完備,人口素質明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努力完成基本實現工業化這一歷史性任務。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要堅持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在發展布局上,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帶動周邊地區特別是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全省形成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格局。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的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要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建成全省對外開放、東引西進的主要平台和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區域性商貿金融城市和科教文化中心,中西部綜合競爭力較強的開放性經濟區,努力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非農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的比重達到80%左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60%左右,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的60%以上。豫北地區的安陽、鶴壁、濮陽,要充分發揮工農業基礎較好,油氣、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的優勢,逐步建成我省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鋼鐵基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基地。豫西地區的三門峽,要充分發揮礦產、林果等資源豐富的優勢,搞好精深加工,建成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黃金生產加工基地、鋁工業基地和林果業生產加工基地。豫西南地區的南陽,要形成中葯生產基地、紡織基地、以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帶。黃淮地區的駐馬店、商丘、周口和信陽,要建成全國綠色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生豬和肉牛肉羊生產加工基地、油料生產加工基地和勞務培訓輸出基地。
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新發展機制,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的市場化運作程度,著力抓好六項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舉措。(一)堅持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產業發展;(二)不斷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強力實施開放帶動,不斷擴大東引西進;(四)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五)堅持科教興豫,發揮人才作用;(六)堅持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4、網路推廣哪些行業好做?
任何行業都可以做推廣。
被推廣對象可以是企業、產品、政府以及個人等等。
廣義上講, 企業從開始申請域名、租用空間、建立網站開始就算是介入了網路推廣活動。而通常我們所指的網路推廣是指通過互聯網手段進行的宣傳推廣等活動。
狹義地說,網路推廣的載體是互聯網,離開了互聯網的推廣就不能算是網路推廣。而且利用互聯網必須是進行推廣,而不是做其他的事情。
上面這樣講網路推廣的概念比較空洞。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我們可以通過同一些概念進行比較,更清楚地認識網路推廣。
與網路推廣相近的概念有網路營銷、網站推廣、網路廣告等等。
網路推廣全攻略(共23條具體操作方法)
1、添加網頁標題(title)。
2、添加描述性META標簽。
3、在網頁粗體文字(一般為文章標題)中也填上你的關鍵詞。
4、確保在你的正文第一段就出現關鍵詞。
5、導航設計要易於搜索引擎搜索。
6、針對某些特別重要的關鍵詞,專門做幾個頁面。搜索引擎優化專家不推薦使用任何針對搜索音型的欺騙性過渡頁面,因為這些幾乎是復制出來的網頁可能受到搜索引擎的懲罰。
7、將你的網址印在信紙、名片、宣傳冊、印刷品上。
8、使用傳統媒體廣告。
9、提供免費服務。
10、發布新聞。
11、在你發出的郵件中創建一個簽名,讓潛在客戶與你聯系。
12、建立郵件列表,每月(或隔每2個月)向用戶發送新聞郵件(電子通訊/雜志)。
13、向郵件列表用戶(客戶和訪問者)發布產品信息,如優惠券、新產品及其它促銷信息。
14、租用目標客戶郵件列表。
15、在郵件列表和新聞組中進行促銷。(混合策略)
