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聚羧酸減水劑sem圖

聚羧酸減水劑sem圖

發布時間:2020-09-22 16:49:45

1、1.聚羧酸減水劑的摻量一般為多少?

聚羧酸減水劑主要性能和參數:

1. 摻量為水泥重量的0.5% ~ 1%,減水率可達12% ~ 25%;

2. 早期強度提高快,1 ~ 3天強度比空白砼可提高60%以上;

3. 增強效果明顯,28天強度比空白砼可提高15% ~ 40%以上;

4. 當水泥用量相同和強度相近時,可使坍落度增加100 ~ 200mm;

5. 在砼的工作性和強度相近的條件下,可節約水泥10% ~ 20%;

6. 採用超摻法,可配置C(60) ~ C(80)砼(摻量1% ~ 2%)。

主要用途:

適用於普通砼、高強砼、早強砼、流態砼、預應力砼、蒸養砼及特種砼。

注意事項:

1. 推薦摻量:0.5% ~ 1% (按水泥重量計)。使用前應通過試配確定最佳配合比;

2. 本產品使用簡便,干、濕摻加均可,干摻時應適當延長攪拌時間;

3. 本產品為25Kg編制袋包裝,應存放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中。如遇潮結塊,不影響其使用壽命;

4. 貯存期:二年。

2、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中的引發劑是什麼東西?

現在常用偶氮類引發劑,偶氮引發劑是指一類分子結構中含有氮氮雙鍵的自由基引發劑,英文名稱azo-initiator。一般通式為R—N=N—R,其中R—N鍵為弱鍵,容易斷裂形成自由基,分解溫度與烷基結構有關。如兩端為對稱烷基結構或烷基中有極性取代基團(如—CN、—COOH、—COOR等),則分解溫度下降。
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液體)是繼木鈣為代表的普通減水劑和以萘系為代表的高效減水劑之後發展起來的第三代高性能減水劑,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科技含量最高、應用前景最好、綜合性能最優的一種高效減水劑。PC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是代表當今世界技術含量最領先的減水劑產品。經與國內外同類產品性能比較表明,PC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在技術性能指標、性價比方面都達到了當今國際先進水平。

3、聚羧酸減水劑

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為茶色油狀水溶液,具有梳形分子結構,較傳統減水劑僅依靠靜電斥力打破水泥漿絮凝狀態而達到減水的作用不同,其超分散性能強。這主要是由於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帶有羚基(—COOH)、磺酸(—SO3H)等活性親水基團及聚氧化乙烯鏈基等不飽和單體,其分子結構設計由單一靜電斥力效應結構轉向靜電斥力效應與空間位阻效應共同作用結構,形成立體分散系統。梳形聚合物在水泥顆粒表面是齒形吸附狀態,其主鏈上的羧基(—COOH)、磷酸基(—SO3H)等活性官能團提供靜電斥力,梳形聚合物側鏈觸向水泥粒子的各個部位,起著立體位阻的重要作用,決定分散系統的穩定性,保持水泥漿體流動度。由於主鏈長,極性基團多,靜電斥力強:空間分於結構龐大,側鏈多且也較長空間位阻大,從而對水泥材於具有良好的減水、分散、穩定作用。

4、聚羧酸減水劑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聚羧酸系減水劑的性能與其分子結構的主鏈和支鏈的結構單元、官能團的位置及其種類有關。在分子主鏈上引入大量合適大小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或聚氧乙烯接枝鏈和少量它們的嵌段鏈及一定構成比例的磺酸基團,可使減水劑在發揮低摻量高分散性的同時, 產生良好的保塑性, 且在合成過程中發現,聚氧烷基中的端羥基易引起凝膠。在此基礎上結合原料的來源及其成本, 選用聚乙二醇與丙烯酸在對甲苯磺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進行酯化,然後與甲基丙烯磺酸鈉進行共聚, 並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酸單體來調節主鏈的大小及側鏈上的羧基與磺酸基的相對構成比例,從而得到一種高性能減水劑。

5、大家好,我是做聚羧酸減水劑合成的,剛接觸這塊,哪位高手幫忙介紹下咱們這塊檢測主要都用到什麼儀器?

