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社會經濟環境對網路營銷的影響

社會經濟環境對網路營銷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0-10-01 14:03:23

1、自然環境對網路營銷有什麼影響?

物質自然資料是指自然界提供給人類的各種形式的物質財富

2、網路營銷環境的改變影響哪些因素

1.社會人口環境
(1)人口數量。
(2)人口結構
(3)人口分布。
2.社會經濟環境
3.政治法律環境
(1)政治環境。
(2)法律環境。
4.社會文化環境
(1)教育狀況。
(2)宗教信仰。
(3)價值觀念。
(4)消費習俗。
(5)審美觀念。
5.自然物質環境
(1)政府對相關資源的政策。
(2)自然資源供求狀況。
(3)自然資源受污染狀況。
6.科學技術環境
(1)科技發展影響企業營銷組合策略的創新。
(2)科技發展促進企業營銷管理的現代化。
(3)科技發展促進營銷方式的改變。

3、舉例說明政策環境對網路營銷的影響?

1994年4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會議期間,中國代表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最終就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達成一致意見。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接入國際互聯網的64K專線開通,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這標志著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
中國把發展互聯網作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大機遇。中國政府先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規劃互聯網發展,明確互聯網階段性發展重點,推進社會信息化進程。
1993年,中國成立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負責領導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建設。
1997年,制定《國家信息化「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將互聯網列入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出通過大力發展互聯網產業,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
2002年,頒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信息化專項規劃》,確定中國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包括推行電子政務、振興軟體產業、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等。
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路子。
2005年11月,制定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互聯網發展的重點,提出圍繞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圍繞提高治國理政能力,推行電子政務;圍繞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信息化等。
2006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構建下一代互聯網,加快商業化應用。
2007年4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大力發展網路文化產業,發展網路文化信息裝備製造業。
200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的發展戰略。
2010年1月,國務院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促進信息和文化產業發展。在中國政府的積極推動及明確的政策引導下,中國互聯網逐步走上全面、持續、快速發展之路。
2015年7月5日,《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中明確指出:「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性的影響。

至此,完全確立了互聯網或者叫互聯網+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設施、創新要素、戰略性、全局性地位和完成了全部頂層設計。
根據經驗,政策和法律因素需要關注執行情況和妨礙結果形成的各種干擾來確定對經營活動的影響程度。

4、網路營銷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網路營銷具有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無時間地域限制、無時間約束、內容詳盡、多媒體傳送、形象生動、雙向交流、反饋迅速等特點,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營銷信息傳播的成本。

5、目前影響網路營銷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技術與基礎設施對網路營銷的制約
技術與基礎設施的制約主要是這樣三個方面的問題:
(1)配送渠道問題。這是中國發展網路營銷的又一瓶頸。基於互聯網的企業營銷活動僅僅實現了網上溝通、訂購、支付,企業還需要通過特定的渠道將顧客所購商品送達其手中。
(2)電子支付體系滯後問題。電子支付是指從事電子交易活動的當事人使用安全電子手段通過網路完成貨幣支付與使用價值的轉移。在我國當前的情況看,電子支付還是網路營銷活動的重要瓶頸,許多網路客戶仍然是網上訂購、網下支付,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網路營銷。
(3)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制約問題。我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與網路營銷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因為缺乏先進、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持,企業在生產、庫存、財務、客戶管理等許多環節就缺少相應的信息支持與資源共享,網路營銷就不易開展。
二.有關法規對網路營銷的制約
在目前我國網路營銷的角度看,市場准入、安全認證、用戶隱私權、電子支付、稅收征管、知識產權保護、電子廣告等等的問題迫切需要得到解決。如網路安全問題,在經濟信息化不斷加快的過程中,違法犯罪分子日益猖獗地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欺詐活動,據美國的有關報道,每年因網路安全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近百億美元。網路安全不僅損害企業利益,有時也危及國家利益,因此在這方面的立法工作非常迫切。又如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網路資源共享是互聯網的主要特徵之一,所以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是網路營銷活動中經常要涉及到的問題,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商業機密、專有技術在網上的使用與保護問題。
三.社會文化環境對網路營銷的制約
社會文化環境對於企業市場營銷活動面臨的是一種軟約束,我國影響網路營銷的社會文化因素有:
1.消費者對網路營銷的認知問題。由於人們根深蒂固的傳統消費思想的影響,加上當前網路營銷發展中存在安全、支付、配送等諸多問題,造成上網人數多而參與網路營銷活動的人少。有關調查顯示,在經常光顧汽車網站的訪問者中,真正想在網上購車的顧客不到5%,網上信息再完整、再真實,還是更相信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品,這種大眾化的消費心理阻礙了網路營銷的發展。
2.人們對網路營銷的認知問題。我國部分企業認識到發展網路營銷是謀求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而有一些企業仍處於觀望等待之中。有一些企業雖然建立起了自己的網站,但沒有及時更新相關信息,訪問率很低,有的甚至成為空殼網頁。
3.現行的商業文化與信用體系問題。在市場機制尚未健全、法規體系尚不完整的今天,市場上充斥著欺詐、假冒偽劣、拖欠貨款等醜行,誠信經營的理念受到嚴重挑戰,這不僅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也嚴重影響了合法經營者與消費者的交易熱情與消費熱情,許多人慨嘆:面對面的交易都受騙上當、防不勝防,在網路這樣一個虛擬的環境中豈不更加危險?有這樣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可見,現行的商業信用問題也是阻礙網路營銷發展的重要原因。
4.網路營銷的人才制約問題。自網路營銷引入中國以來,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就一直在進行著。特別是那些既懂得所在行業的業務知識、又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應用、同時還了解市場營銷及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外語又能過關的復合型人才嚴重匱乏。

6、+影響網路營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技術與基礎
1、配送渠道
2、電子支付
3、企業信息化管理
二、有關法規對網路營銷的制約
三、社會文化環境對網路營銷的制約
1、消費者對網路營銷認識的問題;
2、網民對網路營銷的認識的問題;
3、現行的商業文化與信任體系的問題;
4、網路營銷的人才制約的問題。

7、網路營銷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有哪些?

網路營銷的出現為企業提供了適應全球網路技術發展與信息網路實時變革的新的技術和手段,是現代企業走入新世紀的營銷策略。網路營銷是以現代營銷理淪為基礎,利用網路對產品的售前、售中、售後各環節進行跟蹤服務。自始至終貫穿在企業經營全過程,尋找新客、服務老客戶,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以達到開拓市場、增加盈利為目標的經營過程。

與社會經濟環境對網路營銷的影響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