16、運用競賽。
17、讓用戶將網站加入收藏。
18、與互補性的網站交換廣告。
19、創建病毒營銷方式。
20、在E-Mail新聞郵件中購買短小的文本廣告。
21、實施會員制營銷(Affiliate Program)。
22、搜索引擎競價排名。
5、京科聯通是傳銷公司嗎
京科聯通不是傳銷,截止2019年2月12日京科聯通未被相關部門認定為傳銷。
京科聯通成立於2012年,以銀行呼叫中心產業為實體產品銷售為導向電子商務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北京,在中國內地設立3個分部,主營業務包括電話營銷、會員管理、數據分析等。
該公司先後與三家銀行簽定駐場外呼合作協議,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產品涉及收藏品、金銀飾品、數碼3C、生活品、汽車用品等5大類,有一整套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技術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傳銷需符合以下三條:
1、參加者通過繳納"人頭費"或"資格費"或者以認購商品(含服務)等形式變相繳納"人頭費"或"資格費"取得加入、介紹他人加入的資格;
2、通過介紹他人參加發展下線人員,並由此建立具有上下層級內部財富再分配關系的組織體系;
3、組織者利用參加者交付的部分費用支付先參加者的報酬維持運作;參加者的收益由其加入的先後順序及其發展人員數量決定。
(5)網路技術推廣認定大將軍22擴展資料:
一、打開百度,搜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並點擊進入;
二、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首頁搜索框輸入「京科聯通」,點擊查詢;
三、在搜索的結果中找到「京科聯通(北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點擊進入;
四、從搜索的結果可以看出,京科聯通(北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目前處於正常開業狀態,未被列入異常名錄,不是傳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科聯通(北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6、大將軍是不是一天換一個季節
不是。《大將軍》是游族網路獨立研發,由游族網路和9787官方運營,眾多聯運平台運營的次時代戰爭策略類頁游。傳承經典三國歷史題材,再造第四方勢力。四大全新PVE副本,全版圖八十一個郡城,宏觀策略與微觀戰術並存,即時操控的萬人國戰,摒棄傳統固定位回合制戰斗模式,首度動態呈現全陣型同步推進戰斗,游戲視角創新使用ASE天眼技術,讓戰斗畫面更加有視覺沖擊力,帶來史上最熱血的國戰體驗。
7、滄州網路推廣哪家好
精誠網路是專業的搜索引擎優化(SEO)和搜索引擎營銷(SEM)服務商,是由一群喜愛研究網路營銷策劃專業知識的年青人,基於讓網路變得更加適合企業的發展為目的,成立的專業網路優化與營銷團隊。秉持專業優化技術與營銷理念,讓中小企業的網站平台也能在公平的網路環境中與大企業公平競爭。網路搜索已經是現在許多掌控公司重要職務或采購權力人員所使用的最習慣快速方式。也會是重要合作對象與客戶會用來認定公司於該產業上企業形象的重要依據。匯聚搜索優化精英共商百度優化,谷 歌優化技術及經驗,共享百度優化及谷歌優化方法。
服務與經營范圍
1、搜索引擎優化(SEO):針對谷歌、百度關鍵詞排名優化;網站整站優化;搜索引擎優化咨詢與技術培訓。
2、SEO標准建站:承接各行業客戶企業網站設計開發及維護。
3、網站運營策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網路營銷策劃、網路營銷方案實施。
SEO(搜索引擎優化)與SEM(搜索引擎營銷)變的非常重要與必要。
然後,告訴您為什麼選擇精誠?
首先,讓您選擇精誠,我們不會用價格便宜的陷阱,我們靠的是實力和創意,不是廉價勞動力!
01、專業的團隊
我們100%具備SEO(搜索引擎優化)實戰經驗,全部都有電子商務開發和企業品牌網站的策劃設計經驗。
精誠網路工作室實行專案項目負責制,讓最有經驗的來帶領整個項目,這是我們團隊又與其它網路團隊的不同之處。
我們的設計能改變您公司的形象,能吸引到更多得客戶,因此也就能提高銷售業績。
02、專注而專業
我們的設計就是擅長於做具有商業的、國際化風格的作品!
真正成熟的高端的客戶沒有太多時間等待您公司網站上宏長的FLASH,他們也沒有耐心為了您公司網站上面一個產品的效果等待幾分鍾,因為他們和您一樣,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如何留住他們? 這不是一個一加一就等於二的簡單問題!。
做為企業的負責人,您應該有清晰的思路來解剖您心目中的網站,並站在您的客戶角度去思考,什麼樣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 我們認為,您是時候考慮給您的網站重新樹立下品牌形象了。
03、幫助客戶超越對手
我們有理由相信每一公司做的設計不是給自己看的,當然是給客戶看的,我們團隊的長處就在於我們的技術是基礎,創意是翅膀,只有充分利用好網路,創意才能把您們的價值體現出來,傳播出去。
我們不只是為您的企業披上外衣,我們還通過我們的網路知識,幫助客戶優化網站,使網站更顯專業,更有競爭力,我們希望客戶能夠通過網路找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