表徵這塊不用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可以用凝膠滲透色譜儀(GPC)測分子量
傅立葉紅外光譜也可以用來測基團
掃描電鏡不行,觀測不到納米級的減水劑分子
還可以考慮滴定法測一下陰離子密度

6、聚羧酸減水劑生產工藝

1 實驗 1.1 原材料 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鈉(MAS)、過硫酸銨(APS)均為市售化學試劑;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單體,自製,其聚合度分別約為9、23、35;水泥,P.O42.5R,重慶騰輝江津水泥廠產。 1.2 聚羧酸減水劑的合成方法 將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鈉、過硫酸銨、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單體分別用去離子水配成濃度為20%的水溶液。在裝有攪拌器、迴流冷凝管及溫度計的三頸燒瓶中分批滴加單體及引發劑,滴加完畢後在75℃下保溫反應一定時間。反應結束後,用濃度為20%的NaOH水溶液調節PH值至7~8,得到濃度約為20%的黃色或紅棕色聚羧酸減水劑。 1.3 正交試驗設計 採用正交試驗方法,通過改變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鈉(MAS)、聚氧乙烯基烯丙酯大單體(PA)、過硫酸銨(APS)4個因素的用量,考察四因素在三水平下合成的聚羧酸減水劑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及流動度經時損失的影響,從而確定聚羧酸減水劑的最佳合成配方。正交試驗因素及水平見表1,表中引發劑APS用量為MAS、AA、PA等3種單體總質量的百分比。表2為不同實驗組數對應的各因素水平。 1.4 摻減水劑水泥凈漿流動度測試方法 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按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中測定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的方法進行測試,W/C為0.29。 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的測試方法為:保持一定水灰比,加入一定量的聚羧酸減水劑,按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每隔一定時間測試水泥凈漿的流動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減水劑摻量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的影響 表3為對在表2中1~9組的3種聚羧酸減水劑(JH9、JH23、JH35)在不同摻量時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的影響。 由表3可知,當減水劑摻量大於0.5%以後,增加減水劑摻量,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增大變緩。表明該聚羧酸減水劑的飽和摻量為水泥質量的0.5~0.8%。 2.2 聚羧酸減水劑合成配方的確定 通過對表3的實驗結果計算分析,可看出減水劑摻量為0.5%時四因素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影響的顯著程度。聚羧酸減水劑合成時各因素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影響的極差分析見表)(減水劑摻量為0.5%)。 2.2.1 聚羧酸減水劑JH9合成配方的確定 由表4可知:(1)在設計的原料用量范圍內,摻JH9的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隨MAS、A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隨PA和APS用量的增加而下降;(2)由極差R可知,四因素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影響均較顯著,影響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PA、APS、AA、MAS;(3)JH9的較佳合成配方為:MAS:AA:PA(摩爾)=1.5:(5.0~7.0):(1.0~1.25),APS的用量為15%。 圖1為四因素在三水平下所合成的JH9聚羧酸減水劑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的影響。圖1中的水泥凈漿流動度為各因素分別在三水平下的算術平均值,減水劑摻量為水泥質量的0.8%(圖2和圖3與此相同)。 由圖1可知,MAS用量對水泥凈漿的初始流動度影響不大,但增大MAS用量有利於水泥凈漿流動度的保持,MAS用量為1.0~1.5mol時,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曲線基本接近,因此,MAS用量取1.0~1.5mol為宜;增大AA用量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有利,但PA用量過大對水泥凈漿的流動度保持不利,AA用量取5.0mol為宜;PA用量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的保持有一最佳值,PA用量取1.25mol為宜;APS在三水平下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影響較小,APS用量可取15%~25%。 綜合考慮JH9摻量為0.5%時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和摻量為0.8%時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的影響,JH9的最佳合成配方為:MAS:AA:PA(摩爾)=1.5:5.0:1.25,APS用量為15%。 