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的水化產物是什麼
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硅酸鹽水泥在常溫下的水化產物主要是水化硅酸鈣(C-S-H凝膠)、Ca(OH)2、水化硫鋁(鐵)酸鈣(三硫型和單硫型)。當溫度高到一定程度時,如在壓蒸條件下,水化硅酸鈣將不是C-S-H凝膠,而是水化硅酸鈣晶體。在較高溫下水化時,Ca(OH)2、水化硫鋁(鐵)酸鈣(三硫型和單硫型)的成分變化不大,但晶體尺寸將較大。
2、硅酸鹽水泥水化產物及大約百分比是什麼?
郭敦顒回答:
選項是A。
在完全水化的硅酸鹽水泥中(水化硅酸鈣鹽凝膠)是主要水化產物,約佔70%。
本人從事水泥化驗與質量管理工作多年,上答案絕對正確。
3、水泥的水化過程詳解
水泥加水拌合後成為既有可塑性又有流動性的水泥漿,同時產生水化,隨著水化反應的進行,逐漸失去流動能力到達「初凝」。待完全失去可塑性,開始產生結構強度時,即為「終凝」。隨著水化,凝結的繼續,漿體逐漸轉變為具有一定強度的堅硬固體水泥石,即為硬化。可見,水化是水泥產生凝結硬化的前提,而凝結硬化則是水泥水化的結果。
水泥與水拌合後,其顆粒表面的熟料礦物立即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各組分開始溶解,形成水化物,放出一定熱量,固相體積逐漸增加。
水泥是多礦物的集合體,各礦物的水化會互相影響。熟料單礦物的水化反應式如下:
C3S+H→C-S-H+CH
C2S+H→C-S-H+CH
C3A +H→C3AH6(水化鋁酸三鈣)
C4AF+H→C3AH6+CFH(水化鐵酸一鈣)
在四種熟料礦物中,C3A水化速率最快,C3S和C4AF水化也很快,而C2S最慢。
鋁酸三鈣或硅酸二鈣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鈣(C-S-H)和氫氧化鈣(CH)。C-S-H不溶於水,並立即以膠體微粒析出,逐漸凝聚成為C-S-H凝膠。CH在溶液中的濃度很快達到過飽和,呈六方板狀晶體析出。水化鋁酸鈣為立方晶體,在氫氧化鈣飽和溶液中,其一部分還能與氫氧化鈣進一步反應,生成六方晶體的水化鋁酸四鈣。因水泥中滲有少量石膏,故生成的水化鋁酸鈣會與石膏反應,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鋁酸鈣(3CaO·Al2O3·3CaSO4·32H2O)針狀晶體,其礦物名稱為鈣礬石,簡稱AFt。當石膏完全消耗後,一部分將轉變為單硫型水化硫鋁酸鈣晶體,簡稱AFm。通常,AFt在水泥加水後的24h內大量生產,隨後逐漸轉變成AFm。
綜上所述,如果忽略一些次要的和少量的成分,則硅酸鹽水泥與水作用後,生成的主要水化產物為:水化硅酸鈣和水化鐵酸鈣凝膠,氫氧化鈣、水化鋁酸鈣和水化硫鋁酸鈣晶體。在完全水化的水泥石中,水化硅酸鈣約佔70%,氫氧化鈣約佔20%,鈣礬石和單硫型水化硫鋁酸鈣約佔7%。
硅酸鹽水泥水化反應為放熱反應,其放出的熱量成為水化熱。
4、混凝土的水化產物是什麼?
混凝土的水化產物是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5、硅酸鹽水泥的水化產物主要有哪幾種,其特徵和性能如何
硅酸鹽水泥的水化產物主要有哪幾種,其特徵和性能如何
硅酸鹽水泥的水化產物有哪些?它們的性質各是什麼?
水化產物有:水化硅酸鈣膠體,以凝膠的形態析出。氫氧化鈣以晶體的形態析出。鋁酸三鈣水化先生成介穩狀態的水化鋁酸鈣,最終轉化為水石榴石。C4AF的水化產物與C3A很相似。
6、簡述硅酸鹽水泥水化過程的主要水化產物
答:硅酸鹽水泥水化過程的主要水化產物是氫氧化鈣,水化硫鋁酸鈣。
7、水泥主要水化產物種類及其對水泥石或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第一階段:從水泥拌水到初凝為止, C3S與水迅速反應生成飽和CH溶液, 並析出晶體, 與此同時石膏也進入溶液與C3A反應生成細小的鈣礬石晶體, 這一階段水泥漿體呈塑性狀態。水產物尺寸細小,數量又少。
第二階段:初凝到24小時,水泥水化加速,生成較多CH、AFt,同時水泥顆粒上長出纖維狀CSH凝膠體,將各顆粒初步聯接成網,水泥漿凝結。網狀結構不斷加強,強度相應增長。
第三階段:24小時以後,石膏耗盡,AFt轉化成AFm,還形成C4(A,F)H13。CSH、CH、AFm、 C4(A,F)H13數量不斷增加,水化產物數量不斷增加,結構更緻密,強度提高。
C-S-H凝膠:纖維狀體系,是水泥石強度的主要來源。C-S-H凝膠的凝膠孔結構影響對水的吸收,對水泥石乾燥收縮產生影響。水化開始時,C-S-H凝膠形成的覆蓋層會減緩水泥的水化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凝結時間。
CH晶體: 結晶完好、六方板狀、層狀晶體,水泥石中最易受侵蝕物質.對水泥石的強度貢獻很少。其層間較弱的聯結,可能是水泥石受力時裂縫的發源地和侵蝕離子的快速通道。CH的有利作用:是水泥石的主要組成,是維持水泥石鹼度的重要組成,是其他水泥水化產物穩定存在的重要前提。CH的不利影響:屬於層狀結構,易於產生層狀解理,大量存在於集料與水泥石的界面,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侵蝕性能(抗鋼筋銹蝕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溶蝕性能、體積變形性能等密切相關),被視為混凝土中的「薄弱環節」 。
水化硫鋁酸鹽:AFt晶體: 六方稜柱狀、針棒狀晶體、棱面清晰,主要出現在水化早期。AFm晶體: 六方板狀、片狀晶體,成簇或呈花朵狀生成,水化後期。AFt對水泥石早期強度貢獻很大,過量會使後期強度降低。生成時產生體積膨脹,易形成內應力,使結構破壞。AFt、AFm形成會影響新拌混凝土的流動性。
放熱量:C3A>C3S>C4AF>C2S(特別是早期)
水化速度:C3A>C4AF>C3S>C2S
體積收縮:C3A>C3S>C4AF>C2S
抗壓強度:C3S>C2S>C3A>C4AF
耐化學侵蝕性:C4AF>C2S>C3S>C3A