2.2.2 聚羧酸減水劑JH23合成配方的確定 由表4可知,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隨MAS、PA、APS用量增加而下降,隨AA用量增加而增大。由極差R可知,四因素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影響均較顯著,影響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AA、APS、PA、MAS。較佳合成配方為:MAS:AA:PA(摩爾)=(0.5~1.5):5.0(1.0~1.25),APS用量15%。圖2為四因素在三水平下所合成的聚羧酸減水劑JH23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的影響。由圖2可知,MAS用量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的影響不大,但增大MAS用量有利於水泥凈漿流動度的保持,MAS用量取1.5mol為宜;AA用量為5.0~7.0時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影響不大,但AA用量過大不利於水泥凈漿流動度的保持,AA用量在3.0~5.0mol時的水泥凈漿經時損失基本接近,AA用量取5.0mol為宜;PA用量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的影響相差不大,PA用量為1.25mol和1.5mol時對水泥凈漿的流動度保持較好,PA用量取1.25~1.5mol為宜;APS用量為15%時,水泥凈漿的初始流動度大,經時損失小。 綜合前述,可得出聚羧酸減水劑JH23的最佳合成配方與JH9的相同。 2.2.3 聚羧酸減水劑JH35合成配方的確定 由表4可知,四因素在所設計的三水平下合成的聚羧酸減水劑JH35摻入水泥凈漿中,所測水泥凈漿的初始流動度相差不大。從極差R可知,合成JH35時各因素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的影響均不及合成JH9和JH23時顯著,影響程度稍大的為AA的用量。圖3為四因素在三水平下所合成的JH35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的影響。 由圖3可知,MAS用量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及流動度經時損失的影響均不大,MAS用量可取0.5~1.5mol;AA用量過少,初始流動度小,AA用量過大,流動度經時損失大,AA用量以5.0mol為宜;PA用量對水泥凈漿的初始流動度的影響不大,PA用量為1.00mol時,在經時60min前的流動度明顯高於用量為1.25和1.5mol時的流動度,而PA用量為1.25mol時的經時流動度始終大於用量為1.5mol時的流動度,因此用量PA 可取1.25~1.5mol;APS用量為15%時,初始流動度大,且流動度經時損失小,APS 取15%為宜。 綜合前述,聚羧酸減水劑JH35的最佳合成配方為:MAS:AA:PA(摩爾)=1.0:5.0:1.0,APS用量為15%。 2.3 採用最佳配方合成的減水劑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的影響 減水劑對水泥顆粒的分散作用與其分子結構及形態有關,水泥凈漿的流動度經時損失主要與水泥粒子表面減水劑分子吸附層的立體斥力有關。對於該聚羧酸減水劑,水泥凈漿分散性保持的機理還在於減水劑分子中聚醚側鏈以酯鍵的形式與主鏈連接,在鹼性環境中發生分解,緩慢釋放羧基,二次補充作用於水泥粒子間的靜電斥力,使水泥凈漿流動度的損失得到有效控制。 聚羧酸減水劑JH9、JH23、JH35的側鏈長度不同,空間位阻效應不同,對水泥凈漿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也就不同。圖4為JH9、JH23、JH35在不同摻量時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的影響。圖5為摻JH9、JH23、JH35(摻量均為水泥質量的0.5%)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的影響。由圖4可知,不同側鏈長度的聚羧酸減水劑JH9、JH23、JH35在不同摻量下對水泥凈漿初始流動度影響相差不大。 由圖5可知,摻聚羧酸減水劑JH23、JH35的水泥凈漿的經時損失小,尤以JH23聚羧酸減水劑為佳;而摻JH9的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大。可見側鏈較長的聚羧酸減水劑對水泥凈漿的流動度保持有利。這是因為多羧酸系共聚物為梳形柔性吸附,其疏水基團吸附在水泥顆粒表面,聚醚側鏈向外伸展,側鏈較長的聚羧酸減水劑的空間位阻比側鏈較短的聚羧酸減水劑的大,同時因為聚羧酸減水劑中的側鏈以酯鍵的形式與主鏈連接,在鹼性環境中發生緩慢分解而釋放羧基,側鏈較長的聚羧酸減水劑羧基釋放時間相對較長,從而使流動度經時損失小,有利於流動度保持。 3 結論 (1)盡管磺酸基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和分散性,具有較強的表面活性,有利於減水劑分子在水泥顆粒上吸附,提高動電位,但MAS用量越多,對水泥顆粒的分散性並非越大。 (2)AA用量較大時對提高水泥凈漿的分散性有利,但對分散性的保持不利。 (3)引發劑過硫酸銨用量過大,對水泥凈漿的分散性及分散性的保持不利。這是由於引發劑用量愈大,減水劑分子量愈小,分子鏈愈短。短的分子鏈對水泥凈漿分散性及分散性保持不利。 (4)PA用量較大時,對水泥凈漿的初始流動度不利,但有利於流動度保持。 (5)合成不同側鏈長度的聚羧酸減水劑,其最佳配比不盡相同。對於聚羧酸減水劑JH9 和JH23其最佳配比為:MAS:AA:PA(摩爾)=1.5:5.0:1.25,APS用量為15%;JH35的最佳配比為MAS:AA:PA(摩爾)=1.0:5.0:1.0,APS用量為15%。。 (6)在最佳配比下合成的JH23、JH35聚羧酸減水劑有較好的初始流動度且流動度經時損失小,尤以JH23為佳。聚羧酸減水劑JH9的經時損失大。

7、請問聚羧酸減水劑的減水機理?求大神幫助

高效減水劑大都屬於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摻入水泥中吸附在水泥粒子表面,並離解成親水和親油作用的有機陰離子基團. 通常用Zeta 電位表徵分散作用, Zeta 電位越大,水泥膠粒間的靜電斥力越大,分散作用越顯著. 而對於聚羧酸鹽系高效減水劑,其Zeta 電位較低(僅為- 10~ - 15 mV) ,但摻入水泥漿體同樣具有優異的分散性,而且坍落度損失小. 這是因為聚羧酸鹽系減水劑成梳狀吸附在水泥層上[3 ,4 ] ,一方面其空間作用使得顆粒分散,減少凝聚;另一方面,其長的側鏈在有機礦物相形成時仍然可以伸展開,因此聚羧酸鹽系高效減水劑受到水泥的水化反應影響小,可以長時間地保持優異的減水分散效果,減小坍落度. 另外,聚羧酸鹽系高效減水劑大分子鏈上一般接枝不同的活性基團,如具有一定長度的聚氧乙烯鏈、羧基、磺酸基, - COOH 和- SO3Na 等,對水泥顆粒產生分散和流動作用的極性基團,同時醚鍵中氧與水分子形成較強的氫鍵,並形成一層親水的立體保護膜,對分散保持性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聚羧酸鹽系高效減水劑分子中靜電斥力與側鏈的空間效應使其具有優異的綜合效應[5 ] . 活性基團的作用使得聚羧酸鹽系減水劑具有不同於其他高效減水劑的機理,不但具有對水泥顆粒極好的分散性,而且能保持水泥凈漿流動度經時損失很小.

8、聚羧酸減水劑密度多少

聚羧酸減水劑密度是: 500~60克/升。
簡介:
聚羧酸減水劑是一種高性能減水劑,是水泥混凝土運用中的一種水泥分散劑,化學上可以分為兩類,以主鏈為甲基丙烯酸,側鏈為羧酸基團和MPEG(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聚酯型結構。另外一種為主鏈為聚丙烯酸,側鏈為Vinyl alcohol polyethylene glycol,聚醚型結構。
聚酯類聚羧酸由於在混凝土強鹼性條件下容易水解和工藝的復雜性,所以其用量有可能在下降。水泥混凝土的強度取決於水和水泥的比例,W/C——水灰比,當W/C越小時,混凝土材料的強度越高,這就是其又名混凝土減水劑的原因。當然為了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必須保持一定的工作度和流動性,常規檢測是混凝土的坍落度。
高性能混凝土的優越性不單是強度高,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結構材料具有一系列相應的優異性能。它早期強度發展迅速,即使在冬季也只需較短的養護齡期,保證了工程進展速度;它具有長期的耐久性;抗化學腐蝕性強,可用於各種特殊工程中;它在高減水率、高強度基礎上同時具備工作性能優異、易泵送、易密實等優良的施工性能。在制備高性能混凝土的技術措施中,關鍵在於合理使用高性能化學外加劑,尤其是具有高效減水、適當引氣並能減少和防止坍落度經時損失的高性能減水劑。

9、聚羧酸減水劑配方如何設計?

配方及工藝為:m(馬來酸酐)∶m(丙烯酸聚乙二醇單酯)∶m(丙烯基磺酸鈉)=1∶3∶2.4;選用1%的K2S2O8為引發劑、反應溫度85℃、反應時間6h。

優質的高效減水劑能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減小混凝土的塌落度損失,提高和易性、賦予混凝土高密實度和優異施工性能。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後對水泥顆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減少單位用水量,使混凝土強度增加並改善耐久性,減少單位水泥用量,節約水泥。

(9)聚羧酸減水劑sem圖擴展資料:

聚羧酸減水劑性能特點

1、摻量低、減水率高,減水率可高達45%;

2、坍落度經時損失小,預拌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率1h小於5%,2h小於10%;

3、增強效果顯著,砼3d抗壓強度提高50~110%,28d抗壓強度提高40~80%,90d抗壓強度提高30~60%;

4、混凝土和易性優良,無離析、泌水現象,混凝土外觀顏色均一。用於配製高標號混凝土時,混凝土粘聚性好且易於攪拌;

5、含氣量適中,對混凝土彈性模量無不利影響,抗凍耐久性好;

6、能降低水泥早期水化熱,有利於大體積混凝土和夏季施工;

7、適應性優良,水泥、摻合料相容性好,溫度適應性好,與不同品種水泥和摻合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解決了採用其它類減水劑與膠凝材料相容性差的問題;

10、聚羧酸減水劑的主要成分

羧酸減水劑大多是由聚乙烯醇單甲醚和甲基丙烯酸先酯化再和甲基丙烯酸縮合而成的大分子鏈化合物,減水性能好,單價格也高。

與聚羧酸減水劑sem圖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